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前交通假性动脉瘤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pseudoaneursym
摘要:
67岁男性患者,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次造影阴性,2周后再次出血,造影显示前交通微小动脉,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术,1月后复查见瘤体进一步增大,再次行载瘤动脉闭塞术。
A 67-year-old male patient suffered 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the first DSA examination did not show any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he patient suffered bleeding again after 2 weeks and was diagnosed with a tiny ruptured aneurysm on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by DSA. Then the patient underwent coil embolization procedure for the ruptured aneurysm. The follow-up DSA after 1 month showed recurrence of the aneurysm, which was treated by coil embolization again.
KEY WORDS: 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pseudoaneurysm,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颅内假性动脉瘤是一类罕见的动脉瘤,多由外伤、血管夹层或感染等原因引起,也可在动脉瘤破裂点处血栓溶解后形成。假性动脉瘤缺少正常的动脉瘤壁结构,在脑血管造影上具有显影较晚、瘤颈显示不清、形态不稳定和造影剂滞留等特点,因此也被成为“幽灵动脉瘤”(ghost aneurysm)。破裂动脉瘤合并假性动脉瘤,最常见于前交通动脉,其次是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再出血率高,文献报道外科加闭和介入治疗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但相比于普通破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治疗难度更大、风险更高。
病例简介
患者介绍
性别:男性
年龄:67岁
主诉:突发头痛3天,加重伴恶心呕吐1天
病史简介
现病史: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头痛,为全头部胀痛,当时因程度较轻未予重视。1天前自觉头痛程度加重,伴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行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转我院进一步治疗,急诊行脑血管造影术
既往史:高血压病
查体
神清,对答切题,四肢肌力5级,颈强,Hunt-Hess 1级
初步诊断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血压病
术前影像学检查
2020-03-09 头颅CT
2020-03-12 局麻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R-ICA)
2020-03-12 DSA(L-ICA)
2020-03-12全脑血管造影,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均行旋转造影三维重建,未见明确脑血管病变。
住院期间予控制血压、抗脑血管痉挛、脱水等治疗,并予间断腰穿释放血性脑脊液
患者症状好转,于2020-03-13返回当地医院继续康复治疗,计划1个月后复查DSA
2020-03-26再次突发剧烈头痛,较前明显加重,当地医院复查头颅CT提示出血增加。
2020-03-27转入我院,入院时Hunt-Hess 3级。急查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前纵裂血肿,额叶内侧血肿。
当天急诊行脑血管造影,发现前交通动脉上微小宽颈动脉瘤,动脉瘤最大径小于1mm,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2020-03-27 DSA:瘤颈 0.88mm,瘤高 0.52mm
诊断和鉴别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前交通破裂微小动脉瘤
高血压病
前交通破裂微小动脉瘤造影不易发现,但往往具有特征性的前纵裂血肿或较为弥散的蛛网膜下腔积血。造影时需注意排除其他部位的动脉瘤破裂可能,压颈试验可帮助更加清晰地显示前交通动脉瘤。
治疗方案
股动脉入路
单纯弹簧圈栓塞术
设备:SIEMENS 双臂DSA
Envoy DA 远端通路导管
Echelon-10 微导管
ASAHI 微导丝
Target nano 1/1 弹簧圈
治疗过程
使用一枚Target 1/1弹簧圈行单纯栓塞术(2020-03-27 DSA)
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不显影(2020-03-27 DSA)
1. 术后继续予间断腰穿释放脑脊液,并予预防脑血管痉挛、脱水及其他对症治疗
2. 症状逐渐好转
3. 术后1周常规复查头颅CTA,未见动脉瘤复发
4. 患者恢复顺利,无神经功能障碍
2020-04-02 CTA
2020-04-14 CT
术后1月复查DSA,见前交通破裂动脉瘤处假性动脉瘤形成
2020-04-24 DSA
治疗方案
股动脉入路
载瘤动脉闭塞术
设备:SIEMENS 双臂DSA
Envoy DA 远端通路导管
Echelon-10 微导管
ASAHI 微导丝
Target 2/4 1/2 弹簧圈
治疗过程
支架微导管备用,依次填入Target 2/4和Target 1/2共2枚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2020-04-24 DSA)
预后和随访
2020-09-23 MRA
术后5个月临床随访:mRS 1,MRA检查显示动脉瘤不显影。
讨论
1. 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次造影阴性患者,早期应该按照出血严格治疗管理,预防再出血。同时应严密随访,待出血吸收后尽早行第二次脑血管造影复查。
2. 前交通复合体区血管复杂,微小动脉瘤造影评估难度较大,为提高检出率,前交通动脉的充分显影很重要,可采用如下措施:全麻下造影,造影时将导管位置适当上高,加大对比剂注射速度,三维旋转造影,对侧压颈下造影。
3. 前交通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包括单纯弹簧圈栓塞、临时辅助栓塞、支架辅助栓塞和载瘤动脉闭塞等方法,应针对具体病例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法。填塞材料以弹簧圈为首选,必要时可有效保护下使用液态栓塞材料。本例首先单纯栓塞,短期复发后最终采用载瘤动脉(前交通动脉)闭塞彻底治愈,治疗策略随动脉瘤术后的变化而变迁,又充分考虑了患者血管条件。在行载瘤动脉闭塞时,须注意控制载瘤动脉的闭塞长度,选择合适直径的首枚弹簧圈以使其在动脉内有效成篮;在后续弹簧圈时需适当调整使其在篮内填塞致密的同时,又避免弹簧圈向远端移位以保护重要分(穿)支血管。
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次造影阴性的复查造影应个体化实施。
02
前交通复合体部位微小动脉瘤的造影评估。
03
前交通假性动脉瘤的识别和治疗策略选择。
该病例提示我们,对于首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的严格患者管理以及短期内造影复查都是非常必要的。
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治疗往往难度很大,无论是单纯弹簧圈填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血流导向装置植入,均很难实现即刻完全致密栓塞,因此术后严格控制血压对预防早期破裂有益,而早期造影复查亦具有重要意义。
破裂假性动脉瘤并不罕见,对此类动脉瘤行血管内治疗时,首选保留载瘤动脉的瘤内填塞,以单纯栓塞或临时辅助栓塞为主,尤其对于有脑内血肿病例,需避免使用支架。此时尽量使用软圈填塞假性瘤腔,避免术中假腔破裂出血,对真性瘤腔必须致密填塞,以预防再出血;必要时在球囊保护下以液态胶栓塞瘤腔,也是对弹簧圈栓塞的一个补充。闭塞载瘤动脉是最彻底的预防出血方法,但需注意避免载瘤动脉闭塞带来的远端缺血风险以及局部穿支事件。
参考文献:
点评专家简介
许奕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脑血管病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近三十余年,擅长颅内血管性疾病的介入诊疗及外科手术(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脑血管动脉硬化性狭窄);脊髓血管性疾病的诊疗及介入手术
近二十多年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的研究,在国内较早地开展各类脑、脊髓血管性疾病的神经介入手术,年手术量超500例、治疗水平居国内领先
术者简介
赵瑞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脑血管病中心,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国卒中学会脑静脉病变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介入专委会秘书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兼秘书
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青年委员
擅长脑血管病外科及微创治疗,主要从事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及脑动脉狭窄等脑血管病的微创治疗,烟雾病、海绵状血管瘤及脑出血的精准外科治疗
紧盯临床问题开展科研工作,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及省部级课题等共6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获国家专利5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军队及省部级奖励6项
为Frontier Neurology、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等多个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
专业特长:擅长各种颅内外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椎基底动脉冗扩、脑血管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硬脑膜和硬脊膜动静脉瘘、颅内外血管狭窄、急性脑血管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颅内外血管慢性闭塞(开通术)等脑血管病的治疗
左乔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脑医汇-神介资讯编委会秘书、青年编委
Neurosurgical Review、Scientific Reports等SCI期刊审稿人
主要从事出血性卒中和创伤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3篇,参编专著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院级基金2项,参与卫健委、科技部等国家级重大研究计划5项,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