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2日发布 | 1487阅读

对硬脊膜动静脉瘘变异类型的认识:一种少见但重要的变异

邵将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卢旺盛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许奕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达人收藏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多伦多西部医院的Sean T. O’Reilly等研究者描述单中心病例系列中的变异型SDAVFs发生率和多学科治疗结果,发表在2022年5月6日《J Neurosurg Spine》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O'Reilly ST, et al. J Neurosurg Spine. 2022 May 6:1-5. doi: 10.3171/2022.3.SPINE22225.】



研究背景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SDAVFs)通常表现为根软膜动脉和根髓静脉之间的异常分流,典型的瘘口直接位于椎弓根下方,位于神经根的硬膜袖套处。然而,SDAVFs也可以在非典型部位产生或具有多个供血动脉,这是SDAVFs的一种变体。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多伦多西部医院的Sean T. O’Reilly等研究者描述单中心病例系列中的变异型SDAVFs发生率和多学科治疗结果,发表在2022年5月6日《J Neurosurg Spine》上。


硬脊膜动静脉瘘通常表现为根软膜动脉和根髓静脉之间的异常分流,并逆流至髓周静脉。SDAVFs是罕见的疾病,发病率为每年百万分之5-10,是最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约占所有脊髓动静脉瘘的70%。SDAVFs是获得性疾病,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由于髓周静脉的动脉化,脊髓静脉压力的增加会导致静脉充血,并引起髓内水肿、慢性缺氧和进行性脊髓病。


SDAVFs的瘘口最常位于邻近脊神经根的硬膜内,来自节段性根软膜动脉的动脉血直接分流到根髓静脉,此处根髓静脉在椎间孔中硬膜根袖背侧穿过硬膜。因此,DSA上典型的瘘口直接位于节段动脉所供应的椎体椎弓根下方(图1)。通常,单个根软膜动脉的硬膜支与根髓静脉形成分流。


图1. 典型SDAVFs的特征

A和B:脊髓矢状位MR图像显示从胸中段脊髓到脊髓圆锥的T2高信号,脊髓背侧的流空代表充血的髓周静脉(A),增强T1加权序列上呈现斑片状强化(B)。C:右侧T8节段动脉的选择性血管造影显示单个根软膜动脉供血的硬膜动静脉分流。D:未减影图像显示右侧T8椎弓根下方的瘘口(白色星号)。E:示意图显示供血的根软膜动脉(红箭)在椎弓根正下方神经根袖套(橙色虚线)和背侧硬膜内形成瘘口(绿色星号),根髓静脉(蓝色箭头)进行引流。


这种瘘口位置和血管造影形态是众所周知的,但硬膜动静脉分流也可以存在多支动脉供血,即多重供血。Kiyosue等人报道,13%的SDAVFs病例存在相邻脊柱水平的两条同侧节段动脉的双重供血,4.6%的病例存在双侧节段动脉的双重供血。研究者发现SDAVFs的瘘口位置变异,不同于椎体椎弓根下方的典型位置,也不同于脊髓硬膜外AVF。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20年期间的SDAVFs患者数据库。通过脊髓数字血管造影审查,确定变异型SDAVF。变异型SDAVFs定义为瘘口不位于椎弓根下方的病例,同时评估患者人口统计学、血管造影特征、临床结果和治疗方式。



研究结果

接受治疗的67名SDAVFs患者,其中8名缺乏可用的影像学/临床信息而被排除。在其余59名患者中,55名表现出典型的SDAVF,瘘口位于椎弓根下方,另外4名患者(6.8%),瘘口位于不同位置,沿椎管硬膜更靠后,位于两个相邻椎体之间的水平(图2)。其中3名(75%),存在双重动脉供血;2名患者两次治疗后实现最终治疗。而55名典型SDAVFs患者中只有12名(21.8%)显示出双重动脉供血,其中7名患者(12.7%)通过体后吻合获得对侧供血。


图2. 病例1.变异型SDAVFs解剖示例

A和C:右侧T5(A)和T6(C)节段动脉注射造影剂,显示硬膜动静脉分流回流到髓周血管,具有双重动脉供血。B和D:相应的未减影图像显示该分流位于右侧T6椎弓根(白色星号)的上内侧,在椎间盘间隙水平。E:变异型SDAVFs示意图,显示背侧硬膜(橙色虚线)上的瘘口(绿色星号)更靠近椎管内侧,在椎间盘间隙区域。由于它们的椎间位置,变异型SDAVFs更倾向于从多个节段水平(红箭)得到动脉供应。


变异型SDAVFs的平均年龄为80岁(范围59-88岁),典型SDAVF时的平均年龄为65岁(范围34-87岁)。变异型SDAVFs患者从症状出现到诊断的平均时间为19.5个月(范围6-48个月),而典型SDAVFs患者的平均时间为14个月(范围0-64个月)。


变异型SDAVFs患者出现的症状与典型SDAVFs患者的症状相似,比如进行性脊髓病,以下肢感觉异常、步态障碍和括约肌功能障碍为特征(表1)。


表1. 患者特征和治疗结局

图3. 病例4.变异型SDAVFs解剖示例

A和C:左侧T4(A)和T5(C)节段动脉注射对比剂后可见硬膜动静脉分流。B和D:未减影图像显示左侧T5椎弓根上内侧的瘘口(白色星号)。E-G:术中照片显示动脉化的根髓静脉离开硬膜(E),在硬膜(F)结扎时,管径立即减小,表明瘘成功断开(黄色箭头,G)。



研究结论

与椎弓根正下方典型SDAVFs的分流相比,位于椎间水平的变异型SDAVFs,引流更偏向椎管内侧。识别这种新描述的SDAVFs变异型很重要,因为双重供血的分辨与瘘口的定位对成功的手术离断至关重要,最后实现最终治疗。


关注硬脊膜动静脉瘘

 硬脊膜动静脉瘘:诊断、结局和预后因素

 81例硬脊膜外动静脉瘘的显微外科与血管内治疗的多中心研究

 JAMA Neurology:硬脊膜动静脉瘘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微信截图_20220802094151.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