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6日发布 | 5723阅读

天坛小儿神外马振宇主任访谈:小儿神经外科的历史与未来

马振宇

如果说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上的皇冠,那么小儿神经外科就是皇冠上那颗璀璨的明珠。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为占我国人口20%的儿童提供医疗保障,就是为祖国全部的明天架起生命的桥梁,意义重大。在此辞旧迎新之际,神外资讯专访了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前主任马振宇教授,请他对小儿神经外科历史进行回顾并对今后发展进行展望,以下是采访实录。

马振宇 主任

北京天坛医院

1974年起从事神经外科工作至今,1995年-2009年担任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主任。任职期间,国际上率先开展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儿童松果体区肿瘤;国内率先制定儿童颅咽管瘤术后电解质的管理规范、儿童视路胶质瘤的诊疗规范、髓母细胞瘤合并梗阻性脑积水围手术期的管理规范,率先开展分期不同入路切除儿童巨大颅内肿瘤等,将病房年手术量由200余例提升至800余例,手术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全国小儿神经外科学术骨干,近一半出自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的培养,马振宇教授对全国小儿神经外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01


简述世界小儿神经外科发展史




马振宇教授:

图1. 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奠基人


图2. 早期有影响的国际小儿神经外科专著


1926年,神经外科奠基人Cushing教授在波士顿举行的学术会议上首次进行了小儿神经外科专题发言“18例15岁以下儿童脑肿瘤和脊髓肿瘤的手术分析”。1929年,Ingraham教授在波士顿儿童医院创立小儿神经外科,之后多伦多儿童医院、芝加哥儿童纪念医院陆续建立小儿神经外科,并称世界三大小儿神经外科中心。1954年,Ingraham和Matson出版了世界首部《婴儿与小儿神经外科学》。1982年,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学会小儿神经外科专业组将其改版为《小儿神经外科学》,至今更新至第四版。1987年Anthony J. Raimondi编写的《小儿神经外科学:理论原则与手术艺术》同样影响深远,目前更新至第二版。在专业学会方面,1967年欧洲小儿神经外科学会(ESPN)成立,有计划培养欧洲小儿神经外科医师;1973年,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学会(ISPN)在芝加哥成立,每年举办学术会议并定期巡讲,着重扶持不发达国家小儿神经外科的发展,目前注册会员300余人;1978年1月,18名北美医师成立了美国小儿神经外科医师学会(ASPN),创建专业杂志Pediatric Neurosurgery,每年举办学术会议,现有注册会员200余人,是目前学术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学术组织(图1,2)。




02


简述我国小儿神经外科发展史



马振宇教授:

图3. 新中国神经外科先驱


新中国神经外科事业源于1952年赵以成教授在天津总医院创立的神经外科。1954年,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成立,赵以成、阿鲁秋诺夫等任教。1955年,中央卫生部决定该科室整体搬迁至北京同仁医院;1958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整体搬迁至北京宣武医院,赵以成教授总体负责天津及北京的学科建设,王忠诚院士具体负责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图3)。1960年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于宣武医院成立,神经外科划分为四个专业病区:小儿神经外科、颅内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及脊髓肿瘤。自此,新中国第一个小儿神经外科专业病房正式成立,白广明教授成为第一任小儿神经外科主任(白广明,辽宁营口人,1927年出生,1948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1954年毕业分配至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担任外科住院医师,1959年调入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先后任小儿神经外科病区主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于1979年逝世,享年53岁)(图4)。白广明教授经常教导年轻医生:全国只有我们一家小儿神经外科专业病房,我们有责任总结经验教训,供同道借鉴,挽救更多儿童的生命。1962年他总结的“小儿颅内肿瘤132例分析”成为我国小儿神经外科里程碑式的论著。白广明教授在病重期间仍心系中国小儿神经外科事业,总结整理出毕生临床资料,托付与后辈罗世祺教授撰写一部儿童颅内肿瘤专著。罗教授在此基础上,集2000例儿童颅内肿瘤之经验,于1992年出版《儿童颅内肿瘤》,成为我国小儿神经外科首部专业巨著(图5)。


图4. 中国小儿神经外科先驱白广明教授(1927-1979)


图5. 1962年白广明教授发表小儿神经外科里程碑式的论著(左)。在白广明教授遗留的大量临床资料基础上,罗世祺教授主编的《儿童颅内肿瘤》于1992年正式出版(右)。

1958年上海新华医院正式成立,中国小儿外科奠基人之一佘亚雄教授于1960年任新华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建科初期仅有8名医务人员和18张床位,直到1962年,佘教授创立小儿神经外科组,沈玉成教授担任科组主任,之后金惠明、孙莲萍、鲍南先后加入,为我国小儿神经外科做出重要贡献(图6)。目前团队以马杰教授为首,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小儿神经外科中心。

图6. 中国小儿外科先驱佘亚雄教授(1917-1995)(左)。1958年上海新华医院成立(右上),小儿神外前辈和今人(左起:马杰 沈玉成 金惠明 孙莲萍)(右下)。摘自《为希望而攀登-记新华医院小儿神经外科的历史》。


198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除少量留守人员,整体搬迁至新建的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病房也随之迁入,更名为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一病房。经过罗世祺教授、李德泽教授承前启后不断发展,1995年王忠诚院士亲自点将,经院党委研究决定,任命我担任神经外科一病房主任。

我接手小儿神外之后,发现医疗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巨大。如颅咽管瘤术后死亡率高,并发症多;松果体区肿瘤是手术禁区,难以全切,治疗效果差;没有认清儿童视路胶质瘤的特殊性,如何治疗无从谈起;在未解除梗阻性脑积水时切除髓母细胞瘤,极易出现术中急性脑膨出导致手术失败;巨大儿童颅内肿瘤手术风险大、治疗效果差。我们迫切需要探索出具有天坛特色的治疗方法,显著提高手术安全,降低致残致死率。通过不断积累,大胆探索,我科于2003年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儿童松果体区肿瘤,手术千余例零死亡,全切率95%以上,彻底攻克了儿童松果体区肿瘤这一手术禁区[1];我科于2001年在国内率先提出儿童颅咽管瘤术后电解质监测与管理,大大降低了致残致死率,治疗效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我科于2012年在国内率先总结出儿童视路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并提出部分切除加放疗的治疗理念,千余例患儿疗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3];我科于1998年通过规范儿童髓母细胞瘤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策略,彻底杜绝了因术中急性脑膨出导致手术失败的病例,治疗水平国内领先[4];我科于2008年在国内率先提出儿童巨大颅内肿瘤分期不同入路实现肿瘤全切,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5]

在大幅提高天坛小儿神外诊疗水平的同时,我们谨记白广明教授的嘱托,把天坛经验向全国推广。我们每年接收来自全国的进修医师,同甘共苦、倾囊相授,培养出以南京儿童医院王刚教授、济南儿童医院王广宇教授、苏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为杰出代表的小儿神外专家近200人,目前已成长为全国各地小儿神外领军人物,与出自天坛小儿神外的北京玉泉医院张玉琪教授、北大妇儿医院姚红新教授、首都儿研所张冰克、邸飞教授等一批“天坛人”,共同为发展中国小儿神经外科事业而奋斗。天坛小儿神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小儿神经外科医师的摇篮。




03


目前我国小儿神经外科发展现状



马振宇教授: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广大中低收入国家居住着12亿儿童,仅有330名小儿神经外科医生,这意味着每360万儿童仅有1名小儿神经外科医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高收入国家(北美、欧洲等),每37万名儿童就有1名小儿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专业服务[6]。从图7中可以看出,我国小儿神经外科医生资源匮乏,缺口巨大。


图7. 小儿神经外科医生密度图:该地图显示世界各地小儿神经外科医生分布(数量/100万名儿童),比例尺右端代表≥8人,中点设为4人[6]


令人鼓舞的是,进入本世纪,全国各地小儿神经外科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本世纪初委派孙安教授赴复旦儿科医院进修小儿外科、张荣教授赴美国UCSF大学进修小儿神经外科。2006年毛颖院长促成ISPN讲师班首次来华授课,张荣成为大陆首批ISPN会员。目前,张荣担任华山医院小儿神外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神外成立于2010年4月,是西南地区最早成立小儿神外的综合医院,门诊量突破4000人次/年,开颅手术超过700台次/年,鞠延教授担任华西医院小儿神外主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小儿神外成立于2012年,是湖南省内最早成立的以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为治疗对象的亚专科,每年完成手术800余台,赵杰教授担任小儿神外主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于2018年成立,是山东省神经外科质量控制中心,宫杰教授担任小儿神外主任。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创建于2007年,参与了国家级脑积水诊治规范、儿童颅缝早闭症诊治专家共识的制定,单中心完成了西北地区小儿神经外科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贺晓生教授担任小儿神外主任。

时光荏苒,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整体搬迁至花乡新址,各方面硬件大幅度提升,天坛小儿神外再次迎来大发展的黄金期。在病区主任宫剑教授的带领下,一批年轻专家脱颖而出。这批人才年富力强、干劲十足,既有海外留学经历,与国际最新理论紧密衔接,又在天坛小儿神外工作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特别是对积六十年几代人经验形成的天坛治疗理念充分继承与发展,这笔宝贵财富是天坛小儿神外引领全国、同步世界的根本所在。我与宫剑教授多次促膝长谈,发现这批年轻的“天坛人”,充满使命感与责任感(图8)。他们既为目前学界一些思想,如“废弃分流手术”、“视路胶质瘤行根治性切除”、“髓母细胞瘤减低剂量甚至放弃放疗”等与天坛理念相背离而忧虑,又通过不断推出“小儿神外常见疾病天坛诊疗规范”与全国同道共享,推广天坛经验。宫剑团队国际上首次提出针对儿童巨大颅咽管瘤先行囊腔穿刺,待瘤体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大大提高了手术全切率与安全性[7];国内率先提出针对儿童巨大颞叶囊肿,显微镜下较内镜下造瘘优势明显[8, 9],迅速得到同行的认可与普及。他们持续引领全国、走向世界,用实际行动践行白广明教授的遗愿:我们有责任总结经验教训,供同道借鉴,挽救更多儿童的生命。


图8. 2004年宫剑(右)赴北美从事博士后研究前,与马振宇主任(左)合影。




04


我国小儿神经外科今后的发展方向



马振宇教授:

首先,天坛小儿神外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引领全国,同步世界。具体来说,何为引领全国?就是患者来自全国各地,相当比例的患者是当地无法治疗、或者是治疗效果不好需要“翻修”的病例。近年来,这类患者比例逐年提高,代表小儿神外手术难度的颅咽管瘤、松果体区肿瘤、脑干肿瘤的病例大幅增加,充分体现了天坛小儿神外“国家队”的地位。对此,我们在业务上更要精益求精,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何为同步世界呢?所谓达到世界水平,并不仅仅是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几篇文章。钟南山院士曾尖锐指出,《自然》杂志刊登的论文80%是没用的。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医生的业务水平[10]。我们要始终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们是小儿神经外科医生,治病救人是我们的神圣使命,简单概括就是两个字:“救命”。何为世界水平,就是有哪些我们原创的理论得到世界同行的认可,有哪些我们首创的术式得到世界同行的推广,有哪些我们成熟的诊疗规范得到世界同行的遵守与执行。再简单说,有多少发达国家的患儿来我们天坛小儿神外寻求治疗。当然,这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也是年轻的天坛人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我国小儿神外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应该尽快搭建全国学科建设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把最优质的医疗资源效益最大化,惠及全国各地、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儿童。最近,由北京天坛医院与复旦华山医院牵头成立的“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学中心小儿神外联盟”就是一个成功范例,该联盟汇集国内四十余家小儿神经外科诊疗中心,可以依托该联盟,在“天坛小儿神外诊疗规范”基础上,尽早推出“国家小儿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专家共识”,形成行业规范。天坛遇到的疑难病例,可能许多同行从未遇到,我们把失败的经验教训与同道分享,就是希望大家举一反三、少走弯路,挽救更多的患儿,功在千秋。进而,我们应与国际同行充分交流合作,搭建覆盖全世界的诊疗平台,造福全球患儿,这是中国小儿神经外科医生应有的理想与情怀。


总结

新中国小儿神经外科历经六十载发展,硕果累累,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特别是在国际学术界,缺乏中国力量、中国声音。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开拓与奋斗,历史性地交接到以宫剑教授为代表的新一代“天坛人”手中,责任重大。希望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引领全国小儿神外同道共同发展,形成合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发出中国小儿神经外科的最强音!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罗世祺 马振宇 刘庆良 张玉琪. 经额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儿童松果体区肿瘤 [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3, 17(4): 第273-6页.

[2]罗世祺 张玉琪 王忠诚 马振宇. 儿童颅咽管瘤手术切除和防治下丘脑功能损害 [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1, 17(6): 第340-3页.

[3]马振宇 田永吉 李德岭 甲戈 张玉琪. 53例儿童视路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 28(11):1137-40.
[4]贾旺 吕刚 赵继宗 马振宇. 儿童髓母细胞瘤34例临床分析 [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8, (06):16-9.
[5]张玉琪 马振宇 姚红新 齐巍 甲戈 罗世祺. 分期不同入路切除儿童颅内巨大肿瘤(附50例报告) [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8, 24(6): 第409-11页.
[6]DEWAN M. C., BATICULON R. E., RATTANI A., JOHNSTON J. M., WARF B. C., HARKNESS W. Pediatric neurosurgical workforce, access to care, equipment and training needs worldwide [J]. 1092-0684 (Electronic)): 
[7]ZHU W., LI X., HE J., SUN T., LI C., GONG J. A reformed surgical treatment modality for children with giant cystic craniopharyngioma [J]. Childs Nerv Syst, 2017, 33(9): 1491-500.

[8]AMELOT A FAU - BECCARIA KEVIN, BECCARIA K FAU - BLAUWBLOMME THOMAS, BLAUWBLOMME T FAU - BOURGEOIS MARIE, BOURGEOIS M FAU - PATERNOSTER GIOVANNA, PATERNOSTER G FAU - CUNY MARIE-LAURE, CUNY ML FAU - ZERAH MICHEL, ZERAH M FAU - SAINTE-ROSE CHRISTIAN, SAINTE-ROSE C FAU - PUGET STEPHANIE, PUGET S. Microsurgical, endoscopic, and shunt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temporosylvian arachnoid cysts: a comparative study [J]. 1933-0715 (Electronic)): 

[9]LEVY M. L., WANG M FAU - ARYAN HENRY E., ARYAN HE FAU - YOO KEVIN, YOO K FAU - MELTZER HAL, MELTZER H. Microsurgical keyhole approach for middle fossa arachnoid cyst fenestration [J]. 0148-396X (Print)): 
[10]人民网转载2012年12月27日广州日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1227/C70731-20031839.HTML. 


本文章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