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铎教授(1914.9.29-2004.12.18),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新中国及全军神经外科创始人之一、国务院政府津贴享受者,广州军区总医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创科主任。
刘明铎教授戎马一生、矢志白袍,在他诞辰108周年之际,让我们回顾其南征北战、建学科、战创伤、探新术、著经典的光荣事迹,以饕读者。
刘明铎教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39年10月毕业于国民革命军贵州安顺军医学校大学部医本科。解放前历任国民党国防部军医署陆海空第二总医院外科医师、南京陆海空总医院外科主治医师、青岛总医院外科总主任。1950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后,历任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专家组成员。197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全国第一个神经外科专科医师
培训班
新中国诞生前,我国尚无神经外科专科设置。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大地万象更新,为神经外科事业带来勃勃生机。1952年,在中央卫生部的直接委办下,在天津由赵以成教授组织开展全国第一个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班(“全国第一届脑系外科进修班”),由薛庆澄教授和王忠诚教授协助教学准备,抽调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医师参加培训,包括戈治理教授、韩哲生教授、易声禹教授、李秉权教授、蒋先惠教授、侯金镐教授、曹美鸿教授等23位,另有冯传宜教授、段国升教授、蔡纪辕教授、刘明铎教授4人旁听、学习。这批新中国最早期的神经外科专科医生,奠定了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基础,学成后他们分赴全国各地(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沈阳、湖南、湖北等)开展神经外科,不少人成为当地神经外科的创建者和学科带头人。自此,我国的神经外科队伍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而刘明铎教授作为其中一份子,亦不负重托。学成归来后,于1954年组建了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并担任创科主任,开始了半个世纪的新征程。
新中国第一届神经外科学习班(摄于1953年)
创科建业,峥嵘岁月
战时救治共和国“钢铁英雄”,成就颅脑火器伤医学奇迹
那是1965年8月6日凌晨,福建漳州东山岛附近海面,隆隆炮声响彻海天,我国人民海军护卫艇群正集中火力攻击来犯国民党军小型猎潜舰“章江号”,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即“八六”海战正式打响。
战斗中,参战611艇后左主机突然意外停车,艇上轮机兵麦贤得立即跑去帮助启动机器。就在此时,敌人的2颗炮弹打进机舱,一发落在前机舱,另一发落在后机舱。巨响过后,正在机舱的麦贤得顿时觉得头部一阵剧痛,一块高温弹片打进他右前额,一直插到左侧靠近太阳穴的额叶里。他顿时失去知觉,感到天旋地转,全身无力地倒了下去。
令所有人无比诧异的是,经过简单包扎的麦贤得又以惊人的毅力站了起来,但此时他的眼睛怎么也睁不开,因为脑浆外露、鲜血直流,它们已黏住了他的眼角睫毛!麦贤得在颅脑严重火器伤的情况下,依稀觉得前机舱的轰鸣声似乎减弱了,凭经验判断前机舱的机器也被炮弹打坏。
于是他一步一步摸索走向前机舱,跌倒了就爬,过舱洞就钻,他在黑暗中坚强回到战斗岗位。在长达3个小时的检查中,麦贤得凭着惊人的战斗意志和过硬的素质本领,在几台机器、几十条管路、几百个螺丝里,检查出一个只有拇指大的被震松的油阀螺丝,成功排除故障,确保了机器正常运转和舰艇安全,以超乎常人的毅力演绎军人的血性传奇。
战斗胜利了,麦贤得却倒下了!肉眼可见的颅脑开放性损伤,生命垂危!此时汕头地区医院争分夺秒投入全部力量抢救麦贤得。8月8日上午,医院对麦贤得进行了第一次手术,由于弹片扎得太深,从右额骨穿进,到达左侧的颅内,在脑袋上开了一个可怕的血洞,无法取出弹片。8月11日上午,请来了外院专家进行第二次手术,手术持续18个小时,仍未找到弹片。
此消息传到北京后,中央军委决定:马上派直升机将麦贤得和另外三名重伤员,送至广州军区总医院。
此时,广州军区总医院安排了最好的脑外科医师组成专家小组,由当时已是著名脑外科专家的刘明铎教授担任主治医师,抽调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李金爱、护士许曼云,24小时护理麦贤得。刘明铎教授带领专家小组,先后为麦贤得同志进行了四次脑部大手术,成功取出危及生命的弹片,并完美地实施了颅骨缺损修补术,植入两块有机玻璃替代缺损颅骨。这不仅挽救了英雄的生命,而且使他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麦贤得因惊天动地的战功先后获得“八一勋章”“钢铁战士”“战斗英雄”“全国自强模范”“最美奋斗者”等称号,并荣立一等功。而刘明铎教授也因为在此次的救治中创造了医学奇迹,受到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贺龙元帅的亲切接见及表彰,并荣获战功。


对于此次惊心动魄的手术,多年过后,刘明铎教授仍感慨万分:“麦贤得当年能活下来,算是一个奇迹;现在恢复得这么好,又是一个奇迹,世界医学护理史上的奇迹!”




改制经眶脑前额叶切断器
改制之经眶脑前额叶切断器侧面图
A、鼻桥板 B、钢针托板 C、钢针进入口 D、活动弧度板 E、额部固定板 F、钢针(即横眶白质切断器)
将活动弧度板之零度对准瞳孔,将钢针穿插进入口,插到上睑之下、眼球之上的眶板上部
率先开展放射性碘在颅内占位病变定位诊断上的初步应用
探索近全层切除脑外植皮并修补颅骨
经口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
援建西京神外,义不容辞
德技双馨,后辈楷模
继往开来,笃行不怠
广州军区总医院几经更名,于1986年更名为“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2018年11月再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始建于1954年的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是新中国最早创建的神经外科之一。在创建人刘明铎教授的引领下,科室艰难起步,逆风飞翔。
南部战区总医院首席专家、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梁军潮教授为本文题跋
《德艺双馨永流芳》
文/军潮
戎马神外一楚翘,
驰骋杏林医道谋。
更有救治麦贤得,
时后成名天下晓。
巧手仁心医术妙,
悬壶济世品行优。
德艺双馨七十载,
光照来人后浪遒。
谨以此诗致敬前辈,纪念创科主任刘明铎教授诞辰108周年。
学生梁军潮于2022.09.22
梁军潮 教授
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全军优秀人才津贴,首届“羊城好医生”,两次荣立三等功,曾被授予“广州军区优秀科技干部”称号
任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医师协会放射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神经调控联盟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功能神经外科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会人工智能与神经调控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功能神经外科学组组长。曾任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分会副主委,广东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学专委会副主委等
原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吴鸿勋教授(第二任科主任)
为本文题跋


尽善尽美,
刘明铎教授的一生开拓创新、砥砺奋进,
是我们后辈的指路明灯。
祝愿广总神经外科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吴鸿勋
2022年9月21日
原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科主任王伟民教授
副主任李建亭教授
共同为本文题跋
脑医汇-神外资讯举办的“中国神外百年百科百人巡礼”活动中,我们有幸循着我科创始人刘明铎老主任的足迹,回顾我科的发展历程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这不仅让我们这些已经退出临床一线、曾经在刘主任的教诲和指导下工作或读过他的著作成长起来的老医生们重温学科和个人的成长历程,因能在大师创建的天地下为中国和军队神经外科学科建设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而感到有幸,而且也使当今在临床一线生机勃勃、奋勇向前、追赶时代、引领潮流的年轻神经外科专家和医生们了解学科发展历史,不忘过去,并从中汲取精华,更加勇敢面对现在,开拓美好未来。
从刘明铎主任的奋斗历程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老一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党和人民军队的绝对忠诚,虽然他是一个从旧军队转来的专业技术军官。注重军队任务,勇于临床实践,善于学习钻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技术创新则是他为我科奠定的学术精神财富,是使我神经外科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代代的传承,一代代的努力,继承和发展将使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建设越来越好。
王伟民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特聘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曾任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医学专科医院院长;《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主编;兼职多个国家和省级专业学术组织负责人,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等。是国内外知名神经外科专家,开创中国全麻术中唤醒下大脑功能区手术新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参编参译专著多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医疗成果奖及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4项。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一次,多次嘉奖,获广州军区“名医名刀”、“优秀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李建亭 教授
医学硕士,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曾任神经外科代理科主任
师从我国神经外科创史人王忠诚、段国升、刘明铎等知名专家。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战场救治特重型颅脑损伤1000余例。发表论文10余篇,参篇专著多部。曾荣立三等功3次、多次评为“先进个人”及“优秀医务工作者”等
原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王玉宝教授为本文题跋
王玉宝 教授
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研究生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师从著名的姚志彬教授。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次获得军队和广东省科技成果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神经外科白红民主任寄语
白红民 主任
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常委、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分会手术及相关技术副组长
在国内率先从事脑功能区术中定位及全麻术中唤醒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病变等工作,2009年赴法国专门学习唤醒手术
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参与多项国家、广东省和广州市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3篇,SCI 7篇(影响因子共22.67),参编参译专著6部。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各1项。荣立三等功一次;曾获“十一五科技新星”、“医生标兵”;多次获得先进个人,基层建设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三学”先进个人等
点击上方二维码
查看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更多内容
参考资料
1.《沉痛悼念刘明铎主任》.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5
2.《不忘初心、续航前行、抒写未来——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简介》.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20
3.《一线各级医疗机构对火器性颅脑伤防护和救治的体会》.人民军医,1983
4.《人民英雄麦贤得:英雄,不只是在战场上》.学习军团公众号
5.《神外史丨中国神经外科创始人赵以成教授(附赵雅度教授:中国神经外科发展简史)》.神外世界公众号
6.《17000多个日日夜夜,她用大爱温暖战斗英雄》.东海舰队发布公众号
7.《直面数次脑部手术的后遗症,他用顽强书写英雄篇章》.求是网公众号
8.好大夫在线: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
9.柳叶刀.《X教授、纳尔逊、肯尼迪背上的子弹——漫谈脊柱火器伤,八一八历史上那些倒霉的名人们》.骨感人生公众号
10.《国家最高荣誉建议人选公示,4名江苏人入选,为什么是他们?》.人民网江苏频道公众号
11.《1966年麦贤得伤愈后,右手活动还不方便,他在练习用左手写字》.光明网公众号
12.《近全层切除脑外移植皮肤并颅骨修补术》.中华外科杂志,1982
13.《介绍经眶脑前额叶切断器之改制》.中华医学杂志,1952
14.搜狗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