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S.Orsola-Malpighi医院放射科的Nicoletta Naselli等进行一项回顾性研究,对260例疑似椎间盘炎患者的临床记录和放射学表现进行分析。对于每例患者,由两名放射科专家评价MRI特征,探索结核性或化脓性椎间盘炎的预测因素,结果发表于2022年2月《European Spine Journal》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 Naselli N, et al. Eur Spine J. 2022 Feb;31(2):431-441. doi: 10.1007/s00586-021-06952-8. Epub 2021 Aug 11.】
椎间盘炎(Spondylodiscitis)是一种累及椎体、邻近椎间隙并常穿透至椎旁软组织和硬膜外的脊柱化脓性炎症。近年来,在全球的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椎间盘炎可根据致病微生物进行分类:化脓性、肉芽肿性(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布鲁氏菌属和真菌)和寄生虫性。化脓性(Pyogenic,Py)和结核性(Tuberculous,Tb)椎间盘炎常见。在发达国家,Py椎间盘炎是最常见的脊柱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的病原体,占75%。Tb椎间盘炎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在发展中国家常见,而最近发病率在发达国家也在增加,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鉴别Tb或Py椎间盘炎非常重要,因为涉及不同的治疗方式。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S.Orsola-Malpighi医院放射科的Nicoletta Naselli等进行一项回顾性研究,对260例疑似椎间盘炎患者的临床记录和放射学表现进行分析。对于每例患者,由两名放射科专家评价MRI特征,探索结核性或化脓性椎间盘炎的预测因素,结果发表于2022年2月《European Spine Journal》杂志。
该研究回顾性纳入114例椎间盘炎患者,包括结核性椎间盘炎30例,化脓性椎间盘炎84例。研究发现,有18个MRI特征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MRI-T1加权序列成像上椎体信号不均匀(OR=205.759;p<0.001)、存在硬膜外脓肿(OR=86.221;p<0.001)、椎体破坏严重(OR=10.017;p<0.001)和无硬膜外蜂窝织炎(OR=86.221;p<0.001)与结核性椎间盘炎显著相关。此外,结核病患病率高的国家比其它国家易发现结核性椎间盘炎的病例(OR=229.136;p<0.001),最佳预测模型的正确分类率为94.7%(图1、2)。

图1. MRI成像诊断结核性椎间盘炎。a. MRI-T1加权矢状位成像显示,T6-T9椎体信号不均匀,T7受压,硬膜外受累和T6-T9韧带下扩散。b. MRI-T2加权矢状位成像呈不均匀高信号。c. MRI-T1加权矢状位增强成像显示,T6-T7不均匀强化,硬膜外腔周围边缘增强符合硬膜外脓肿,脊柱旁间隙周围边缘增强符合脊柱旁脓肿。
图2. MRI成像诊断化脓性椎间盘炎。a. MRI-T1加权矢状位成像显示,L3-4椎体信号强度弥漫性降低。b. MRI-STIR矢状面成像显示,L3-4高信号,尤其靠近椎体终板。c. MRI-T1加权矢状位增强成像显示,L3-4弥漫性均匀强化,椎旁强化边界不清。
作者指出,该研究是目前比较结核性和化脓性椎间盘炎MRI成像表现特征的最大宗病例研究。尤其是当使用其它方式无法明确识别病原体时,上述MRI特征和流行病学数据在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中至关重要,有助于选择治疗策略;患者的原籍国也与所涉及的微生物密切相关。同时依据MRI特征和病史数据,分析诊断椎间盘炎的可能病因。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