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edtion-image.medtion.com/pgc/20221010/553fc6e2f33b2825358ee571e849fc73.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25hb3lpaHVp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1)
脑医汇为您整合了一期关于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影像识别策略、手术技术、器械治疗等方面的技术和进展系列内容,其中包含相关手术病例分享、专家指南共识、大咖视频讲解等,欢迎观看学习,共同提高,造福更多患者。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从2002年全面进入人们的视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其技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受到患者青睐。那么,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到底是如何做的呢?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血流导向装置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方法,其适应证不断扩大,临床应用快速推广。但血流导向装置治疗也面临着不同单位治疗同质性差、最优抗血小板聚集方案不明确、迟发性动脉瘤破裂病因不明、装置操作技术难度大等临床挑战,同时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的总体并发症也不容忽视。而加强技术规范培训、深入开展血流导向装置临床研究和器械创新,进而规范血流导向装置的临床应用、加强对血流导向装置的深入了解、降低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的技术门槛等,将为积极应对血流导向装置治疗过程中遇到的临床挑战带来新的方向。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目前对于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以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痿的介入治疗进展迅速。不断有新材料、新方法及新技术的出现。而这些新材料、新技术的涌现不仅扩大了介入治疗的范 围,也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本节简要介绍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与技术。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FD置入过程中的完全释放和贴壁非常重要,建议释放后行多角度X线透视或支架重建明确FD的打开及贴壁情况,以减少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动脉瘤的闭塞率。
多枚FD套叠置入,或者在以往放置过支架的血管内再次行FD置入,会增加缺血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围手术期规律、有效、足疗程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可以减少术后支架内狭窄及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FD治疗后动脉瘤迟发破裂出血和脑实质出血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却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预防也比较困难,但FD结合弹簧圈的治疗方式对术后动脉瘤迟发性出血有一定保护作用,尚需进一步验证。
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减少FD治疗后的炎症发生,对于减轻动脉瘤的占位效应和减少延迟出血可能均有一定的帮助,但尚需进一步验证。
(点击图片立即观看)
为了让广大神经外科同道进一步了解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手术要点、弹簧圈的选择技巧、不同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实操应用,我们特此推出本期课程:介入治疗(一)-颅内动脉瘤栓塞,欢迎观看学习,共同提高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水平,造福更多患者。
![](https://medtion-image.medtion.com/pgc/20221010/b7f4dd9fddcd72bec60ae994fa871067.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25hb3lpaHVp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