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3日发布 | 850阅读
神经介入

基底动脉尖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的长期持久性和复发模式

陈成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赵开军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许奕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来自日本群马大学医学院的Tatsuya Shimizu等评价了基底动脉尖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的长期持久性和复发模式,该研究结果发表于2022年4月的World Neurosurgery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Shimizu T, et al. World Neurosurg. 2022;163:e482-e492. doi:10.1016/j.wneu.2022.04.015】


研究背景


据报道,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后有40%的患者复发,约20%的患者在长期随访中需要再治疗。越来越多的报告称使用支架或血流导向装置等器械可以降低动脉瘤的复发率。但是,尚未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这些器械对后循环分叉部动脉瘤是有效的,尤其是破裂动脉瘤。来自日本群马大学医学院的Tatsuya Shimizu等评价了基底动脉尖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的长期持久性和复发模式,该研究结果发表于2022年4月的World Neurosurgery杂志。



研究方法

研究者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3家地区医院(群马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和医院以及日本红十字Maebashi医院)接受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116例基底动脉尖动脉瘤连续患者。收集的临床数据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症状、血管造影特征(最大直径、瘤体-颈比)、治疗程序、并发症、复发(复发间隔、模式)和结果。随后使用1.5或3T系统的MRA和每年一次或两次的颅骨平片进行常规成像随访。在使用支架或检测到复发的情况下,6个月后进行常规血管造影。复发动脉瘤再治疗的适应症是基于解剖特征和患者复发模式,共分为3种类型。I型(瘤颈类型)仅限于瘤颈,无主要弹簧圈压缩,分为2个亚型(瘤颈显影[Ia]和瘤颈附近新发动脉瘤形成[Ib])。II型(再生长型)显示动脉瘤增大伴主要弹簧圈压缩或破坏,也分为2个亚型(瘤颈显影[IIa]和瘤顶显影[IIb])。III型(血栓形成再生长类型)显示大/巨大动脉瘤持续生长,在初始治疗时部分血栓形成。


图1. Ib型复发的典型病例,女性,61岁,患有基底动脉尖小动脉瘤(黑色箭头),接受了血管内栓塞,瘤颈残留,术前(A)、术后(B)和术后 (C)血管造影。初次治疗后54个月,动脉瘤复发伴SAH,观察到瘤颈附近新发囊性形成(白色箭头)。采用弹簧圈单纯栓塞进行再次治疗。术前(D)、术后(E)和术后 (F)血管造影。


图2. IIa型复发的典型病例,男性,75岁,因基底动脉尖大动脉瘤接受了血管内栓塞术,存在少量瘤颈残留。术前(A)和术后(B)血管造影,初次治疗后33个月,动脉瘤复发,整个肿块生长。使用支架(白色箭头)进行了辅助栓塞。第二次栓塞前(C)和栓塞后(D)的血管造影。


图3. IIb型复发的典型病例,女性,71岁,因基底动脉尖中型动脉瘤(最大直径8 mm)接受了血管内栓塞,瘤颈残留,术前(A)和术后(B)血管造影。初次治疗后35个月,动脉瘤复发,进行了额外的栓塞,第二次栓塞前(C)和栓塞后(D)的血管造影。但是,随着动脉瘤的再生长,发生了重复复发,第三次栓塞前(E)和栓塞后(F)的血管造影。第4次栓塞前(G)和栓塞后(H)的血管造影。在第4次栓塞后1.5年,患者出现致命性SAH。



研究结果

116例动脉瘤有62例(53%)实现完全闭塞, 30例(26%)瘤颈残留,24例(21%)瘤体显影。116例手术中有34例发生了初次栓塞的并发症,包括16例脑梗死(7例出现永久性神经症状,3例累及小脑,2例累及脑干,1例累及丘脑,1例累及枕叶),11例术中发生破裂,有12例(10%)发生了永久性并发症(表1-2)。


表1. 患者的基本特征

表2. 未破裂和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特征

116例患者中有24例(21%)动脉瘤复发,14例动脉瘤再次治疗。Kaplan-Meier分析显示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5.3%(图4)。


图4. 入院后存活的106例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Kaplan-Meier曲线,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5.3%。


术前因素(年龄、性别、最大直径、瘤体-瘤颈比、SAH表现和WFNS分级)的Kaplan-Meier分析确定最大动脉瘤直径> 10 mm是与复发显著相关的唯一因素(图5)。


图5. 根据术前和围手术期因素,无复发生存率Kaplan-Meier曲线。

术前因素为年龄(A)、性别(B)、最大直径(C)、瘤体-颈比(D)、SAH表现(E)和WFNS分级(F),但最大直径“10 mm”是与复发相关的唯一因素(P < 0.0001)。围手术期因素为辅助技术(G)、并发症(H)和栓塞即刻结果(I);无支架辅助技术和不完全栓塞(瘤颈残留或瘤顶显影)与无复发生存率显著相关(分别为P < 0.05和P < 0.005)。


Cox比例风险分析发现复发与最大动脉瘤直径 > 10 mm和不完全闭塞显著相关(表3)。

微信图片_20220913182245.png

表3. 复发因素的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


复发模式分为3种类型:瘤颈型(9例)、再生长型(10例)和初始血栓形成动脉瘤的再生长型(3例)(表4)。瘤颈型、瘤颈附近新发动脉瘤形成、瘤顶显影更容易发生破裂。


表4. 复发模式和特征



研究结论

基底动脉尖动脉瘤弹簧圈栓塞后复发与初始栓塞时动脉瘤直径 > 10 mm和不完全闭塞相关,因此了解复发模式对于预测复发和选择治疗策略是有用的。

关注基底动脉尖动脉瘤

巨大部分血栓性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后体积减小与新生血管消失相关


个案报道:经颈升动脉栓塞基底动脉尖动脉瘤

image.png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