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14日发布 | 1618阅读

GBM学院新春献礼:肿瘤电场治疗中国之声

朱凤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GBM学院由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及其青年学组,偕再鼎医药,共同创立,旨在增进领域交流,培训科研技能,拓宽国际视野,强化临床实践,成为中国脑胶质瘤诊疗领域顶级中青年平台。


一年之计在于春,值此新春之际,GBM学院谨将脑胶质瘤近期相关学术进展汇集于此,祝大家新年蒸蒸日上。


肿瘤电场治疗中国之声



爱普盾®(肿瘤电场治疗,简称TTFields)是继手术、放疗、药物治疗之后第四种肿瘤创新治疗方法。肿瘤电场治疗通过干扰细胞有丝分裂杀灭肿瘤细胞,同时通过阻断DNA修复,与放疗有协同作用。


凭借EF-02、EF-7、EF-11、EF-14等里程碑式临床研究,爱普盾®(肿瘤电场治疗,简称TTFields)的临床价值及诊疗地位逐步确立,已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新发及复发脑胶质母细胞瘤,并获NCCN指南一类推荐。


爱普盾®登陆中国后,“中国患者使用TTFields的疗效及安全性如何?与国外数据是否一致?”一直是中国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在最新一届美国神经肿瘤年会(SNO)上,中国研究者们发布了三项中国GBM患者临床试验阶段性结果,这是肿瘤电场治疗中国人群临床数据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


一项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牵头的肿瘤电场治疗用于中国人群中高级别胶质瘤的真实世界回顾性分析。研究纳入了从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并使用TTFields治疗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随访数据完整的患者共82名,是目前中国人群使用肿瘤电场治疗的最大规模临床研究。研究中期数据显示新诊断GBM患者6个月PFS率为78.4%,较EF-14(56%)略高,但由于观察时间较短,生存数据需进一步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文献报道。


另一项是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牵头的肿瘤电场治疗联合二线化疗用于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诊治的,标准Stupp方案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共49例。结果显示TTFields联合二线化疗相比单独使用化疗降低了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我国接受TTFields的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OS与国外文献报道水平相当。中国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高。联合治疗的安全性良好,轻中度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文献报道,考虑与联合用药有关。


在最新一届SNO会议上公布的肿瘤电场治疗应用于中国GBM患者的上市后真实世界研究,是肿瘤电场治疗中国人群临床数据的国际首秀,初步证实了肿瘤电场治疗用于中国GB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专家简介


朱凤平 博士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神经外科、生物医学工程双科博士;主治医师

  • 上海市“浦江人才”;华山医院脑胶质瘤青年骨干培养人才

  • 擅长功能区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医工结合,专注脑功能定位与保护、神经电生理监测、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基础与临床研究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已结题);上海市科委科技人才培养项目1项(在研);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

  • 发表学术论著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10篇

  •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2016年、2015年)


审批号:ZMCNHP20220214003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