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药时代 球扩天下
NOVA颅内药物球扩支架植入
首个无神经毒性安全性的颅内药物支架;
1年再狭窄6.66%,同裸支架比降低73.4%,从而降低再发卒中88.4%;
血管内皮愈合导向,28天药物峰值,60天吸收完毕。
术者:杨卫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卫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介入组长,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卒中急诊学组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分会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秘书
安徽省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青年委员
从事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治疗十余年,年完成各种疑难复杂手术1000余台
术者:于德水 阜阳市第七人民医院

于德水
阜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64岁。
主诉:言语不清和左侧肢体无力3月余。
简要病史:患者自诉约3月前开始出现言语不清和左侧肢体无力,主要表现为左手不能持物,左下肢行走时需要搀扶,当地医院完善颈部血管彩超提示双侧颈动脉硬化伴左侧斑块行成,左侧颈内动脉闭塞;服用阿司匹林及瑞舒伐汀症状无改善,现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科门诊就诊,以“颈动脉闭塞”拟血管内介入治疗收住我科。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和糖尿病史;现自服中药治疗+阿司匹林100mg Qd+瑞舒伐他汀10mg QN,具体用药不详,院外未完善相关影像学资料。
入院检查及给药
专科查体:言语欠清晰,伸舌左偏,行动不利,瞳孔正常,对光反射灵敏,左侧肢体肌力5-级,巴宾斯基征阴性。
神经系统评分:NIHSS评分:2分 ,mRS评分:1分。
用药:自服中药+服用阿司匹林及瑞舒伐汀2月。
既往病史影像留存
2021-11-6:
当地彩超报告提示: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行成,左侧颈动脉闭塞,右侧椎动脉纤细。
入院影像检查
头颈部CTA

头CTP
重要影像结论:左侧颈内动脉慢性闭塞,右侧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和右侧颈内动脉供血区低灌注。
头MRI DWI序列
头MRA
重要影像结论:右侧半卵圆中心和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
诊断
主要诊断:
1、脑梗死;
2、右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C6段);
3、左侧颈内动脉闭塞。
病变部位:右侧颈内动脉(C6段)
远端正常血管直径(mm):2.9
狭窄处最小直径(mm):1.0
病变长度(mm):10
狭窄度(%):95%
术前讨论
拟行手术方案:右侧颈内动脉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备支架植入)。
手术指征(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指征):
1、症状性脑梗死;
2、责任血管重度狭窄约95%;
3、无左向右代偿,头CTP提示右侧颈动脉系统供血区大片低灌注;
4、头颅SWI无出血灶;
5、术前Tlcl分级:1级。
治疗策略:
1、完善术前相关检查(血栓弹力图等),规范内科治疗病情无好转,并无手术禁忌症;
2、头颅磁共振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灶行成,高分辨磁共振提示易损型斑块,有介入指征,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术前签署知情同意;
3、麻醉科会诊评估全麻风险;
4、科室术前讨论和准备手术预案;
5、择期手术(右侧颈内动脉血管成形术:球扩备支架)。
预估可能性的手术并发症:出血、夹层、开通失败、其他。
术中器械
导丝:Synchro 2*300
微导管:Headway 17
颅内支撑导管:5F*115
球囊:赛诺神畅 颅内球囊扩张导管Neuro RX®2.5*15mm
支架:赛诺神畅 NOVA颅内药物球扩支架3.0*15mm
治疗过程
重要操作简述:中间支撑导管到位,并造影确认位于血管真腔内;注意穿支血管球扩前后变化。

导引导管到位,微导丝通过病变
球囊覆盖病变
重要操作简述:透视下缓慢球扩压力达到6ATM(并多个角度观察);病变段形态和有无造影剂外渗。

球囊扩张
扩张后造影
重要操作简述:支架定位和防止微导丝移位;防止支架移位,缓慢释放支架,压力6ATM。

支架覆盖病变
支架释放
术后影像及检查

影像结论:无残余狭窄,无异常密度影。
术后Tlcl:3级。
影像结论:颅内血管显影良好,无栓塞或造影剂外渗,支架形态良好。术后复查CT无脑出血。
手术总结
1. 赛诺神畅 NOVA颅内药物球扩支架是全球首款雷帕霉素颅内药物支架,含有药物涂层支架及快速交换球囊输送系统,术中通过性好,输送佳,可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率,减少远期再发卒中风险。
2. 赛诺神畅 NOVA颅内药物球扩支架作为新一代国产球扩支架具备良好的通过性,术中通过颈动脉颅内迂曲段时,输送过程中无明显张力
变化,为支架的定位及释放奠定了良好基础,是颅内狭窄性病变的可靠选择。
3. 术者必须具备超强的手术心态。
4. 术中操作中间导管及微导管微导丝时必须时刻注意张力的变化
5. 赛诺神畅 颅内球囊扩张导管Neuro RX®及赛诺神畅 NOVA颅内药物球扩支架到位后释放前必须防止移位。
6. 赛诺神畅 颅内球囊扩张导管Neuro RX®作为支架前预扩球囊明显降低对血管壁的损伤,预扩的同时降低了穿支事件的发生。
1. 中间导管及微导管微导丝的操作动作切忌暴力操作。
2. 球囊及支架的释放一定要缓慢防止移位及血管破裂和微小斑块脱落移位。
3. 在血管走形不明确时宜在路径图指引下操作。
4. 一定要明确微导管位于血管真腔内。
5. 如果赛诺神畅 NOVA颅内药物球扩支架到位困难时可通过调整中间导管位置提供支撑,必要时可使用双导丝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