2022年11月08日发布 | 185阅读

【文献摘要】放射外科治疗颅内良性脑膜瘤后瘤周脑水肿的危险因素:单中心的长期随访

张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Neurosurgical Focus》杂志2022年11月[53(5):E7.]在线发表Chang Gung University的Sheng-Han Huang , Chi-Cheng Chuang, Chun-Chieh Wang ,等撰写的《放射外科治疗颅内良性脑膜瘤后瘤周脑水肿的危险因素:单中心的长期随访。Risk factors for peritumoral edema after radiosurgery for intracranial benign meningiomas: a long-term follow-up in a single institution》(doi: 10.3171/2022.8.FOCUS22377.)。



目的:

肿瘤周围脑水肿(PTE)被认为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后的并发症。本文的目的是评估SRS治疗颅内良性脑膜瘤后PTE的风险,并确定预测因素。

方法:

2006年至2021年,对227例患者的237个WHO I级脑膜瘤使用Novalis直线加速器进行SRS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11-20Gy(中位数14Gy)的单次分个剂量治疗。中位肿瘤体积为3.32 cm3(范围0.24 - 51.7 cm3)。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52个月(范围12-178个月)。SRS治疗后2年、5年和10年的精算局部肿瘤控制率分别为99.0%、96.7%和86.3%。27例(11.9%)患者在SRS治疗后发生了新的或加重的PTE,中位发病时间为5.2个月(1.2-50个月)。只有2例患者在24个月后发生SRS治疗后PTE。作者评估了SRS治疗后新发或加重PTE的相关因素。在单因素分析中,肿瘤初始体积>10 cm3 (p = 0.03),总边际剂量>14 Gy (p<0.001),既往脑水肿(p<0.0001),肿瘤位置(p<0.001),矢状窦旁位置(p<0.0001),上矢状窦(SSS)受累(p<0.0001), SSS侵袭(p<0.015)为显著危险因素。在多变量分析中,总体边缘剂量>14 Gy (HR 3.38, 95% CI 1.37-8.33, p = 0.008),既往SRS水肿(HR 12.86, 95% CI 1.09-4.15, p<0.0001)、肿瘤位置(HR 2.13, 95% CI 1.04-3.72, p = 0.027)、矢状窦旁位置(HR 8.84, 95% CI 1.48-52.76, p = 0.017)和上矢状窦(SSS侵袭(HR 0.34, 95% CI 0.13-0.89, p = 0.027)是显著的危险因素。12例(5.3%)患者出现症状。27例患者中有10例在类固醇治疗后神经症状完全缓解,脑水肿改善。2例患者的类固醇治疗失败,随后需要切除PTE。

结论:

通过长期随访,放射外科是治疗良性颅内脑膜瘤安全有效的方法。我们还确定了总边缘剂>14 Gy、先前存在的PTE、矢状窦旁位置和上矢状窦侵袭(SSS侵袭( total marginal dose > 14 Gy, preexisting PTE, parasagittal location, and SSS invasion as predictors of post-SRS PTE)是SRS治疗后PTE的预测因素。在脑膜瘤治疗中应考虑SRS治疗后PTE的危险因素。


未命名码.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脑肿瘤”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