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7日发布 | 843阅读
脑血管-自定义
创伤重症-自定义

重症静脉窦血栓患者介入治疗体会

代林志

石河子医学院附属医院

王洋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

1.Saposnik G , Barinagarrementeria F , Brown R D ,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 Stroke; a journal of cerebral circulation, 2011, 42(4):1158.

2.Lou M , Ding J , Hu B , et al. Chinese Stroke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linical management of cerebrovascular disorders[J]. 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 2020, 5(3):svn-2020-000355.


1、占卒中的0.5-2.0%。

2、表现各异,无特征性。

3、发病率约5-13/10万人。

4、认识不足、治疗不统一。

5、病因多样、缺乏特异性。

6、介入技术提供新的选择。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的卒中类型,常累及年轻个体,占所有卒中的0. 5% ~ 2. 0%。死亡率高达20-78%。虽然近年来对 CVST 的认识取得了进展,但由于其潜在危险因素的多样性以及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法,CVST 的诊断和管理仍存在困难。多种因素与CVST 有关,但其中仅有部分因素可逆。已有疾病状况( 如血栓形成倾向、炎性肠病) 、暂时的情况( 如妊娠、脱水、感染) 、所用药物( 如口服避孕药、药物滥用) 和不可预测事件( 如头部创伤) 是 CVST的部分易患因素。


病人信息

1、患者男,36岁,既往体健。

2、现病史:于8月19日11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持续约20分钟后自行缓解,晚22点再次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持续10分钟后自行缓解,就诊于当地医院,就诊期间出现两次左侧肢体抽搐,伴双眼向左侧凝视,当地医院予以镇静后缓解,症状缓解后出现言语不清、恶心等症状,诉眼球爆炸样疼痛。完善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转入我院。

3、入院查体:患者昏睡,烦躁,刺痛唤睁眼,言语欠清,偶有遵嘱动作,左侧肢体肌力2级, 病理征阳性,NIHSS评分14分。

4、辅助检查:右侧颞顶叶脑出血并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

image2.gif
image3.png

入院CT:右侧颞顶叶脑出血并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

鉴别诊断及处置:

1、根据其头颅CT所示:出血部位为非常见高血压脑出血部位,不排除血管畸形可能。

2、患者首发症状为TIA发作,后继发癫痫,癫痫缓解后出现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病程进血性加重,符合进展性卒中表现,结合CT,出血靠近窦旁,不排除静脉窦血栓致静脉回流障碍所引起的出血可能。

3、治疗方案:进一步完善相关血管检查明确出血原因,根据结果,拟行进一步治疗。

image4.gif
image5.png

急诊造影:提示上矢状窦血栓,血栓累及额颞顶部皮层静脉,大范围静脉回流障碍。

image6.gif
图片3.png

上矢状窦充盈缺损,切线位空“三角”明显。

治疗策略:

单纯内科治疗:强烈脱水+抗凝治疗+扩容治疗,因累及范围大,后期水肿加重及出血增加风险极高,单纯药物治疗难以控制,后期去骨瓣减压概率高。

双侧颈内动脉溶栓:对于病变广泛,病程长于3月以上、以及小静脉血栓形成者有益,急性期有增加出血的风险。

静脉窦内接触性持续溶栓:常需置管3-7天,起效相对较慢,该患者症状重,累及范围大,如短期内无法解决静脉回流问题,病情可出现急聚加重可能。

急诊介入治疗:可快速有效改善矢状窦引流压力,有效降低短期内病情恶化概率。

手术过程:

同侧股静脉置8F鞘,8F导引导管及5F 125cm 中间导管尾端接加压输液,在导丝引导下超选左侧颈内动脉静脉,在微导丝引导下将微导管超选入乙状窦,微导管造影确定真腔,微导丝、微导管支撑将中间导管带入乙状窦做支撑,而后超选上矢状窦,同样方法将中间导管带入上矢状窦枕顶部,持续负压抽吸清除近心端血栓,在用微导丝微导管超选远心端矢状窦,拟行支架取栓+抽吸,清除皮层静脉与矢状窦结合部坎顿较紧密的血栓,反复取栓直至矢状窦主干血流通畅。

中间导管到位清除近心端新鲜血栓,支架取栓+抽吸处理皮层静脉与上矢状窦结合部坎顿血栓。

image8.gif
image9.gif

取出大负荷量血栓

WPS图片.png

术后上矢状窦及大部皮层静脉再通

image11.gif
image12.png

左侧颈内动脉造影

image13.gif
image14.png

术后CT

image15.gif
image16.png

术后两周复查MRV:上矢状窦通畅

image17.gif
image18.png

出院前CT

image19.gif
image20.png

术后3月复查:出血侧上矢状窦通畅,病变区皮层静脉萎缩,但深静脉开放良好。

image21.gif
image22.png

术后3月复查:对侧造影上矢状窦及皮层静脉引流通畅。

23 00_00_00-00_00_30.gif
image24.png

术后3月:软化灶局限。

25 00_00_00-00_00_30.gif
image26.png


总结

对于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诊治,快速解决静脉回流障碍是治疗的关键,血管内治疗是快速解决血流的有效手段,要求术者同时要掌握动静脉处置的相关问题。

对于合并有静脉窦原位狭窄或发育异常等复杂性病变患者,术中可能需要应用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办法,对材料及术者技术要求相对较高。

术中尽可能追求矢状窦主干的血流再通,不必追求所有皮层静脉的再通,只要静脉回流能得到一定改善,术后加之合理的个体化药物治疗,为深部静脉的开放争取一点代偿时间,绝大部分病人的预后都相对较好。

对于颅内静脉窦血栓的重症患者的介入治疗,因为常常血栓负荷量较大,可能需要反复取栓,时间相对比较长,也是对术者毅力的一种考验。



 术者简介 

image27.png

代林志 副主任医师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副主任医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组长,擅长各种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急性脑梗塞、颅内外动脉狭窄、脑静脉血管性病变的介入治疗,已完成各种介入治疗近3000例,目前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项,主持大学课题1项,院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多篇,SCI 1篇。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personal_center_personal_center.html_profileUserId=45255.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前往代林志 副主任医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image28.png

王洋 主治医师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讲师。擅长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急诊溶栓评估、急诊介入评估及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溶栓、取栓、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静脉窦血栓等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丰富经验。主持石河子大学课题及院级课题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兵团课题两项。发表文章4篇,其中SCI 1篇,出版专著1部,专利2项。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personal_center_personal_center.html_profileUserId=623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前往王洋 主治医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科室简介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目前是国家首批神经介入建设中心、兵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兵团临床重点专科、兵团神经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区域性脑卒中诊疗联盟牵头单位、兵团神经外科疾病专科联盟牵头单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外科学硕士研究生授予点。

神经外科病区分为普通病区、神经重症病区,病区面积总计3600平米,编制床位共计75张,开放床位90张,其中神经重症病区编制床位18张。现有医师20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护理人员43人。科室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功能神经外科、神经内镜、颅底及肿瘤亚专科5个亚专业,目前神经外科已发展成为以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基层神经介入专业人才培训等多功能的科室,近五年已接收来自全疆各地20余名医师及护士进修学习。

自2012年开始神经介入工作,2014年开始开展动静脉取栓技术,目前已常规开展出血及缺血性脑脊髓血管病变的所有工作神经介入工作,年介入治疗量近500例。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6&channelTitle=创伤重症&mpId=732&ocsId=790.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创伤重症”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