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4日发布 | 4080阅读

【中国神外百年百科百人巡礼】臧人和教授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脑医汇

新医大一附院神经外科

汪永新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

臧人和教授(1928.5-2011.5.15),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新中国早期神经外科先驱,新疆神经外科奠基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新医大一附院”)神经外科鼻祖。


臧人和教授诞辰94周年和逝世11周年之际,让我们跟随臧人和教授的建设足迹,把目光投向大美的西部新疆,聆听新疆医疗的变奏曲,再现臧人和教授的学科智慧及其力促医工结合的先见之举和实践之魄力,见贤思齐,臻于至善。


(特别感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汪永新教授发给本刊的文末寄语)



臧人和教授,1928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祖籍山东招远。195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40期外科3班,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住院医师,1956年上海第一医学院神经外科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1957-1965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讲师。1965年调至新疆医学院附属一院(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历任主治医师、讲师、副教授、主任医师、神经外科主任。1984年调至南京市鼓楼医院(今南京鼓楼医院,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任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1990年被聘任为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


参加新中国早期神外培训班,新中国神外的燎原星火

众所周知,1952年,曾经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师从Wilder Penfield教授的我国神经外科奠基人赵以成教授,在天津市立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前身)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脑系科(包括神经内、外科),这也是中国第一个独立于外科的神经外科专科。


第二年即1953年,受中央卫生部委托,赵以成教授举办了新中国第一届神经外科学习班(“全国第一届脑系外科进修班”), 学员来自全国各大城市及医学院校,包括戈治理教授、韩哲生教授、易声禹教授、李秉权教授、蒋先惠教授、侯金镐教授、曹美鸿教授等23位,另有冯传宜教授、段国升教授等4人旁听或参观学习,薛庆澄教授和王忠诚教授则协助赵以成教授做了教学准备。


第三年即1954年,卫生部又邀请前苏联基辅神经外科研究所主任A.E. Arutiunov教授来华,在当时附属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另一家医院培训中国的神经外科医生,赵以成教授被中央政府请回北京与这位苏联专家一同工作,参加这个高级培训班的共有11位医生,8位来自北京,3位来自上海,这其中包括了王忠诚教授、臧人和教授、蒋大介教授、陈炳桓教授、赵雅度教授、白广明教授、柴万兴教授、杨德泰教授等人。


北京神经外科高级培训班的教师和首批11位学员们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沈克非教授、史玉泉教授、段国升教授分别在上海、沈阳等地也分别开展了新中国早期的神经外科手术。


因此,总的来说,这些外科医生们奠定了我国神经外科的基础。而臧人和教授,毫无疑问是他们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于华山医院深造并早期实践,扎牢坚韧根基


华山神外早期研究生


1952年史玉泉教授成为神经外科专科医生,并同朱桢卿教授、蒋大介教授和杨德泰教授在上海医学院内科医院(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创建神经外科,设床位8张。1954年将床位增至20余张后,开始招收进修医生,主要学习颅脑外伤的救治。同年该科被卫生部指定为神经外科进修单位,每年均招收学员,直至“文革”被暂停。作为史玉泉教授的学生,臧人和教授不仅是华山神外早期研究生,更是新中国第一个神经外科硕士研究生。


早期开展多项研究


上世纪50年代开始,臧人和教授于华山医院开展外科治疗局限性癫痫、腰椎盘突出症的病理生理学研究。60年代,又开展了山梨醇降低颅内压、外伤性颅后窝血肿、急性颅脑损伤死亡原因、椎静脉系造影术、硫酸钡胶浆脑脓肿造影等研究。


坚持华山医院传统,手绘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映手术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中发现及处理等情况的特殊记录,是外科医生最重要的病历资料。相对于单纯的文字,其中的手绘图更加直观和清晰反映了病灶的位置、关键的手术步骤和路径等情况,使人一目了然。


“一图胜千言”,时代在发展,手术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医生手中的笔也越来越现代化,但无论是使用传统的钢笔、彩色铅笔、水笔还是高科技的数位板,华山医院的医生们通过这“一笔一画”将自己工作的点滴收获、经验积累起来,聚沙成塔,他们力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精神薪火相传、一脉相承。臧人和教授在华山医院的奋斗足迹通过每一次的手术记录呈现,这些作品就像是臧人和教授术后与自己的对话,皆因每一次手术都是一场修行,也是对患者极端负责的体现。


这是一份1958年的“右侧小脑半球肿瘤截除术”的手术记录,记录人为臧人和教授。图中显示了肿瘤与小脑蚓部、小脑扁桃体、视神经、颈内动脉、三脑室等重要结构的关系,并同时标明了肿瘤内容物的性状和生长方向

这是一份1958年的“胶质瘤切除术”的手术记录,记录人为臧人和教授。示意图表明了采用的手术入路,并显示了肿瘤在骨窗形成后的具体位置


支援西部,建设新疆,成就中国显微神经外科圣地

臧人和教授是新疆神经外科奠基人。作为鼻祖,他积极开创的建设步伐,为新疆神经外科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的带领下,新疆医学院附属一院(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不仅得以正式创建,更成为我国显微神经外科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开基创业


作为新丝路上的璀璨明珠,全疆最大的三甲医院之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于1956年,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1955年8月,来自上海华山医院的汪无极教授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创建新疆医学院,并在此创办了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及神经科——也是神经外科的前身。1965年,臧人和教授也支援边疆建设来到新疆医学院,出任神经外科第一任主任、神经外科组组长,至此,该院的神经外科才真正意义上得以成立。


在臧人和教授的带领下,神经外科同仁们虽身处动乱年代,仍顶着逆流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非凡业绩,开展了当时国内能开展的所有神外项目,包括:颅脑A超、经皮颈内动脉穿刺造影、Seldinger技术全脑血管造影、气脑造影、脑室造影等。


建功立业


纵观脑血管重建术的历史,是技术不断更新的过程:1951年,Fisher提出使用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设想;1960年,Jackson完成犬和兔的颈动脉(1.6~3.2mm)吻合术;1967年,Yasargil完成世界首例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端侧吻合术。


脑血管吻合术可以分为单吻合(SBA)和双吻合(DBA)技术。SBA是将STA与MCA的M4段端侧吻合,再行颞肌和脑组织的贴附;当脑表M4直径小于1mm,无法找到理想的M4受体动脉时,可以进入外侧裂,端侧吻合STA和MCA的M2段或M3段。DBA是将STA的额支和顶支分别和MCA的M4段和/或A5进行端侧吻合,该术式特点是可以供应更理想的脑血流量,供血脑组织区域广泛,预防局部脑组织过度灌注。


在脑血管搭桥手术方面进行早期探索的臧人和教授,在动乱年代就开始了显微血管吻合的动物实验。在Yasargil报道颅内-外动脉搭桥术(EIAB)后6年,臧人和教授团队用极其简陋的非同轴单人双目国产显微镜,在病区厕所旁边不足3平米的小房间内苦练显微外科技术。不久,于1976年3月,臧人和教授又使用国产显微镜和国产显微手术器械,成功地完成了我国首例脑血管(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即STA和MCA的DBA,将患者右侧STA前、后支分别与右颞叶皮层MCA两分支进行端侧吻合术。这使得国内一时间兴起了EIAB高潮,许多神经外科医生也因此学习并掌握了小血管吻合技术。


臧人和教授在1976年进行首例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
 

中国首例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
 


众所周知,中国的显微神经外科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1972年,祖籍苏州的华侨神经外科杜子威教授向苏州医学院捐赠了一台手术显微镜,标志着中国显微神经外科的开始。


而臧人和教授完成我国首例脑血管吻合术(颅内-外动脉搭桥术)这一成果,于1978年的科学技术大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且臧人和教授团队于1977年购进一台OPTON手术显微镜,这都开创了国内显微神经外科的先河,标志着显微外科在中国神经外科领域的正式应用,并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疆一度成为中国显微神经外科的圣地。此后,显微神经外科逐渐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振学兴业


臧人和教授当时实施较多的手术是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吻合术,除了脑血管吻合术外,臧人和教授在神经外科的很多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尤其对新疆地方病、脑包虫病的诊治有较深探讨。上世纪80年代初,对于脑包虫囊肿发生在侧脑室内这一罕见情况,在国内尚无报告的情况下,臧人和教授率先做出病例研究,得出诊治及手术结论,强调主要的经验教训为力争完整地摘除包虫内囊,防止囊壁破裂,囊液外溢。198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六届亚澳神经外科会议上,臧人和教授放映“脑包虫囊肿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的录像,受到同道好评。



此外,自1983年9月起,臧人和教授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段与皮层静脉端侧吻合术,进行侧脑室-皮层静脉分流术治疗脑积水获得成功,术后随访最长者1年零10个月,疗效满意。而臧人和教授主持研究的“三叉神经痛病因及其外科治疗探讨”,也曾获新疆自治区卫生厅1985年科技成果奖。


培育骨干


臧人和教授为新疆神经外科事业殚精竭虑,钻研学术之余培养了上百名神经外科医师,为祖国的医学事业不断输送人才,包括在他之后继任的刘文耀教授(第二任主任)、武健教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人物)、郭怀荣教授(第三任主任)、陆永建教授(后调任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雪来提教授(后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柳琛教授(第五任主任)以及新疆天山南北二十几家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和医生、少数民族医生,都是在臧人和教授一手悉心培养下成长为得力骨干。而后学们也在日后的工作中师承臧人和教授的宝贵医学精神和学术修养,对恩师的感激铭记于心,尊重溢于言表。

研制器械,革新技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臧人和教授深谙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也是早期神经外科医工结合的前瞻性实践者。他精诚开创,打破当时医疗器械落后的局面和障碍,带领神经外科,联合仪器维修组、铁工班,在开展显微神经外科工作中,设计和制造了卓有成效的器械和用具。


研制“手术显微镜紫外线消毒器”


1983年中旬,臧人和教授研制出一部紫外线消毒器,供手术显微镜体消毒使用。经一年临床实践证明有效可靠,无一例显微外科手术因使用手术显微镜而感染。经细菌学检查,经该紫外线消毒器消毒的手术显微镜可供无菌手术中安全使用。


紫外线消毒器内部,镜体放在搁板上等待消毒


研制“两用的冲洗对抗器”


在进行直径2mm以下的小血管吻合时,造成管腔机械性阻塞或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为进针时误将对边血管壁内膜损伤或缝扎在一起、针距和吻合口缘距不均匀或位置不当、血管夹孤立一段的吻合区血管腔内积有纤维素或小凝血块等。


为此,臧人和教授带领团队研制了一种可以两用的冲洗对抗器,确保在缝合时缝针不会损伤对边的血管壁内膜,且可较准确地保持均匀的针距及缘距。经多次临床证明,运用该器械极大地提高了吻合口通畅率,对开展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提高手术成功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行研制的冲洗对抗器的外形


研制“微血管测径尺”


在显微血管外科工作中,选择两根小动脉进行吻合时,要力求两根动脉的口径近似或相等,以保证吻合后管腔内具有最大的血流量。另外,在进行端侧吻合时,对血管断端斜面的角度和血管侧壁开窗大小的设计和形成,均要事先较准确地测量供血动脉和受血动脉的外径。


对此,臧人和教授团队很早就设想,若能在质地柔软、菲薄的黄色硅胶膜上印刷毫米刻度,便可达到微血管测径的目的,但限于当时工艺上的种种困难未能实现。后灵感萌发,自行制造了一种纸质的微血管测径尺,经临床验证性能良好,取材容易,在手术显微镜下可较准确地观测血管的外径。


用微血管测径尺测血管外径


研制“托臂手术椅”


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特别是在进行微血管吻合时,由于通过手术显微镜,即使是微细的手术操作,在镜下的动作范围也显得很大,甚至超出视野之外。因此,双手持显微手术器械进行操作时,动作仅限于腕指关节的精细动作,双前臂须依托在适当高度的托臂架上。基于此,臧人和教授带领神经外科,和铁工班联合设计,自行研制了托臂手术椅。


托臂架的结构
 

托臂手术椅


自制分流导管


臧人和教授于1966年开始采用侧脑室-胼胝体池分流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自制了一种简易有效的双耳环形分流导管,经临床试用及随访观察证实有效可行。


双耳环形分流导管


臧人和教授工作认真负责,创新并贯彻落实,对患者亲如家人,在新疆工作时抢救了无数危重患者,在新疆少数民族群众中享有非常高的地位,受到人们爱戴和尊重。调南京后一些患者还千里迢迢来向他表达谢意,可见他的精神感人至深。


臧人和教授一生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与翻译《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学》一书。曾兼任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组成员及脑血管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神经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和《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国外医学神经外科分册》特约编委、《临床医学》主编等。


臧人和教授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对医学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新医大一附院神经外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汪永新教授发给本刊的文末寄语

臧人和教授支援边疆建设,来到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全面提升了新疆神经外科对于各种疾病的诊疗水平,犹如明月出天山,一下子把新疆的水平提升到了全国先进甚至领先的水平。我本人多次倾听与他在华山医院时共事的周良辅院士提起臧人和教授的诸多轶事。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大师精神,提携后辈,无私奉献,倾囊传授的高尚情操,在艰难困苦中绝不低头认输,千方百计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学者风范,都令我等后辈折服。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像前辈那样努力奋斗,薪火相传,为新疆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我们新的贡献。

如今臧人和教授洒下的种子,已经在新疆生根发芽,并向中亚地区开枝蔓叶。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不仅是西北一流,新疆最大的神经外科医、教、研基地,而且也是中亚地区最大的神经外科中心,与包括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以及巴基斯坦、尼泊尔、科威特、土耳其等国家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他们培养了很多神经外科硕士、博士和专科医生。我们一定不忘初心,乘着上海合作组织的春风,不仅为新疆人民服务,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我们的贡献。


汪永新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兼急救创伤中心副主任

新疆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新疆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新疆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

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神经重症管理协作组常务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外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创伤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神经创伤专业学组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神经重症学组常务委员


点击进入科室主页

查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更多内容


参考资料


1.佟志勇.《佟志勇教授:脑血管搭桥》.神外资讯公众号

2.佟志勇.《教学视频|佟志勇教授:脑血管重建术系列之五<盘侧吻合术>》.神外资讯公众号

3.王刚.《菁说丨王刚:回望颅内外搭桥学习这六年》.卒中世界公众号

4.华山档案图书室.《每一次手术都是修行》.华山医务公众号

5.赵雅度教授.《新中国神经外科简史(1949-2000)》.神外前沿公众号

6.《经典荐读|脑血运重建——被遗弃的传统,还是具有新生力的未来?》.北医好书公众号

7.吕建林博士.《神经外科显微手术的发展史》.医学镜界公众号

8.《X-Brain:中国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历史》.XXBrainXX公众号

9.《刀峰|神经外科史海钩沉-显微镜》.神外前沿公众号

10.余军武.《侧脑室-矢状窦分流术》.神经外科知识宣讲平台公众号

1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招生通知》.新医大一附院神经外科中心公众号

12.《头颈风暴|佟志勇:序贯双吻合技术治疗烟雾病的短期疗效分析》.Clinic門诊腔内血管公众号

13.周竹.《【“医带医路”周年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胶质瘤MDT团队专访》.神外资讯公众号

14.搜狗百科:臧人和

15.《深切缅怀臧人和教授》.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7)

16.臧人和,刘文耀,雪来提,等.《手术纤维素镜紫外线消毒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5(4)

17.臧人和,刘文耀,武健,等.《几种自制的显微神经外科器械和用具》.中华外科杂志,1979(3)

18.鲍吉光,臧人和.《侧脑室包虫囊肿的诊断和手术治疗——附三例报告》.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3(3)

19.臧人和.《侧脑室-胼胝体池分流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所致高压性脑积水》.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5(2)

20.陈星荣,臧人和,陈懋昌.《硫酸钡胶浆脑脓肿造影初步报告》.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本文内容素材取自公开资料,受访者回忆仅代表个人观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