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2日发布 | 1566阅读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伴或不伴有相关假性动脉瘤的颈内动脉环形夹层(LOOP)

赵明

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卢旺盛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许奕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达人收藏



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中心神经介入放射科的Ajit S. Puri介绍使用Surpass Streamline和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伴或不伴有相关假性动脉瘤的ICA环形夹层经验,结果在2022年2月在线发表在《World Neurosurgery》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Kühn AL, et al. World Neurosurg. 2022;S1878-8750(22)00220-0.doi:10.1016/j.wneu.2022.02.073



研究背景


颈内动脉(ICA)夹层占急性缺血性卒中的1%-2%,并导致前30天内缺血性事件发生率高达21%-41%,相关死亡率高达20%。这种缺血性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夹层部位、假性动脉瘤内血栓形成的栓子或壁内血肿对受影响血管的管腔损害所导致的。一些ICA夹层也可能与合并的颅内闭塞(串联病变)有关。


ICA颈段360度环形夹层无论是否伴有假性动脉瘤均具有很大的治疗难度,这种症状性夹层的治疗选择包括血管重建和血管闭塞。如果患者的血管解剖结构上具有通过单支颈动脉和后循环供血满足全脑灌注的能力,血管闭塞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血管环形夹层的手术重建十分困难,并且手术本身有较高的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和颅神经损伤发生率。传统颈动脉支架的设计不适合急性成角的血管,也不适合治疗假性动脉瘤,而普通颅内支架具有低金属覆盖率、直径小和径向力低的特点,可能无法完全密闭假腔和/或提供足够的血流导向作用促进假性动脉瘤的血栓形成。此外,其直径偏小以至于无法在颈动脉中实现良好贴壁性。


目前仅有少量病例应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ICA环形夹层。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中心神经介入放射科的Ajit S. Puri介绍使用Surpass Streamline和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伴或不伴有相关假性动脉瘤的ICA环形夹层经验,结果在2022年2月在线发表在《World Neurosurgery》上。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单中心神经介入数据库,并纳入2016年8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急性期使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的所有颈内动脉环形夹层患者。收集了患者基本特征、手术数据、影像学随访结果和临床结果等信息。



研究结论

7名ICA环形夹层患者,平均年龄为62岁(范围43-85岁),均为医源性,均使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4例大血管闭塞合并原发性血管环状夹层,1例为医源性血管环状夹层,1例为局限性夹层伴假性动脉瘤扩大,1例为单纯环状夹层,1例为环状夹层伴假性动脉瘤。4例使用Surpass Streamline治疗,3例使用Pipeline治疗。所有病例在技术操作上均获得成功,所有病例颅内血流灌注水平均达到TICI 2b级以上。观察到的颅内出血均为无症状,2名患者死于与手术无关的医疗问题,3个月后随访4/5(80%)患者mRS≤2,没有患者出现新发或复发的症状。


表1. 患者基线特征、手术数据和治疗结局。ICA=颈内动脉,TICI=脑梗死溶栓等级,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MRA=磁共振血管造影,mRS=改良Rankin量表。


图1. 一例左侧ICA环形夹层和颅内M2闭塞的串联病变。M2闭塞机械取栓成功后使用4x 25mm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进行左侧ICA的血管重建,同时分别在夹层的远端和近端置入Neuroform EZ和Enterprise 2个颅内支架。在2年后的MRA随访中达到完全的血管重建。


图2. 一例右侧ICA环形夹层继发MCA闭塞的串联病变。成功进行MCA闭塞颅内取栓后进行右侧ICA的重建,使用了两个Surpass Streamline 5mmx40mm血流导向装置和一个8mmx36mm的Wallstent颈动脉支架。6个月后的随访显示,右侧ICA血管达到预期重塑。


图3. 左侧ICA医源性夹层伴有相关假性动脉瘤。使用单个5mmx35mm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6个月和1年随访的血管造影提示假性动脉瘤完全闭塞,ICA重塑良好。



研究结论

在某些情况下血流导向装置与颈动脉支架结合使用,是治疗颈动脉环形夹层的有效手段。选择患者时,应考虑到对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需要。合并假性动脉瘤的颈动脉环形夹层,血流导向装置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血管内治疗选择。而非血流受限性夹层,颅内侧支循环良好,大核心梗死和出血转化高风险的患者可能不适合这种治疗。


关注假性动脉瘤

创伤后颅内后循环假性动脉瘤:对一个诊断不足且罕见的群体的全面回顾







颅内破裂动脉瘤伴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PED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假性动脉瘤-多中心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微信截图_20220323183116.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