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3日发布 | 3402阅读

【中国神外百年百科百人巡礼】冯传宜教授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西京医院神经外科

脑医汇

马文斌

北京协和医院

达人收藏

冯传宜教授,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国内较早开展神经外科工作的老前辈之一。他不仅是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的主要开拓者,同时也是西京医院神经外科的初创者之一。


冯传宜教授逝世13周年之际,“脑医汇&神外资讯”特撰此文回顾先生生平,徐徐展开一位精诚大医真实又有力量的行医画卷,以慰浮世,以资鼓励,以促前行。


(感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马文斌教授发给本刊的文末寄语)


冯传宜教授,1918年10月生于湖北武汉,祖籍广东番禺。1939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医本科,1943年转至北京中和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师从我国神经外科的先驱者关颂韬教授。1949年7月开始,回到北京协和医院从事外科及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并将神经外科从大外科中分离出来。在北京协和医院期间,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神经外科主任和大外科副主任,期间参与创建了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在北京协和医院,还曾担任副院长、护校校长,并兼任外宾医疗科主任和外事办公室主任。社会职务包括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名誉顾问、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主任、《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版)》汉译本和汉英对照本总编辑等等。


2009年3月1日,冯传宜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0岁。


在协和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神经外科是医学中年轻、复杂而又发展迅猛的医学学科,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诞生于英国,它的发展与成熟是在20世纪初的美国。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没有独立的神经外科,只有几个医院的个别外科医生兼做脑部手术。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神经外科工作的单位之一,随着北京协和医院(PUMCH)于1921年的建立,也标志着神经外科正式传入中国。

资料显示:早在北京协和医院1922年建院后的第一年内,就接待了各类神经系统疾病患者166例,这些患者中有9例接受了神经外科手术;中国第一位接受过国外系统医学培训的神经外科医师关颂韬,1931年回国后就被任命为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助理教授,专攻方向为神经外科;1931~1940年,关颂韬带领最初还是住院医师的赵以成等共开展了1270余例神经外科手术,手术对象包括了多种类型的神经外科疾病——脑外伤、脊柱脊髓损伤、脑积水、脑转移瘤、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小儿脑肿瘤、脊髓肿瘤、三叉神经痛和周围神经病变。(推荐阅读:《北京协和医院对中国神经外科起步的重要贡献》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协和医学院被迫关闭,北京协和医院被日军占领。关颂韬教授等转至北平中和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继续工作,直至1949年前后移居美国。赵以成教授则于1943年迁居天津开业行医,一直留在国内。冯传宜教授转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继续学习,1943年毕业后即在中和医院学习与工作,师从关颂韬教授。1949年7月,冯传宜教授转回北京协和医院,继续兢业从事外科及神经外科工作。


医者精诚,德术并举,而后独具匠心,别出机杼。冯传宜教授是国内较早开展神经外科工作的几位老前辈之一,在早期设备比较简陋、少人指导的情况下,他自我驱动,筚路蓝缕,阅读大量的外文专业资料,刻苦钻研,开拓了神经外科新的治疗领域。


1952年,冯传宜教授在国内成功开展第一例小脑星形细胞瘤切除术,获卫生部科技成果奖,后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1952年4月赵以成教授等在天津总医院创立神经外科,并举办了全国第一届神经外科进修班,当时的进修班成员均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优秀医师,如:戈治理教授、韩哲生教授、曾广义教授、尹昭炎教授、侯金镐教授、李秉权教授、段国升教授、易声禹教授等。而冯传宜教授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在培训班前沿、规范的培训学习下,学术水平日益精进,诊疗愈发精确全面。


新中国第一届神经外科学习班


冯传宜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期间,于国内率先应用了脑室造影、气脑造影、脑血管造影、脊髓造影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颅内肿瘤(包括脑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垂体腺瘤)、脑血吸虫病、脑肺吸虫病、管内肿瘤、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手术治疗,并开展了腰椎间盘切除术、交感神经切除术、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做三叉神经感觉根大部分切断术或注射治疗等手术;此外,冯传宜教授在抗美援朝期间与其他神经外科专家(刘承基教授、吴英恺教授、段国升教授、尹昭炎教授、赵崇智教授等)共同负责研究治疗晚期颅脑及脊髓损伤,其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早期颅脑和脊髓损伤基础与临床工作的发展。


可以说,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冯传宜教授为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的发展、壮大尤其是承前启后做了大量工作,并为新中国神经外科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98年,神经外科部分医生为冯传宜教授庆祝八十大寿,左起:任祖渊教授、王维钧教授、冯传宜教授、尹昭炎教授、苏长保教授、王任直教授


赴西安 为初创西京神外 义不容辞

冯传宜教授与解放军的结缘始于朝鲜战争后期,他被卫生部派到辽宁省抗美援朝晚期战伤医疗研究组,并被任命为神经外科组组长。接着,北京协和医院自1952年1月1日起划归军委建制,开始接受军委和地方双重领导。

1956夏,赵以成教授在京与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博士”涂通今教授会面,商谈共建中国神经外科研究所的事宜。其后,涂通今教授被派赴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现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组建神经外科。同年,根据军委卫生部指示,冯传宜教授带领尹昭炎教授、王茂山教授两位同事到西安参加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创建工作。

后续,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再调易声禹教授(南京)、刘明铎教授(广州)等10多名神经外科医生,另外还有神经内科、神经眼科、神经耳科和放射科医生专门配合该院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初期仅设病床10张,半年后扩至40张,手术从每周2台渐增至4台,创建工作顺利展开。

作为创建西京神外(原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基本力量,冯传宜教授历任科室副主任、主任。


点击进入科室主页

查看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更多内容


重任在肩 勇于担当

在第四军医大学工作奉献近两年时间后,1958年6月,冯传宜教授又回到北京协和医院任神经外科主任,1959年任大外科副主任

经过多年学术和管理经验的积累,1960-1964年,冯传宜教授被委以重任,任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兼任护校校长、外宾医疗科主任和外事办公室主任


参加医疗队 深入农村送医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农村贫困落后的状况十分严重,特别是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面临诸多困难,农民看病难、买药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1965年1月,毛泽东和中央批转了卫生部关于组织巡回医疗队下农村基层的报告,很多医疗专家纷纷响应,冯传宜教授也加入其中,深入农村送医。1966-1970年,冯传宜教授先后参加赴河北、江西农村医疗队工作,助力乡村医疗建设,善待百人、情暖百家、抚慰百心、安顿百魂,在祖国大地烙印下了率先垂范的济世足迹。


讲学、培训、著作三不误

酒越陈越香,医生越老越好,学术之功,臻于传承。冯传宜教授精于医术、诚于医德,倾囊相授多年所学,在国内多次主持开办神经外科培训班,亲自编写讲义,认真细致讲解神经外科基础理论知识,介绍手术经验。在20世纪50~70年代,他先后到甘肃、青海、新疆、江西、广东、云南等地讲学,对年轻医师他严格要求,强调工作伊始就应逐渐养成严肃良好的工作习惯,防患错误于未然。在讲学中,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解神经外科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为培养神经外科人才殚精竭虑,切实把人才为本落到实处。


他不断攀登,收获信赖,久久为功。历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外科委员会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译名协调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副总编、《中华外科杂志》副总编、《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副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总编辑之一,中华神经外科学会顾问。著有《颅脑外伤》、《创伤性外科学》、《临床外科手册》和黄家驷主编的《外科学》中的神经外科部分等书籍,并撰写论文多篇,为国内开展神经外科工作开疆拓土,做出卓著贡献。


为人师表 身体力行

冯传宜教授在工作上崇尚“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对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始终奉行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教授张尤局在担任外宾干部医疗科副主任期间,与冯传宜教授工作接触频繁,对其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印象深刻:“我担任外宾干部医疗科副主任的前几年,主任是冯传宜教授,他同时还担任协和医院副院长和医院外事办公室主任,比较忙。我一共配合过7位主任工作,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冯传宜主任。冯主任是老协和的毕业生,是很有名的神经外科专家,他工作十分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修改病情报告的时候是逐字逐句地改,要求每个标点符号都得对。他非常平易近人,不管夜里还是周末,只要我有处理不了的问题去请示他,他一定亲自到医院来。”这样一个自我要求,又感染同仁的医者,实乃医疗界工作者克尽厥职的绝佳典范。


1980年2月29日,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曾宪九教授与三位副主任冯传宜教授、徐乐天教授、王桂生教授接待外宾来访


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名誉顾问

神经外科发展虽较快,但尚无独立的专科杂志。为此,在王忠诚院士、史玉泉教授、段国升教授等积极呼吁和申请下,1985年中华医学会同意创办《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时任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写了创刊词,以示祝贺。次年(1986年)又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涂通今教授任名誉主任委员,冯传宜教授则担任名誉顾问,王忠诚院士任主任委员,史玉泉教授、段国升教授、薛庆澄教授任副主任委员,设常委11名、秘书2名、委员39名,学会的成立扩大了该专业在国内外的影响。


担任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主任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有关专家经在中国多次考察,选择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国际疾病分类》在中国的一个重点合作单位,组建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冯传宜教授被卫生部聘任为该合作中心的第一任主任,直至1989年退休,同时还被聘任为《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版)》汉译本和汉英对照本的总编辑,该工作历时10余年,为推动我国疾病诊断的国际标准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冯传宜教授和该合作中心的历届继任者、合作者,在我国分期分批组织了按国际疾病分类进行疾病编码和死亡统计的培训班,为我国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的会员国赢得了荣誉;他还在病案信息管理事业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于2000年5月获得中华医学会医院管理学会的荣誉表彰证书。


《国际疾病分类》丛书的各分卷本


在冯传宜教授全部工作的各个阶段,他先后出访15个国家,遍及美、欧、亚、澳等地,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参观考察。在任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和外宾医疗科主任期间,他广泛结交各国友人,促进北京协和医院与国内外的医学及文化交流,书写了一代名医无愧于国家和人民的辉煌长卷。


协和克罗恩病研究协作组部分成员与外宾合影(1979年)

前排左起:冯传宜教授、戈登(英国著名消化内镜专家)、莫森(英国著名病理学家,克罗恩病的国际权威)、张孝骞教授

后排左起:刘彤华教授、陈敏章教授、张铁樑教授、潘国宗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马文斌教授发给本刊的寄语

冯传宜教授是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百年发展过程中,继关颂韬教授和赵以成教授之后的第三位主要推动者。在冯传宜教授的努力下,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正式于上世纪50年代独立为一门外科三级学科,并快速发展成为具有较为明显特色的、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神经外科。


冯传宜教授几十年如一日,不断发扬着“助众生求福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为我国多地神经外科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愧为新中国神经外科的重要开创者之一。


冯传宜教授永远是我们神经外科人学习的榜样,我辈定好好学习前辈事迹,将冯传宜主任治学严谨、担当奉献的精神代代相传。踵事增华,踔厉奋发,为中国神经外科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点击进入科室主页

查看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更多内容


参考资料


1.任祖渊,苏长保.《深切缅怀冯传宜教授》.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25(5)

2.《神经外科专家冯传宜教授》.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

3.《神外史丨中国神经外科创始人赵以成教授(附赵雅度教授:中国神经外科发展简史)》.神外世界公众号

4.《对话协和名医丨刘彤华:我的座右铭是“锲而不舍”》.今日科协公众号

5.《【人民健康70年】新中国第一位进藏医师徐乐天:我做医生是从1949年开始的》.健康中国公众号

6.《五月相遇,<我们一起走过>》.AME科研时间公众号

7.《外科营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附修订稿)》.营养进展公众号

8.《神经简史:中国神经外科80载渊源》.神经病学俱乐部公众号

9.韩小蕙.《百年不倒的协和》.大豫坊公众号

10.《X-Brain:中国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历史》.XXBrainXX公众号

11.吴长生.《<一个北京中学生的西藏12年>之五》.知足长生公众号

12.《【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北京协和医院以优秀文化引领现代医院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医院杂志公众号

13.郭晓鹏.《北京协和医院对中国神经外科起步的重要贡献》.神外资讯公众号

14.《口述历史|张尤局:永远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医生》.北京协和医院公众号


本文内容素材取自公开资料,受访者回忆仅代表个人观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