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12日发布 | 2388阅读

【中国声音】足月婴儿正常脊髓圆锥水平的测定:MRI在婴儿期早期中的作用

孙梦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尚爱加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达人收藏


第一作者:孙梦纯

通讯作者:尚爱加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医学部


[REF:Sun M, Tao B, Gao G, Wang H, Shang A. Determination of the normal conus medullaris level in term infants: the role of MRI in early infancy. J Neurosurg Pediatr. 2021 Oct 15:1-6. doi: 10.3171/2021.7.PEDS2128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4653991.]






脊髓圆锥的迁移趋势已得到广泛认可,即孕期脊髓圆锥的位置上移并在成人期达L1-2椎体水平。对于脊髓圆锥位置到达成人水平的时间,以往有研究认为脊髓圆锥在胎儿出生后可继续上移,数月内才达成人水平,也有研究指出足月胎儿出生时脊髓圆锥即位于正常成人水平。因此,婴儿期脊髓圆锥位置迁移规律以及脊髓圆锥何时可达成人水平仍存在争议。


同时,由于准确识别脊髓圆锥低位有助于多种先天性神经管畸形的诊断,明确婴儿期正常的脊髓圆锥位置对于尽早诊断先天性神经管畸形至关重要。过去的研究多使用超声来定位足月活婴的脊髓圆锥水平,但低分辨率和组织的隔挡可能限制超声的应用价值。并且超声不能在一幅图像上完整的体现整个脊柱,因而影响了脊髓圆锥位置的判断。得益于高分辨率和对病变的高敏感性,MRI已经成为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首选检查手段。但目前尚未有研究应用MRI探索婴儿早期的正常脊髓圆锥水平。


依据上述内容为研究背景,此项研究旨在借助婴儿MRI明确婴儿早期脊髓圆锥迁移过程,并评估MRI用于定位婴儿脊髓圆锥时的应用价值。


此研究收集了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先天性肛门闭锁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影像科行术前检查或术后复查的婴儿的MRI影像资料。纳入标准为:月龄在0-3个月(即0-90天)的足月儿(大于37孕周且小于42孕周);MR图像显示脊髓无先天性肿瘤、囊肿、骨性或纤维纵隔、脂肪瘤、脊髓空洞;MR图像提示无紧张或增粗(直径≥2mm)的正常终丝;正常的皮肤外观,不伴有腰骶部皮肤凹陷、包块、皮赘;MR图像提示正常的腰骶部脊柱(即5块椎体),不伴有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根据月龄将纳入婴儿分为三组:组1,≤1月龄(0-30天);组2,1-2月龄(31-60天);组3,2-3月龄(61-90天)。参考Barson的方法,将各椎体平均分为三等份,自头侧向尾侧依次连续对各部分椎体及椎间盘赋值,例如,将L1椎体上1/3赋值为0,中1/3赋值为0.5,下1/3赋值为1,L1/2椎间盘赋值为1.5,以此类推(图1)。


图1:1月龄(A)、2月龄(B)、3月龄(C)的T2加权序列矢状位MRI图像。短白线将L1椎体平均分为3等份,长白线所示为脊髓圆锥位置。椎体和椎间盘被赋予相应数值


此研究共纳入26例足月婴儿,其中12例为0-30日龄(组1),5例为31-60日龄(组2),9例为61-90日龄(组3)(表1,表2)。26例足月婴儿的脊髓圆锥位置范围自L1椎体上缘至L3椎体上1/3(分值分布为0-4.0),平均位于L1/2椎间盘和L2椎体下缘之间(1.64±1.14),其中约96.2%(25/26)的足月婴儿的脊髓圆锥位置高于L3椎体上缘(分值<4.0)。三组中脊髓圆锥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F=1.071,p=0.359;组1&组2,p=0.408;组1&组3,p=0.170;组2&组3,p=0.755)。出生后1月内及3月内脊髓圆锥位置和足月婴儿日龄间均无线性回归关系(F=0.654,p=0.438;F=0.056,p=0.816)(图2,图3)。


表1:各组脊髓圆锥位置的统计学数据

*SD: standard deviation

表2:脊髓圆锥位置分布


图2:出生后1月内婴儿脊髓圆锥位置分布及随日龄变化趋势

图3:出生后3月内婴儿脊髓圆锥位置分布及随日龄变化趋势


此研究结果不同于以往认为“脊髓圆锥在婴儿期可继续上移”的观点,支持足月儿脊髓圆锥在出生时即可达成人水平,即平均位于L1/2椎间盘与L2椎体下缘之间,且在整个儿童期不再上移。同时,此研究还为足月儿出生后脊髓圆锥位置下限值提供了参考标准:95%以上的足月儿出生后脊髓圆锥位于L1-L2椎体之间;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生理性脊髓圆锥低位,少数正常足月儿脊髓圆锥也可能位于L3椎体水平,因此应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一步评估;若足月儿脊髓圆锥位于L3椎体以下,则认为异常,需除外先天性脊髓拴系综合征。通过对比超声与MRI应用于产前诊断的优劣势,此研究推荐将MRI作为用于确定足月儿脊髓圆锥水平准确且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此研究结果通过初步明确足月婴儿正常脊髓圆锥位置,以及充分评估MRI对明确婴儿脊髓圆锥位置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工作中判断婴儿期脊髓圆锥低位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通讯作者简介

尚爱加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医学部

  • 脊髓脊柱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导师

  • 国家卫健委全国出生缺陷培训专家委员会先天神经畸形专业组组长

  •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脊柱脊髓学组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

  • 专业特色为脊髓脊柱疾病和小儿神经外科疾病,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首都特色课题等国家/省部级课题7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