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4日发布 | 8126阅读

【神外解剖学】小脑解剖

王华健

武汉市普爱医院

达人收藏


小脑(cerebellum)位于颅后窝,居脑桥延髓的背侧,其上面平坦,与硬脑膜形成的小脑幕贴近,下面的中部凹陷,两侧呈半球形隆起,依托在颅后窝底。



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其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随意运动和管理编程运动。



小脑的外形与分部

小脑的外形:小脑的上面平坦,下面中部凹陷,容纳延髓。



 (a) Removal of the right cerebellar hemisphere, showing the fourth ventricle. Right superolateral view. (b) The brainstem after removal of the cerebellum, showing the floor of the fourth ventricle. Superior view. (c) Removal of the right half of the brainstem, showing the roof of the fourth ventricle. Right inferolateral view. (d) The cerebellum after removal of the brainstem, showing the roof of the fourth ventricle. Inferior view. (e) Midsagittal section of the vermis and brainstem


小脑中间部卷曲称小脑蚓 (vermis),两侧部膨大称小脑半球(cerebellar hemisphere),小脑上、下面均有小脑蚓,前者称为上小脑蚓,后者称为下小脑蚓。



下蚓从前向后依次分为小结(nodule)、蚓垂(uvula of vermis)、蚓维体(spyramidof vermis)和结节(tuber of vermis)。小结向两侧有绒球脚(peduncle of flocculus),与位于小脑半球前缘的绒球(flocculus)相连。近枕骨大孔外上方,垂两侧小脑半球较膨 出的部分称小脑扁桃体(tonsil of cerebellum)。



当颅脑外伤或颅内肿瘤等导致颅内压升高时,可下压小脑扁桃体使其嵌人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延髓,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常常危及生命。



小脑的分叶:小脑借表面两条深沟,分为3叶:小脑上面前1/3与后2/3交界处的深沟称为原裂(primary fissure)。原裂以前的小脑半球和小脑蝴为前叶(anterior lobe),原裂以后和小脑下面的大部分为后叶(posterior lobe)。在小脑下面,后外侧裂(posterolateral fissure)是小脑后叶与绒球小结叶(flocculonodular lobe)的分界。前叶和后叶构成了小脑的主体,称为小脑体(corpus of cerebellum)。



根据小脑皮质梨状细胞轴突的投射规律,可将小脑分成内侧区、中间区外侧区三个纵区



侧区(medialzone)(蚓部)皮质的梨状细胞轴突主要投射到顶核(fastigial nucleus),部分投射到前庭外侧核;


中间区(intermediate zone)(蝴旁部)的投射到中间核(球状核、栓状核)


外侧区 (lateral zone)的投射到齿状核(dental nucleus)。小脑体之外的绒球小结叶投射到前庭神经核,故前庭神经核可视为小脑的转移核团。



小脑的功能分根据纵区的传出、传人联系,将小脑划分为3个主要的功能区



绒球小结叶主要与前庭神经核和前庭神经相联系,称为前庭小脑(vestibulocerebellum),在进化上该部出现最早,故又称为原小脑(archicerebellum);


小脑蚓(内侧区)和半球中间区共同组成旧小脑 (paleocerebellum),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信息,传出纤维经顶核、中间核中继后传出,又称脊髓小脑(spinocerebellum);


小脑外侧区接受大脑皮质经脑桥核中继后传入的信息,传出纤维经齿状核中继后传出,该部进化上出现最晚,与大脑皮质的发展有关,为新小脑(neocerebellum),又称大脑小脑(cerebrocerebellum)。



小脑的血供

小脑由后下动脉(PICA)、前下动脉(AICA)和上动脉(SCA)供血。



在中枢性血管性眩晕综合征中,小脑卒中在所有病因中名列前茅,并且有研究显示,约有11%的孤立性小脑梗死患者以眩晕为唯一症状,其中大部分患者梗死部位在PICA的内侧支。


10%~25%的小脑梗死患者可能产生占位效应而PICA区域梗死比SCA区域梗死更可能导致占位效应。


大面积的小脑梗死会导致脑干受压,引起脑积水、心肺并发症、昏迷和死亡。因此,正确地识别小脑卒中对于后续的治疗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急性期。



ACA大脑前动脉、MCA大脑中动脉、AchA脉络膜前动脉、LSA豆纹动脉、BA基底动脉、PCA大脑后动脉、SCA小脑上动脉、AICA小脑前下动脉、PICA小脑后下动脉。


临床意义:小脑功能障碍

小脑功能障碍的最明显症状是和运动相关的。小脑不同区域不同程度的损伤会产生不同的症状。


小脑的绒球小结叶(前庭系统部分)的损坏会带来平衡丧失,特别是步态异常,人会保持张开手脚的姿势,表现出保持平衡的困难。


两侧区域或者说“大脑小脑”的损坏,会导致熟练的自发和规划的活动发生困难。这会给运动的力量、方向、速度和次数带来错误。一些表现包括肌肉低张力症(肌肉力量减退)、构音障碍(语言发音出现问题)、辨距不良(估计距离或者动作幅度的问题)、轮替动作障碍(无法做出迅速变化的动作)、反射检查损伤或者“回缩现象”,以及意向性震颤(因为拮抗肌肉的不协调而产生的非自主的运动)。


中线部分的损伤可能影响身体整体的运动,而越是靠近侧面的损坏就越是可能影响手或者肢体。小脑上部的损伤更可能会影响步态以及其他腿部的协调问题,而下部的损伤更可能导致手臂与手的失调或者运动时难以对准目标,以及速度失调。这些运动综合征统称为失调(ataxia)。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