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的常用药有很多,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他汀类药物、溶栓药物、促进微循环药物、神经保护及神经营养药物等。我们先讲应用最广泛的药物---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是抗血小板聚焦药物的总称,它能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减少凝血酶形成和释放,进而减少血栓形成,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引起的心、脑及外周动脉循环障碍疾病,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脑卒中,心肌梗死等。
1、颅内动脉瘤。抗血小板治疗主要用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和置入支架的颅内动脉瘤患者。
(1)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长期服用单一抗血小板药不会增加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但抗血小板治疗可能会增加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颅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2)置入支架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2h负荷剂量双抗或术中替罗非班(破裂性),术前应用双抗治疗达到最大药理作用后开展手术(未破裂);术后再采取个性化抗血小板治疗(双抗)。
2、缺血性脑血管病。抗血小板治疗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及长期二级预防治疗中具有基石地位,主要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和颅内动脉狭窄患者。
(1)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后24~48h内服用阿司匹林。对于轻型卒中及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在发病24h内启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2)预防: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高危患者,首选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缓释型双嘧达莫和西洛他唑等,临床上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最具代表性的药物:阿司匹林。
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
环氧化酶抑制剂:如阿司匹林、吲哚布芬等;
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拮抗剂:如氯吡格雷、噻氯匹定、替格瑞洛;
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如双嘧达莫、西洛他唑等;
GPⅡb/Ⅲa受体阻断药:如依替巴肽、替罗非班、阿昔单抗。
1. 有出血症状的溃疡病或其他活动性出血时;
2. 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
3. 溃疡病或腐蚀性胃炎;
4.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该品偶见引起溶血性贫血);
5. 痛风(该品可影响其他排尿酸药的作用,小剂量时可能引起尿酸滞留);
6. 肝功能减退时可加重肝脏毒性反应,加重出血倾向,肝功能不全和肝硬变患者易出现肾脏不良反应;
7. 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大量用药时可能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
8. 肾功能衰竭时可有加重肾脏毒性的危险。
抗血小板药物是一柄双刃剑,需警惕其出血副作用;同时药物存在代谢个体性,需注意药理学监测。
1. 服药期间应观察有无异常出血现象:呕血、便血、黑便、牙龈出血、皮下淤血、流鼻血、咯血、月经增多等。对肾功能不全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
2. 掌握适宜剂量。一个纳入287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口服阿司匹林75mg/d,心血管事件下降比例不足15%;口服75~150mg/d,心血管事件下降32%,为最大疗效;口服150~325mg/d,心血管事件下降不到25%。
3. 对于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前应检测和根除幽门螺杆菌。
4. 有服用阿司匹林禁忌症的患者,可选用氯吡格雷替代,但应严格监测出血事件的发生。
5. 部分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抵抗,这可能导致患者即使服用了这两种药物,仍然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这可能是临床上部分患者出现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病因之一。目前我们已经可以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查快速而准确地评价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血小板的抑制效果。
6. 抗血小板药物的药效与其血浆浓度无关,其作用时间与血小板存活半衰期有关(大概7天)。因此,对于准备进行手术且存在较大出血风险的患者,应咨询您的主治大夫,必要时需在术前1周停用抗血小板药物,以减少术中或术后大出血的发生。
7. 饮酒后不宜服用阿司匹林,因为能加剧胃粘膜屏障损伤,从而导致胃出血。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
参考文献:
1、刘建民,黄清海.颅内动脉瘤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21,29(9):646-653
2、中国卒中学会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撰写委员会.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中国卒中杂志,2019,14(7): 709-725
3、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抗血小板策略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 2015,95(11): 803-809
科普结束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医学专家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