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流体力学血流动力学仿真计算在动脉瘤中的作用
病例摘要
患者:女,56岁
主诉:突发头痛、头晕随即意识模糊约6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2022-3-31 13:00左右上厕所时突发头痛、头晕,随即意识模糊,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为求诊治,为求诊治,家属呼救护车将其转入我院,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院。
既往体健。
查体:意识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灵敏。颈部抵抗。双侧巴氏征阴性。Hunt&Hess3级,改良Fisher3级。
入院检查
头颅CT:蛛网膜下腔积血;脑室积血。
头颅、颈部CTA:前交通动脉瘤。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心电图:窦性心律,不正常心电图(ST-T改变)。
化验:葡萄糖12.47mmol/L。
术前诊断
1.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2.脑室积血
3.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型)
4.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非破裂型)
入院头颅CT(2022-4-1)
入院头颅CTA
手术方案
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双微导管弹簧圈裸栓术。术后根据额部血肿及脑室积血情况,再拟定是否需二次手术。
术前用药
防止血管痉挛、营养脑细胞等治疗。
手术风险
1.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危及生命,需开颅清除血肿。
2.动脉瘤填塞后压迫效应明显。
3.支架内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
4.穿支损伤,脑梗塞。
5.动脉瘤复发。
6.入路血管损伤等。
术中DSA所见:前交通动脉瘤
右侧大脑中M1及右侧C6动脉瘤
前交通段动脉不规则动脉瘤,瘤颈3.5mm,瘤体3.3mm×5.1,子瘤大小约2.1mm×2.8mm
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及颞干发出动脉瘤,瘤颈3.6mm,瘤体4.7mm×3.1mm,呈钟乳型
路图下Synchro0.014×200cm微导丝携带Echelon-10微导管2根分别到达前交通动脉瘤瘤腔内,交替填圈
动脉瘤致密栓塞,载瘤动脉通畅
路图下Synchro0.014×200cm微导丝携带Echelon-10微导管2根分别到达右侧M1水平段动脉瘤瘤腔内
动脉瘤致密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及颞干走形通畅
手术材料
8F Guiding
心玮6F115cm远端通路导管
Synchro0.014×200cm微导丝
Echelon-10微导管2根
ev3弹簧圈5mm×15cm
ev3弹簧圈3mm×8cm
ev3弹簧圈1mm×3cm
强生ORBIT GALAXY 2mm×6cm
ev3弹簧圈2.5mm×6cm
ev3弹簧圈2mm×8cm
ev3弹簧圈1mm×3cm
ev3弹簧圈1mm×2cm
术后情况
患者术后神志清楚,尼莫地平防止血管痉挛、提高血压、营养神经治疗。
术后第二天开始行腰椎穿刺术,连续6天,效果明显。
神清语利,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GCS15分,出院。
术后4天复查头颅CT
出院头颅CT:额部血肿吸收
术者思考
患者中年女性,前交通不规则动脉瘤,子瘤较大,出血形成额部血肿,开颅及神经介入均可解决,但患者右侧M1亦可见一不规则动脉瘤,呈钟乳状,且涉及颞干,综合动脉瘤形态及病情,一次性解决两枚动脉瘤。但患者支架辅助弹簧圈手术,结合双抗情况术后风险不可预估,所以在标准正侧位及工作位的术前设计后选用弹簧圈裸栓有一定的可能性。
本例患者难度高,双微导管交替进行动脉瘤栓塞,在保护好瘤颈及颞干的同时着重侧重于微导管的塑性及微导丝的操控技术。
另外部分术者针对侧脑室积血患者,术前先选用侧脑室置管引流,钻孔后夹闭,术后根据病情释放脑脊液及侧脑室注射尿激酶。
但近年来针对动脉瘤介入术后的研究发现,在肝素盐水辅助动脉置管手术操作后,多数患者术后蛛网膜下腔及脑室积血明确变淡,术后连续几次腰穿基本均可能解决问题;但未行介入手术的患者,需脑室引流及腰穿放血性脑脊液,偶有结合腰穿置换脑脊液操作才可达到目前,但疗程长、颅内感染风险高、癫痫发生率高等情况,故现在我们基本先行介入栓塞,后期复查头颅CT再做决定。
这可能与肝素盐水的持续冲刷对血脑屏障的影响较大,致使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积血变淡,或者肝素化后红细胞崩解、破碎,加快脑脊液循环。需建模及更大的数据做支持!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