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狭窄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颅内血管直径变小,最常见的原因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D)。按狭窄程度可分为0-50%(轻度),50-70%(中度),70%以上(重度),而一般人工判断以狭窄率超过20-30%为标准。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ICAD与ICAS基本等同。在中国,30%~50%脑卒中和50%以上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存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lCAS)。根据大样本人口学调查,约10%~29%的脑缺血事件是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在亚洲人群中其发病率最高,中国发病率为20%~46%。一项尸检研究表明,我国60-70岁的人群中,严重ICAS的发生率至少为30%;而在80-90岁的人群中,ICAS的发生率达50%。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在亚洲人、非洲黑人和西班牙裔的中风患者中非常常见。对于此病,中国人不能忽视。
颅内动脉狭窄出现以后首要的表现是动脉的管径变小,血液动力学受到影响,脑供血可能会出现减少。同时其造成狭窄的斑块本身可能不稳定而导致脱落,造成颅内远端血管闭塞,或血栓形成血管闭塞,发生卒中。伴有ICAS的卒中患者的脑缺血和死亡复发率高于无ICAS的患者。
颅内动脉狭窄,主要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引起脑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内膜增厚/破坏,动脉狭窄。这里有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
通俗地说,水在水管里流动,时间长了,水管壁上会沉积了大量的水垢。颅内动脉就像「水管」,我们的血液长年在血管里不停地流动,那么血液里的一些脂质成分,就会缓慢地沉积在血管壁上,而动脉斑块就是里面的水锈和污垢沉积,时间久了会导致下血管狭窄堵塞。颅内动脉狭窄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逐渐增加。
动脉斑块大多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内皮损伤是基础,多数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关系密切;而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熬夜等也会加速血管内皮损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血管内皮受损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聚集于受损的血管内皮处,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后变大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堆积而形成斑块,让血管壁变硬、变厚,同时让血管越来越狭窄,最后可能会把血管逐渐填满,甚至闭塞!
不同人种间ICAD发病率的差异可能与危险因素、生活习惯以及基因倾向性有关。传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久坐以及吸烟史等。除了年龄与遗传基因外,更多是外在因素促发形成的,其中不良生活方式承责较多。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的进展性疾病。其自然史如何?其预后如何?
早期斑块稳定或狭窄未影响血供时,一般无临床症状,称之为“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无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仅在血管狭窄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轻度狭窄通过远端血管扩张、降低血管阻力等血管自动调节机制使脑血流量保持基本恒定,但随着狭窄的不断加剧和末梢灌注压的不断下降,有的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2%),有的最终失代偿发生脑梗死(25-40%)。也有一些患者最终血管闭塞但通过侧支循环形成有效的代偿,也可表现为无症状。
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另一方面表现为动脉斑块的稳定。如果斑块在发展中出现粥样溃疡、混杂斑块、斑块破裂、内出血及血栓形成,易损斑块脱落引发远端血管闭塞,导致脑梗死。颅内动脉狭窄发生卒中的风险为25-40%;而经过治疗其复发风险为4-20%。
颅内动脉狭窄的不同干预措施也会影响最终结局。
1.目前对于颅内动脉狭窄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未能达到理想的疗效。所以,处理重点依然是预防为主,预防第一,包括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饮食控制、加强运动、戒烟、减少焦虑等生活方式干预。
2.内科治疗:早期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建议目标LDL-C降至1.8mmol/L以下或使LDL-C下降幅度>50%,并长期维持。抗血小板药物,有时是双重药物。血压、血糖管理。对狭窄的原因探索,如内皮糖萼受损是一个关键因素,针对糖萼的保卫战可能会是另一个方向。同时加强对斑块的监测(易损斑块的检出),及时处理。
3.外科干预,主要是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当前应该更谨慎。SAMMPRIS、VISSIT、CASSISS几大研究结果,未能得出支架优于药物治疗的结论。支架植入在ICAS中的任何潜在优势似乎被围手术期的缺血和出血风险所抵消。症状性颅内动脉经药物治疗,30天内卒中或死亡的风险以及1年内责任血管区卒中风险为7.2%,而支架与药物组风险为8.0%,无明显差异。未来尚需进一步加强术前评估及手术器械创新、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对颅内动脉狭窄的管理应强调对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管理的重要性,目前特别要强调他汀类药物和降压药的应用。
参考文献:
3、Anderson CS, Song L, Liu J.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JAMA. 2022 Aug 9;328(6):529-531. doi: 10.1001/jama.2022.11525. PMID: 35943482.
科普结束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医学专家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