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导读
无论是外科夹闭亦或介入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仍然面临诸多挑战。而瘤内扰流装置WEB™的出现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在世界多项临床试验中,WEB™均表现出了在复杂动脉瘤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神介资讯平台联合MicroVention公司共同打造“WEBest一网无余”动脉瘤扰流装置专栏,旨在分享瘤内扰流装置WEB™最新使用经验、技巧。本期为大家分享池州市人民医院贺崇欣教授团队带来的应用WEB™瘤内扰流装置治疗大脑中动脉瘤1例,欢迎广大同道阅读、交流、探讨!
术者简介
贺崇欣
池州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科主任,医学硕士,主任医师,中国党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出血性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学组)委员
擅长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颅内外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和部分开放手术治疗,尤其擅长局部麻醉下前后循环血管狭窄、闭塞及开通和支架成型治疗
患者基本信息
女性,64岁。
主诉: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1月。
1.大脑中处动脉瘤(右侧大脑中动脉未破裂动脉瘤)。
2.后交通动脉瘤(右侧后交通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
3.高血压。
术前影像诊断
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下干宽颈,不规则动脉瘤。
术前影像检查
动脉瘤测量
经测量,动脉瘤瘤体均宽为4.65mm,最小高度为3.0mm,瘤颈宽4.8mm。
手术方案
经测量后评估,使用WEB™ SL 5*3mm瘤内扰流装置进行栓塞治疗。
手术过程
患者平卧DSA检查床,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右侧股动脉Seldinger穿刺,全身肝素化。
通路建立:长鞘导入颈内动脉起始部,中间导管Sofia 6F 115cm至M1段,VIA21微导管塑性单弯,导丝辅助将VIA21 微导管轻松进入瘤体内,退出导丝。
全程透视下,将WEB™ SL 5*3mm经VIA21微导管置于瘤腔,缓慢推送至VIA微导管顶端,重新做路图。
释放WEB™:缓慢推出WEB™从种子至萌芽状态
推出萌芽至开花间状态;继续向瘤腔内远端缓慢推送WEB™至开花状态。
给与VIA微导管稍许张力,继续推送WEB™,可见WEB™顺着瘤壁适应性打开,将WEB™推置于瘤顶,固定WEB™推送杆,回撤VIA,直至WEB™完全释放。
经造影评估,WEB™密封瘤颈,贴合瘤壁,无疝出到分支血管,下干通畅良好。
解脱WEB™:为防止解脱后可能对下干影响,将WEB™ SL推送杆轻轻向前推送至WEB™底部凹陷,缓慢释放VIA微导管张力,并后退至距离WEB™装置近端显影点2~3mm,透视下对WEB™进行解脱。
再次造影,动脉瘤不显影,分支血管血流正常,远端无充盈缺损。
术后: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体会
此病例为宽颈不规则动脉瘤,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存在一定角度。对比传统术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手术时间长,难度大,且术后需长期服用双抗。使用WEB™治疗,整个手术简单,快速,仅用单一器械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术后动脉瘤即刻不显影,患者恢复良好。
相较于传统治疗手段,使用WEB™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有明显优势,WEB™治疗使血管内治疗动脉瘤更安全,简单和有效,造福国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