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3日发布 | 1690阅读
脑肿瘤-胶质瘤

一例胶质母细胞瘤(WHO 4级),同步放化疗联合肿瘤电场治疗,耐受性良好,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林庆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

本期为大家分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林庆堂教授带来的肿瘤电场治疗病例分享。


病例概况


患者为70岁女性,主因“左侧肢体无力、记忆力下降2周余”入院。头颅MRI提示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右额叶、胼胝体、左额叶)胶质母细胞瘤。2021年11月29日在全麻下进行右额开颅颅内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为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MGMT启动子甲基化。组织学诊断:胶质母细胞瘤,伴有微血管增生及灶片状坏死,CNS WHO 4级。术后给予同步放化疗后,出现水肿,于2022年4月8日开始使用电场治疗联合替莫唑胺及贝伐单抗治疗后患者病变完全缓解,贝伐使用6周期,现患者病情稳定。

01

患者基本情况



70岁,女性,右利手。主因“左侧肢体无力、记忆力下降2周余”就诊。既往无特殊。查体:(-)。KPS评分:80分。


02

诊治经过



  • 2021年11月25日颅内MRI平扫+增强;右额叶、胼胝体前端及左额叶内侧占位,考虑胶质母细胞瘤可能性大。
  • 2021年11月29日在全麻下进行右额开颅颅内肿瘤切除术。
  • 放疗方案:6600/30*27=5940GR
  • 2022年4月8日使用电场治疗

03

医学影像资料



  • 2021年11月25日首诊MRI:右额叶及右底节区可见大片不均匀稍长T1长T2信号影,FLAIR像见不均匀高信号影,边缘不清楚。病变胼胝体前段累及左额叶内侧。双侧脑室受压变窄。脑中线结构向左侧移位。右额脑沟变窄。脑干及双侧小脑半球形态及信号未见明显异常。副鼻窦形态及信号未见明显异常

  • 增强后,右额叶、胼胝体前段及左额叶内侧可见不规则大片强化影,内见片状无强化影

  • MRS:右额叶病变区Cho峰升高,NAA峰减低,可见脂质-乳酸峰

  • 考虑胶质母细胞瘤可能大



术后病理


2021年12月17日(术后18天)MRI:


2022年3月28日放疗结束后影像:



2022年6月21日使用肿瘤电场治疗75天医学影像,影像稳定:


05

佩戴TTFields情况



2022年4月8日开始使用电场治疗,至今仍在佩戴。


依从性:TTFields佩戴依从性逐步提高。


2022年4月8日-2022年5月12日,依从性86%:


2022年5月12日-2022年7月6日,依从性96%:


头皮情况:TMZ+TTFields期间,耐受性良好,暂未发生严重头皮不良反应。


06

结论



  • 患者女,71岁,病理检测结果显示为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

  • 采用手术+同步放化疗+TTFields+TMZ+贝伐治疗方案,效果良好

  • TTFields治疗4月有余,患者KPS评分80,医学影像结果显示稳定无复发

  • 患者佩戴TTFields设备的依从性逐步提高,耐受性良好,无严重头皮反应


专家精彩点评


林庆堂教授:

此患者为女性,71岁,诊断为右额叶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术后STUPP方案治疗,影像学复查提示肿瘤进展可能,伴大范围脑水肿。患者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遂改用替莫唑胺强化方案(150mg/m²,d1-d7,q14)+BEV(5mg/kg,q14)+TTFields方案治疗。患者对电场依从性高。治疗后复查头MRI,显示肿瘤控制良好。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较高。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专家简介



林庆堂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脑肿瘤与颅底中心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诊医师

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肿瘤中心

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北京市特聘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青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分会药物学组委员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委员



本资料的目的在于提供医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非广告用途。本资料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资料不就研究进展或治疗方案做任何担保,请基于医学专业知识作出独立判断。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