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1日发布 | 792阅读
肿瘤
小儿

1例H3 K27M突变型儿童弥漫中线胶质瘤伴神经轴外转移

韩炜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花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王知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近期,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北部医科大学的Margot A. Lazow等报告1例H3 K27M突变型儿童弥漫中线胶质瘤伴骨转移和疑似肺部转移的罕见病例,并分析其治疗过程及基因组学结果;文章发表于2022年3月的《Journal of Pediatric Hematology Oncology》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Lazow MA, et al. J Pediatr Hematol Oncol. 2022 Mar;44(2):e597-e604. doi:10.1097/MPH.0000000000002189.


研究背景




儿童高级别胶质瘤(pHGG)占儿童脑肿瘤的20%;其中,H3 K27M突变型弥漫中线胶质瘤(DMG)约占儿童中线胶质瘤的80%,中位总生存期仅为10-14个月。儿童HGG的神经轴外转移相当罕见,尤其在首诊时。近期,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北部医科大学的Margot A. Lazow等报告1例H3 K27M突变型儿童弥漫中线胶质瘤伴骨转移和疑似肺部转移的罕见病例,并分析其治疗过程及基因组学结果;文章发表于2022年3月的《Journal of Pediatric Hematology Oncology》在线。

研究方法



12岁女性患者,既往健康。因进行性双下肢麻木乏力、背痛、二便失禁和复视1月入院。腰穿检查提示,脑脊液压力升高(>35cmH₂O),蛋白含量增高(180mg/dL),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正常,未发现肿瘤细胞。颅脑MRI-T2/Flair成像显示,双侧脑室周围白质、颞叶内侧、视交叉、脑干和小脑弥漫性高信号;胸椎MRI显示,硬膜内外多灶性强化病变(图1),脊髓增粗;同时发现多个骨骼病灶,胸椎和左髂骨病灶的病理符合H3 K27M突变型DMG;H3 K27M突变特异性免疫组化(IHC)显示强弥漫性阳性(图2)。同时,患者的靶向测序明确H3F3A突变,以及伴其它几个致病性分子改变,包括MET、CDK6、EMSY、PIK3CG的扩增和TP53的突变。


图1. 颅内和脊柱MRI成像显示病变


图2. 椎管内和骨骼病灶的病理染色和H3 K27M突变免疫组化染色

研究结果



患者接受全脑全脊髓放疗(45Gy)。放疗完成1个月后的颅脑和胸椎MRI成像显示放疗效果良好,MRI-T2-Flair序列异常信号明显减少,脊髓增强和肿胀程度减轻。PET-CT提示髓内、椎体、盆腔多处FDG高活性病灶,并发现两个富FDG的右肺结节,疑似肺部转移(图3)。


鉴于患者在肿瘤测序中存在可疑基因改变的情况下,证实骨转移,因此给予靶向治疗。在接受两个周期的卡博替尼治疗后,影像学检查显示,骨转移灶和肺结节的FDG活性显著降低,脊柱病灶基本稳定,但颅内异常MRI-T2/FLAIR序列高信号显著增加。1月后的PET-CT影像提示神经轴外转移灶的FDG活性进一步降低,但患者的脊柱病灶进展明显,MRI上脑信号异常,伴有新的局灶性增强及出血性颅内肿块。进而停用卡博替尼,三周后的脑/脊柱MRI显示整个脊柱和大脑病灶显著进展,未进行额外治疗。患者在首诊后九个月去世,并未进行尸检。


图3. 卡博替尼治疗前后的PET-CT成像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儿童H3 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骨转移、胸膜转移和肺转移罕见,但可在复发时发生;首诊时发生概率较低;可能会导致较差的预后。其中,携带H3F3A突变的肿瘤表现神经轴外扩散的趋势更高,而MET、CDK6、EMSY、PIK3CG以及TP53突变或扩增,可能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因此,对于pHGG患者,尤其是主诉骨痛的青少年,应尽快评估全身转移。对伴有神经轴外转移的pHGG患者,靶向测序对于明确转移的分子驱动因素、潜在的治疗靶点非常重要。


编译二.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