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研究中,美国迈阿密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的K Abrams等描述了在延迟(>6 小时)CT灌注低估核心梗死面积的现象,并将其定义为“灌注暗点”,结果发表于2022年6月的《AJNR Am J Neuroradiol》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Abrams K, et al.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22 Jun;43(6):813-816. doi: 10.3174/ajnr.A7524.】
研究背景
CT灌注成像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栓切除术适应证选择的应用越来越多,一些潜在的不足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CT灌注成像对缺血核心区的估计。“幽灵”核心梗死区概念已被描述报道,证实入院CT灌注可能夸大初始(<3小时)核心梗死区。在本研究中,美国迈阿密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的K Abrams 等描述了在延迟(>6小时)CT灌注低估核心梗死面积的现象,并将其定义为“灌注暗点”,结果发表于2022年6月的《AJNR Am J Neuroradiol》上。
作者总结临床实践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延迟(>6小时)CT灌注低估核心梗死区的“灌注暗点”现象。
一名患者发病8+小时,转诊至我们综合卒中中心。最初的脑CT显示右侧MCA M1段高密度征, ASPECTS评分为6分。进行CTA和CT灌注成像,结果显示右侧MCA M1段闭塞,伴大面积急性缺血灶(Tmax>6秒体积249mL),但核心梗死区很小(CBF<30%体积2mL )。患者成功接受了右侧 MCA M1段闭塞血栓切除术,后续MR成像显示与原始CT扫描ASPECTS异常区域相对应的弥散受限区域,即为“灌注暗点”(图1)。
图1. 一名右侧 MCA 综合征患者的“灌注暗点”
一名亚急性右侧小脑梗塞的患者,24小时后出现急性左侧MCA综合征。CT灌注成像显示,急性左侧MCA区有核心梗死区,但右侧小脑半球没有核心梗死区。血流灌注参数图发现小脑缺血区的CBF和CBV升高,与再灌注一致。CTA显示右侧小脑上动脉通畅,左侧大脑中动脉 M2 段闭塞。
图2. 一名右侧小脑梗塞并左侧MCA综合征患者的“灌注暗点”
需像理解3小时内高估核心梗死区(“幽灵”核心梗死区)的重要性一样,卒中医生也应理解6小时外CT灌注可能会低估梗死核心区(“灌注暗点”)。
CT灌注可评价核心梗死区与半暗带区,“幽灵”核心梗死区指3小时以内的梗塞区高估,其实也存在6小时以上的核心梗死区低估,因此作者提出“灌注暗点”应引起注意,这样对CT灌注评价标准提出新的挑战,新的灌注理论算法呼之欲出。
☞ CT灌注成像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和血管内取栓术后成功再通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预测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