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s,PA)
垂体腺瘤(PA)通常是垂体前叶分泌激素的细胞起源的良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仅次于脑膜瘤和胶质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60岁多见。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但泌乳素瘤多见于女性。大多数垂体腺瘤是分泌泌乳素型(45% - 65%),其次是无功能腺瘤(15% - 37%)。在未经选择的尸检垂体系列的检查中占8% - 26%。主要是分泌泌乳素的腺瘤,其次是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
临床表现依腺瘤性质而不同,有分泌功能的腺瘤早期主要表现为内分泌亢进,如泌乳素腺瘤出现闭经、泌乳,生长激素腺瘤出现肢端肥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出现库欣病等,无分泌功能的腺瘤主要表现为视力障碍等压迫症状,发生垂体卒中时有突发头痛、呕吐、视力急剧下降、昏迷等急症。
2
垂体腺瘤最新分类:基于腺瘤细胞谱系的垂体腺瘤分类
3
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
1.内分泌全套激素检查、垂体核磁共振增强(是哪种垂体瘤,垂体功能是否正常,有哪些症状),有时需联合内分泌科、介入科、放射科、病理科,在MDT的多学科协作下完成疾病的准确诊断。
2.垂体瘤的治疗非常复杂,不同类型的肿瘤其治疗方案也不同,即使同一类型肿瘤不同患者其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
3.垂体瘤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药物(针对PRL瘤、GH瘤、ACTH瘤、TSH瘤等)、放射治疗。
4.功能性垂体瘤需做假包膜切除或扩大切除(101%),做到术后生化缓解。
5.对于部分侵袭性垂体腺瘤(Knosp和Hardy-Wilson分级较高),术中可能需要联合开颅使用显微镜在双镜联合下完成手术切除肿瘤。
4
垂体腺瘤手术治疗选择:显微镜&神经内镜
现代神经外科随着双鼻孔通道的应用及神经内镜显微操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完全从以前的“刮宫术”,逐渐演变为真正的显微操作切除肿瘤,完全可以达到肿瘤全切的手术效果,目前经鼻神经内镜切除垂体腺瘤基本成为主流,只有对侵袭性复杂性垂体腺瘤的手术术中同时需采用显微镜,在双镜联合下完成手术。
近期我科一例经鼻双鼻孔通道应用在神经内镜辅助下"en bloc"完整切除垂体腺瘤手术病例,充分体现了现代神经外科神经内镜经鼻手术治疗颅底疾病的技术特点。
术中采用双人四手,双鼻孔通道,助手持镜,主刀双手显微操作。
专家简介
张永明 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美国Stanford神经外科访问学者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近20余年,专业方向为颅底肿瘤、脑血管病及颅脑损伤
擅长各型脑脊髓肿瘤和颅脑外伤手术,特别在鞍区肿瘤、后颅窝肿瘤及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
目前为中华创伤杂志、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安徽医药等特邀审稿专家
中国研究型医院神经外科神经重症分会常委
世界华人神经外科颅脑创伤专委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神经创伤专家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创伤学组委员
安徽省全科医师协会颅脑创伤神经重症分会主委
安徽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委
安徽省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会常委
安徽省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安徽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委
安徽省微创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END
本文由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许少年医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