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神内资讯】微信公众号获取授权转载
放射性脑损伤是肿瘤患者接受头颈部放射治疗后发生的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可能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但放射性脑损伤应该何时开始治疗并不明确。
唐亚梅教授团队研究
2022年8月11日,唐亚梅教授团队以原创性论著形式在柳叶刀杂志子刊eClinicalMedicine(IF 17.033)在线发表题为《Mortality of early treatment for radiation-induced brain necrosis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survivors: A multicentre, retrospective, registry-based cohort study》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构建了目前规模最大、随访时间最长的放射性脑损伤人群队列,首次提出早期干预策略可改善放射性脑损伤远期预后,为放射性脑损伤最佳治疗时机选择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中山大学2022级博士研究生潘东、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容小明副主任医师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冬平教授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唐亚梅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为本研究第一完成单位。)
唐亚梅教授自2000年开始专注于放射性脑损伤临床与基础研究,牵头开展放射性神经系统损伤并发症观察性研究(the Study in Radiotherapy-related Nervous System Complications),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在本研究中,唐亚梅教授团队联合香港癌症登记研究(Hong Kong Cancer Registry),纳入了2005年1月至2020年1月所有符合条件的头颈肿瘤放疗后伴发放射性脑损伤患者,患者最长随访时间达15年。研究发现相比采取“观察-等待”策略(Watch-and-wait),在首次确诊放射性脑损伤后3个月内启动的早期治疗可降低患者52%的全因死亡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在多个敏感性分析中均得到一致结果。此外,亚组分析显示不论在确诊时是否出现神经系统损伤症状,早期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的生存获益没有差别。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以及广州市科技计划等基金项目支持。
作者简介
唐亚梅教授
主任医师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脑科学中心主任、神经科主任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神经内科医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唐亚梅教授多年来从事脑损伤、脑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等,以及多项省部级课题;以通讯作者在J Clin Oncol,Clin Cancer Res,Acta Neuropathol,Neurology,Stroke,Hypertension等杂志发表系列文章,系列研究受到Lancet Oncol等专题评述,被多部国际权威指南共识采纳推荐(包括发表在CA-Cancer J Clin的美国头颈肿瘤治疗指南),直接指导临床决策;牵头制定《放射性脑损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主编专著3部,获邀于美国神经科学年会(2019,2016,2014 SfN)、冷泉港亚洲胶质细胞会议(2016,2018)发言。
潘东
第一作者:潘东,医学硕士,中山大学2022级博士研究生。2014-2019年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9-2022年硕士研究生就读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病学专业,师从唐亚梅教授。硕士在读期间在放射性神经系统损伤领域开展了系列临床科研工作,参与构建目前规模最大、随访时间最长的放射性脑损伤人群队列,对放射性脑损伤远期生存预后开展系统研究,首次提出早期干预策略可提高放射性脑损伤总体生存率,填补了领域空白。系列研究成果以原创性论著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并被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第二十一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等收录,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eClinicalMedicine、Radiother Onco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篇,获2022年中山大学优秀毕业生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神内资讯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