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8日发布 | 2353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猴哥传艺-摘个桃子

王春雷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达人收藏



“闲在山前将虎伏,闷来海内把龙降。祖居花果称王位,水帘洞里程刚强。几番有意图天界,数次无知夺上方。御赐齐天名大圣,敕封又赠美猴王。”


我问“师兄,这俩桃不好摘啊”。师兄答“有师兄在。”


诸位,就这俩桃,且听猴哥一一传艺。让我这个师弟一一分解。


先来一桃,此桃也不容易。

图片3.png

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不好惹。


妥妥的大桃子。家里毅然决定像做介入。所以安排。


首先考虑,三种方案:

第一种,普通支架辅助栓塞;

第二种,密网支架辅助栓塞;

第三种,单纯栓塞,二期放置密网支架。


先说第一种,优点:单支架辅助,费用少一些,但是易复发,因此对于大型动脉瘤,这依然是痛点。从安全上说还是好一些,但是如果以后复发后再次决定是否释放密网支架需要考虑的问题会多一些,例如贴壁性等等。第二种,致栓性较强,有条件的可以看看抗血小板药物的敏感性。所以在破裂动脉瘤中应用要慎重。慎重,慎重,再慎重。以往有关形成血栓的病例,因此小心。第三种,操作简单,但是需要二次手术,有再次破裂风险,弹簧圈有突入血管的风险。不过思前想后,种种都有利弊,综合家里和教授们的意见,选择了第二种,就是慎重,慎重,再慎重那种。策略已出,那就干吧。安排手术。


每台手术看似容易,其实哪有那么多的容易,导丝带着微导管在瘤里盘旋两圈,一圈一圈又一圈就是不往流出端走,因此好不容易到了门口,出门就是一个大弯,让你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就如你好不容易把门打开,原来门外还有一条河,没办法,趟河吧。


所以说不是你的圈越多你越有机会,而是不断的调整微导管和导丝的距离,调整导丝的弯度,旋转导丝减少前方的阻力,同时也要找好着力点。


卓越的技术是控制好味道管的张力,受力方向,给与导丝稳定的支撑,同时微调微导丝,才能使导丝前行。同时,导丝躲避导丝前方的障碍。


导管跟着导丝到了河边了,好似有风险。


导丝已经走了很远,可是导管纹丝不动,如果你硬来,我就让你陷到瘤里,让你进也不是,出也不是。


这个形态你也过不去,因此最考验导管的顺应性,反反复复,几个小时,换管。


再次行管,导丝再次走的很远,可以过程需要绝对的耐心。导管换了另一家。


再次来到河边。


导丝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导管好像没有阻力一样顺利通过这个弯。一则导丝走的足够远,血管的弯度变小。二则导管足够顺滑,很容易就通过了。


导管跟的足够远,因为还要将导管在瘤内的弯卸掉。


卸到导管完全在血管内。通过导丝验证其走行。


弹簧圈微导管到位,就是微导管在大瘤内盘旋一圈以上,为了达到完全填塞动脉瘤,动脉瘤有小腹,因此小腹必须填上。


密网支架到位。


支架放到小弯侧缓慢是否,放置支架突入瘤内更多。同时放置远端支架调入动脉瘤内。


支架是否完毕,瘤内造影滞留。


术后效果还可以。


由于血管比较迂曲,支架贴壁性还可以。术后给与抗血小板治疗,小心翼翼度过一宿,时刻准备着是否有闭塞,和破裂的风险。好在一夜平安。


先摘一桃,再摘另一桃。

有一个破的。


实属不小,最终结果和上一个一样,密网支架辅助栓塞。安排。


这次导丝上的很容易,直接到位。


吸取上次经验,微导管也没有意外直接到位。一切都是那么风平浪静。


该来的,还是来了,一切来到也是那么风平浪静。支架直接向瘤内突入。


就这角度,估计谁上都得突入。原因要么导管走的还不够远,支撑能力不够。二则海绵窦段弯曲角度大。三则,支架还是有一定的硬度和张力。因此情况出现了。现在解决方法可能有如下几种(师兄传艺):

01

慢慢给与导管张力,让系统慢慢通过动脉瘤,不过,实则危险,动脉瘤有顶破的风险,因此考验术者的经验,对张力的把握,同时也有运气成分。

02

将中间导管跟入瘤的流出道,当然过去更好,不过风险及难度极高,这时给与张力让系统通过。

03

系统整体撤下,换上另一管,让其走的更远,然后切割上一个导管,头端比较软的位置,留下支撑力比较大的阶段,输送支架进入新的导管系统内,继续输送,当然也有上不去的可能。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原来是第一种,风险,勇气,智慧,技术于一身。所以慢慢输送支架系统到位,虽然有张力,但是只能小心翼翼,好在安全到位。


是否支架前端牟定,慢慢减张,将支架拉回动脉瘤血管小弯侧。实属不易。剩下的就简单了,忌讳过度推支架,防止陷入瘤内。


支架贴壁良好。


同一原来,弹簧圈微导管在动脉瘤内多盘了两圈,为了使动脉瘤栓塞致密,分区填塞。


最后当然结果理想。


同样抗板小心翼翼,又是一夜,平安。


因此,心有凶狂丹不熟,神无定位道难成。因此在摘桃时也要气定神闲,做到心中有数。小有体会与诸君分享。有兄遇小难,祝兄早日康健。同祝各位风雨兼程人,身体安康。



往期回顾
21.png
步步惊心,如履薄冰——后交通动脉瘤治疗体会
20220421155347_m4l7n8uel3.png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折不扣的孤勇者



术者简介

王春雷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就职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从事神经外科疾病介入治疗工作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治疗工作。完成缺血及出血性神经介入手术一千余例。发表文章三十余篇,包括第一及通讯作者SCI文章5篇。

2017年聘为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8年聘为脑医汇-神介资讯青年编委。

2018年聘为黑龙江省医促会创伤与神经重症专委会委员。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