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hydrocephalus)是指脑中积蓄了过多的液体,这些液体即脑积液,这类疾病正是因为脑脊液分泌过多、吸收不足或循环受阻所致,当脑脊液在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内积聚,并继续增长,常常伴有颅内压的升高及其系列症状。脑积水并不是单—疾病,可能有多种致病原因。
01.疾病类型
脑积水有多种分类方法,与发生原因、拟采取的治疗方式尤其相关的类型为梗阻性脑积水与交通性脑积水。
梗阻性脑积水
又称非交通性脑积水或称脑室内型梗阻性脑积水,病变位于脑室内或附近,因脑室系统脑脊液循环阻塞而形成。常见于蛛网膜囊肿,导水管闭锁或狭窄,正中孔或室间孔发育不良、Chiari畸形、颅咽管瘤等。
交通性脑积水
病变位于脑室外,由于脑室外的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或吸收障碍所致,也有因产生过多的脑脊液而致脑积水,例如乳头状瘤。
脑积水的分类还有先天性与后天性脑积水、急性和慢性脑积水、进行性与静止性脑积水、单纯性、继发性和代偿性脑积水、高压力性、正常压力性和脑萎缩性脑积水、儿童和成人脑积水等。
02.症状
脑积水症状因发病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高颅压性脑积水典型症状为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等。
特发性正常压性脑积水是一种沟通性脑积水,其特点是典型的痴呆、尿失禁和共济失调三联征。
儿童脑积水典型症状为烦躁、表情淡漠和饮食差、双眼固定往下看以及运动异常等。
典型症状
儿童脑积水常见的症状有:
头围迅速增大,与身体比例失调,表现为头大脸小;
喂食困难、抓头摇头、婴闹不止,严重者可引起呕吐、昏睡或嗜睡;
眼睛“落日征”:眼球下垂至眼睑的下方,眼睛大部分为白色的巩膜,像是太阳已落至地平线;
神经功能障碍:晚期可有生长发育缓慢,不能正常站立或坐稳;
晚期可导致智力下降,生长停顿。
青少年及成人常见的症状有:
头痛、视力障碍;
恶心、呕吐;
小便失禁;
身体平衡出现问题,走路困难;
记忆力减退,精神不佳。
03.相关检查
(1)头围测量
主要用于婴幼儿检查,正常新生儿的最大头围约33-35厘米,患儿的头围可以是正常新生儿的2-3倍。查体见儿童囟门张力增高,提示颅内压增高。
(2)头颅X线检查
主要用于婴幼儿检查,当出现颅缝增大,前后囟增大等情况时考虑脑积水时,医生会安排头颅X线检查。
(3)超声
可显示脑室扩大,并可能提示脑积水的原因。
(4)颅脑CT
头颅CT检查是脑积水检查的重要手段,可以确定脑室扩大和皮层萎缩的程度以及引起脑积水的病因。同时也是观察脑积水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常用方法。
(5)颅脑MRI
MRI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多角度地判断颅内的情况,对于颅内较小病变的显示优于CT。
(6)其他
脑脊液流动研究或放射性核素在大脑半球的分布等较复杂的成像方式、大容量腰椎穿刺等也可用于作出诊断。进行腰椎穿刺有时是因为需要测量脑脊液压力。
04.鉴别
(1)脑积水
定义:脑脊液在脑室内积蓄过多。
特点: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走路不稳、智力障碍、尿失禁等。
(2)脑萎缩
定义:各种病因导致的脑组织发生萎缩的一种现象。
特点:脑组织体积缩小,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扩大
(3)脑水肿
定义:颅脑内水分增加引起脑容积增大
特点:常见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颅脑外伤、颅内感染等
05.治疗
脑积水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其次可以辅助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目的是消除原发病灶,通过脑室分流减轻脑内压力。
急性期治疗
高颅压性脑积水引起视力急剧减退或丧失者,需紧急处理,行脑脊液分流术,不能分流的应进行脑室穿刺持续外引流。
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方法中,重点在于防止脑疝形成,及时脱水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积极处理原发病等。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一般只适用于轻度脑积水,两周岁以内的轻度脑积水首选抑制脑脊液分泌药物,如乙酰唑胺(应用此药物时因用量大应注意其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以及脱水药物和利尿剂,如甘露醇、氢氯噻嗪、氨苯蝶啶、呋塞米。
山梨醇为渗透性利尿剂,易在肠道中吸收且没有刺激性,多用于中度脑积水患者,作为延期手术的短期治疗。
对于蛛网膜粘连的患者可给予激素治疗。
美金刚对有神经精神症状的患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此药物治疗只是暂时缓解的方法,不应长期使用。
手术治疗
06.预防
脑积水不能有效预防,但定期产检、定期接种疫苗、积极处理和预防感染性疾病、预防各种外伤发生、防治高血压等措施均可以降低脑积水的风险。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可降低早产风险,大大降低新生儿出现脑积水的发生率。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筛查,预防和及时治疗与脑积水相关的感染和其他疾病,如脑膜炎、脑炎。
减少颅脑外伤的发生。对于婴儿和儿童,应注意使用适合年龄和尺寸的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和成人在骑自行车、滑板.摩托车时应佩戴头盔,保护自己的头部。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