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01日发布 | 5314阅读

腰椎穿刺术的解剖路径

胡永珍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腰椎穿刺术是目前神经内科临床最常见的微创诊疗技术。主要是应用以下情况:


1.留取脑脊液做各种检查以辅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在炎性、出血性、外伤性、免疫性、寄生虫性以及不明原因的昏迷等多种神经内科急症中);


2.测量颅内压或者行动力试验以明确颅内压高低及脊髓腔、横窦通畅情况;


3.动态观察脑脊液变化;


4.注入放射性核素行脑、脊髓扫描;


5.注入液体或放出脑脊液以维持、调整颅内压高低及平衡,或注入药物治疗相应疾病



腰椎穿刺时穿刺针应依次通过皮肤、 皮下组织、 棘上韧带、 棘突间的棘间韧带、 黄韧带、 硬膜外隙(其中包括内椎静脉丛、 硬脊膜和蛛网膜),最后进入蛛网膜下腔。成人脊髓圆锥末端一般终止在 L1~L2 椎间隙进针。

物品准备

术者衣帽整洁,佩戴口罩、帽子,备无菌手套、腰椎穿刺包(检查消毒日期或一次性穿刺包生产日期)、碘伏、5ml注射器、2%利多卡因1支。


【操作步骤】

1.人文关怀:嘱患者排空尿液,向患者简单说明腰穿目的,询问有无麻醉药物过敏史,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患者意识,测量生命体征平稳。


2.体位:患者左侧卧于硬板床上,屈颈抱膝使脊柱尽量前屈,利于拉开椎间隙,背部与床面垂直,脊柱与床平行。


3.确定穿刺点:通常双髂嵴最高点连线与脊柱中线交会处为第4腰椎棘突,选择第3、4腰椎棘突间隙为穿刺点,有时也可选第4、5腰椎间隙或第5腰椎与骶骨间隙进行。


4.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用碘伏棉球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顺时针常规消毒皮肤,直径约15cm,铺无菌洞巾。


5.局麻:核对麻药,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做局部麻醉,注意回吸无血后再推注麻药。


6.穿刺: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针尖稍斜向头部的方向缓慢刺入,成人进针深度4~6cm,儿童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可见脑脊液流出。


7.测脑脊液压力:让患者缓慢伸直两下肢,测脑脊液初压。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80~180mmH2O。如患者高颅压(压力>200mmH2O),需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


8.收集脑脊液:撤去测压管,观察脑脊液颜色,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做培养时,应用无菌试管留标本。


9.术后注意事宜:拔出腰穿针,消毒纱布敷盖穿刺点,固定。嘱患者去枕平卧4~6小时。



【注意事宜】

1.操作前应用与患者及家人讲明操作的必要性、操作的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麻醉风险的内容,征得同意后签知情同意书。


谈话过程注意语言的准备性及消除患者及家人不必要的顾虑。谈话中提及的一些情况,如对操作带来不适及并发症等,可能让患者及家人存在的恐惧心理时。发现以上情况时,应耐心进行解释,并告知相关的应对措施,使患者及家人充分理解,从而得到充分信任。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患者对腰穿的合作,而患者的合作有助于操作的顺利进行。


2.正确摆放体位对操作的成败影响很大。


3.穿刺点的确定非常重要。


穿刺不成功的情况,多数因为定位不准确。特别是体形肥胖、皮肤松弛的患者。这一类患者,经常在铺布前定位准确,待局部麻醉时发现患者原先预定的皮肤穿刺点与皮下的椎间隙有一定的偏移;有时甚至在局部麻醉时皮肤定位是准确的,待准备用穿刺术进行穿刺时发现皮肤与椎间隙之间有一定的偏移。

对这一类情况,应嘱患者不要随意改变体位;同时在局部麻醉前及穿刺前应反复确定穿刺点是否正确,不能仅看皮肤标记 (如局部麻醉后有的进针点) ;或者,局部麻醉后,右手放下局部麻醉用注射器换用穿刺针的同时,左手指压住穿刺点的皮肤使皮肤固定在选定的椎间隙上,这样穿刺点的局部皮肤与皮下椎间隙相对固定。


4.穿刺过程有时, 并没有落空感。

对于这种情况,本人认为不同人的韧带的坚韧程度可能不同。所以操作者手下的感觉可能因不同患者而不同。没有落空感的患者可能是因为韧带相对不够坚韧;相反,有时穿刺韧带会有很大的阻力,可能是韧带相对坚韧。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体格估计相对穿刺针穿刺的深度。在到了一定的穿刺深度且没有落空感时,应试着拨出针芯,看是否有脑脊液流出,以此来是否判断穿刺的深度。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