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4日发布 | 2119阅读
创伤重症-颅脑创伤

监测有道 | 改良冠切双额瓣开颅术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颅脑创伤-神经重症周刊(第280期)

李业生

淄博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达人收藏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监测有道丨颅脑创伤-神经重症周刊》第280期,由淄博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李业生主任医师带来的:良冠切双额瓣开颅术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欢迎观看、阅读。


枕部受力所致对冲伤,常使双额叶及颞叶脑组织发生广泛性损伤,易并发弥漫性脑肿胀及中心性脑疝,从而导致死亡。如何提高其救治成功率,也是颅脑创伤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该类特重型伤者,作者采用改良冠切双额瓣开颅术实施救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分享几例如下:



病例一


例1,患者女,53岁,因头部车祸伤3小时入院。查体:中昏迷状,左侧瞳孔直径5mm,右侧3mm,GCS评分5分。


CT检查:双侧额叶左侧颞叶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弥漫性脑肿胀,环池鞍上池及三脑室消失


骨窗片示:枕骨及矢状缝骨折


入院后行急症全麻下改良冠切双额瓣开颅术。术中右侧取额瓣,左侧为额颞瓣,右侧额瓣复位固定。


术后瞳孔恢复等大,术后2天CT复查:环池鞍上池及三脑室清晰,右额叶迟发小挫裂伤灶


术后13天,意识逐渐恢复,CT 复查:仍处于脑水肿期,额叶挫裂伤灶有所吸收,继续甘露醇脱水及对症等治疗


术后24天CT复查:挫裂伤及水肿基本吸收,患者神志清,言语欠清,四肢能遵嘱,住院4周,出院康复



病例二


例2,患者女,51岁,因头胸部车祸伤2小时入院。查体:深昏迷状,双侧瞳孔散大,直径5mm,GCS评分4分。


CT检查:双侧额叶及颞叶广泛脑挫裂伤,左侧小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弥漫性脑肿胀,环池鞍上池及三脑室消失


骨窗片示:左侧枕骨骨折


入院后行急症全麻下改良冠切双额瓣开颅术。术中两侧均采取额颞瓣开颅,考虑到术前双侧瞳孔散大,脑组织损伤广泛,故行两侧去骨瓣减压。


术后1天,瞳孔恢复正常等大,CT复查:环池鞍上池及三脑室清晰,小脑挫裂伤灶无明显变化


术后8天,意识浅昏迷状,CT 复查:处于脑水肿期,加强甘露醇脱水及对症等治疗


术后18天,可自行睁眼,但无明显意识反应,CT复查:仍存在脑水肿,继续甘露醇脱水及对症等治疗


术后27天CT复查:挫裂伤及水肿基本吸收,患者微意识状态,肢体有遵嘱反应,住院1月,出院康复


伤后3个月,门诊随访,患者可言语,反应迟缓,四肢活动可,能独立行走




小结








改良冠切双额瓣开颅术的特点:


1. 冠状头皮切口,根据需要,任一侧均可向颞顶部扩展,改形成扩大翼点入路切口。


2. 双侧额骨瓣分别取下,保留矢状线处骨桥。


3. 两侧额骨瓣可分别根据需要适当向颞顶部扩大,改形成额颞瓣。


4. 根据颅压情况,可将一侧骨瓣复位固定,避免双侧骨缺损。


该术式优点是:


1. 中线处骨桥的存在,维护了额面部的外形,避免了额部塌陷,也保持了颅腔的最大径线,符合最大容积效应。


2. 不需要结扎矢状窦及剪断大脑镰,减少了创伤。


3. 依据脑损伤程度及范围,两侧额骨瓣分别可大可小,可留可去,从而最大程度满足术中需要,且减压充分。


个人体会,难免有误,自愿分享,敬请指教。




作者简介



李业生 主任医师

淄博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淄矿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山东省疼痛研究会神经外科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病理生理学会神经重症专业学术会常务委员,淄博市妇幼保健协会肿瘤MD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对脑肿瘤,脑血管病、颅脑外伤、功能性神经疾病等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在《中华创伤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由本人设计研发的《侧裂刀》获得国家专利,并获得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公司群众科技创新一等奖,被淄博市总工会、淄博市科学技术局、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评为淄博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


为更好继续提高、规范中国神经外科医生颅脑创伤救治能力及水平,神外资讯《监测有道丨颅脑创伤-神经重症周刊》继续面向全国收集颅脑创伤病例并展开讨论,由国内医生提供真实病例,经专家审核通过及点评后刊登。
投稿邮箱:shenwaizixun@163.com
投稿联系人:脑医汇助手
(微信号:18918666395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