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药时代 球扩天下
NOVA DES®颅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
主要术者:唐永刚 桂林市人民医院

唐永刚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64岁。
主诉:因“言语欠清,四肢乏力2天”于2022年1月31日入院。
简要病史:
患者于2022年2月3日突发意识障碍、呼之不应。
既往史:既往有糖尿病病史。
入院检查
专科查体:
2022年1月31日入院查体:言语欠清、肌力5-级、瞳孔正常、对光反射灵敏。
2022年2月3日患者突发意识障碍,查体: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迟钝,四肢肌力检查不能配合,双侧巴氏征阳性,考虑后循环系统急性脑血管病,立即予急查头颅MRI+MRA+DWI进行评估。
入院影像检查
DWI 1
DWI 2

重要影像结论:桥脑、双侧小脑半球、左侧枕叶多发急性脑梗死;双侧大脑后动脉部分栓塞、脑动脉硬化。
术前讨论
拟行手术方案:基底动脉取栓术+支架植入术。
手术指征(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指征):
患者突发意识障碍,MRA未见基底动脉显影,考虑基底动脉闭塞可能,手术指征明确。
治疗策略:
拟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明确颅内大动脉情况,如基底动脉闭塞,立即予基底动脉取栓治疗。
预估可能性的手术并发症:出血、 夹层、开通失败。
术中器械
◆ 操作入路
股动脉穿刺
◆ 造影
造影导丝:泥鳅导丝RF*GA35153M
造影导管:VER135造影导管
导引导管:8F指引导管
◆ 通过病变
微导丝:PT2微导丝
微导管:XT-27
◆ 扩张及植入
球囊导管:友商 2.5*15mm
支架:赛诺神畅 颅内药物洗脱支架NOVA DES®2.25*15mm
治疗过程
微导管小心通过狭窄部位。
导引导管到位,导丝通过病变
球囊沿微导丝到达狭窄部位。
球囊通过病变
球囊扩展后造影
支架沿微导丝到达狭窄部位。
支架定位
支架释放后即刻造影。
支架释放

手术总结
患者于2022年2月3日突发意识障碍、呼之不应。查体:昏迷,双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双侧巴氏征阳性,立即行急诊头颅MRI+MRA+DWI仔细评估患者,了解颅内病灶及动脉情况,制定手术预案。选用球囊预扩张,测量狭窄远近段血管直径选择合适支架。
手术技巧
DSA提示患者左侧椎动脉走形迂曲,V4段闭塞,右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确定右侧椎动脉为再通路径,球囊扩张导管对右侧椎动脉开口进行预扩张,将8F指引导管送至V2段,远端通路导管送至椎基底动脉交界闭塞处,予50ml注射器负压抽吸,抽出少许血栓,造影见基底动脉下段闭塞,考虑慢闭,选择球囊扩张导管进行预扩张,根据测量狭窄远近段血管直径及长度选择适宜的支架,缓慢充盈球囊释放支架,造影见支架成型、贴壁好,血流通畅。
指导术者:吕伟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吕伟
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介入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医学鉴定分会委员。
主要术者:张晓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张晓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63岁。
主诉:发作性头晕伴意识不清1月余,加重10天。
简要病史:
患者1月余前反复出现头晕,多呈旋转性,持续约1分钟可好转,曾有1次起身后诱发眩晕,伴意识丧失,倒于床上,持续2-3秒意识恢复,无复视及言语不清,肢体活动较平时无明显变化,不伴恶心呕吐,自服“波立维、阿托伐他汀钙片”,仍有头晕发作,后至我院就诊并住院治疗,行颅脑磁共振示DWI序列未见明显异常;脑动脉硬化MRA表现,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改善循环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10天前再次头晕就诊于当地医院,住院期间再次发作4次,2天前来我院急诊就诊。为求进一步诊治,以“后循环缺血,基底动脉狭窄”收入院。
既往史:“脑梗死”病史13年,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年前出现一过性头晕、复视,持续约5-6分钟好转,未诊治;“高血压”病史10年余,收缩压最高160 mmHg,平素口服“尼莫地平”;反复头痛、右耳耳鸣、听力下降病史2月余 。
入院检查
专科查体:言语清晰,行动不利,肌力(右上肢5-级,右下肢4级),瞳孔正常,对光反射灵敏。神经系统评分:NIHSS(4分),mRS(0分)。
入院影像检查
MRA
DWI
MR-ASL
重要影像结论:多发脑梗死灶并部分软化灶形成,基底动脉狭窄,双侧小脑半球、大脑半球后部血流灌注略减低。



重要影像结论:基底动脉斑块形成并狭窄。
诊断
主要诊断:基底动脉狭窄
病变部位:基底动脉
远端正常血管直径(mm):3.0
狭窄处最小直径(mm):0.9
病变长度(mm):8
狭窄度(%):70%
术前讨论
拟行手术方案:基底动脉Neuro RX®球囊扩张+NOVA DES®颅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
手术指征(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指征):
1. 反复头晕伴意识丧失;
2. DSA示基底动脉重度狭窄;
3. ASL示双侧小脑半球、大脑半球后部血流灌注略减低。
治疗策略:
1. 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拟行全麻;
2. 术前充分双抗;
3. 6F DA导引导管提供稳定支撑;
4. 微导丝引导微导管超选至左侧大脑后动脉,微导管造影证实真腔内,再交换0.014in*300cm Synchro2微导丝提供良好支撑;
5. Neuro RX®预扩张基底动脉狭窄段,判断病变性质,为球扩支架到位、型号选择提供信息;
6. 充分预扩张后,将NOVA DES®颅内药物支架送至狭窄段定位准确后缓慢扩张释放。
预估可能性的手术并发症:出血,夹层,其他(斑块脱落,穿支血管闭塞)。
术中器械
◆ 操作入路
股动脉穿刺
◆ 造影
造影导丝:0.035in泥鳅导丝
造影导管:5F猪尾+椎动脉导管
导引导管:6F ENVOY DA
◆ 通过病变
微导丝:0.014in*300cm
微导管:Echelon-10
◆ 扩张及植入
球囊导管:赛诺神畅Neuro RX®颅内球囊扩张导管 2.0*10mm与2.75*15mm
支架:赛诺神畅 颅内药物洗脱支架NOVA DES®2.5*10mm
治疗过程
导引导管送至V2段,路图下微导丝引导Echelon-10微导管通过狭窄段,并证实在真腔内。
导引导管到位,导丝通过病变
球囊通过病变






微导丝引导下将赛诺神畅 颅内药物洗脱支架NOVA DES®2.5*10mm送至狭窄段。
支架到位后,缓慢充盈球囊至8atm压力,支架完全释放。
术后影像及检查
基底动脉狭窄基本解除,血流mTICI 3级;穿支显影;无造影剂外溢。

正位造影

侧位造影
DWI
脑桥及双侧小脑灌注较术前明显改善。
ASL
TCCD影像诊断:基底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左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轻度)。
TCCD 3月24日
TCCD 3月30日
手术总结
1. 术前认真仔细评估患者(可完善高分辨磁共振),了解病变情况,制定详尽手术预案,充分准备好术中材料。
2. 赛诺神畅 NOVA DES®颅内药物洗脱支架可降低基底动脉等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术后再狭窄率;
3. 赛诺神畅 NOVA DES®颅内药物洗脱支架可减少穿支闭塞事件发生率;
4. 赛诺神畅 NOVA DES®颅内药物洗脱支架本身设计可以使用大一号球囊扩张,不会撕裂支架。
1. 选用操控性好的微导丝及管径小的微导管,微导丝容易通过病变,减少对病变的影响,选择粗大的分支血管将微导管尽量超选至病变远端;选用支撑力好的长微导丝,微导丝头端塑形为“回头弯”。
2. 选用6F导引导管或中间导管提供良好近端支撑。
3. 球囊从小到大预扩张。
4. 支架到位后缓慢释放,避免移位。
5. 回撤球囊或支架输送系统时,注意调整系统张力,观察微导丝头端位置,避免导丝前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