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膜瘤是椎管内常见的良性肿瘤,绝大多数位于髓外硬膜下。而硬脊膜外的脊膜瘤临床少见,术前常被诊断为“神经源性肿瘤”、“转移癌”、“淋巴瘤”、“血管脂肪瘤”或“肥厚性硬脊膜炎”等。
SEM的生物学行为与硬脊膜下的脊膜瘤迥然不同,侵袭性明显增强,往往与硬脊膜广泛粘连并向硬膜内浸润,包绕脊髓并累及椎间孔,且血供丰富,导致手术全切非常困难。
文中作者报道了14例SEM患者,其中仅有2例肿瘤边界清晰,3例全切,术后一半复发。因此,提高硬脊膜外脊膜瘤的诊断水平,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手术计划,从而改善预后。
大体上看,SEM按形态可分为扁平形、哑铃形和纺锤形,其中,扁平形最为多见。发生部位多位于胸椎,很少累及腰椎,病变范围跨越2~4个椎体水平不等。
CT:条片状钙化是SEM相对特征性的表现,为沙砾体钙化沉积所致,邻近椎骨少有破坏;
MR:矢状位可见肿瘤位于硬脊膜外呈“匍匐样”生长,多存在“脑膜尾征”。轴位上肿瘤呈“C”型包绕、挤压硬膜囊,相应椎间孔可受累,表现为椎间孔扩大,但肿瘤一般不累及椎间孔外。肿瘤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均一强化,提示肿瘤血供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