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紊乱、溢乳、生育困难……当女孩子遇到这些问题时,可能马上想到去医院看妇产科、内分泌科、中医科,但这些症状背后可能潜伏着另一个“罪魁祸首”——脑垂体瘤。
23岁的白领小张最近有件难言之隐:半年前,她开始无故出现月经紊乱、经量减少的现象,更为尴尬的是,天气暖和的时候,她只穿了一件单衣,不料上班时衣服竟被乳汁打湿,还被同事撞个正着。自己处于“单身狗”状态,怎么会莫名其妙分泌乳汁呢?小张顿生羞愧之心,立刻前往妇产科就诊。医生建议抽血检查“泌乳素(PRL)”指标,一查吓一跳:竟高出正常范围10倍之多!于是小张马上在医生建议下做了垂体核磁共振检查,终于真相大白:原来小张患上了脑垂体瘤!年轻的小姑娘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月经紊乱不是妇科毛病吗?和脑垂体有什么关系?得了脑肿瘤我该怎么办呀?
后来,小张被妇产科医生转诊到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金垂体”诊疗中心寿雪飞教授处,寿教授向她解释,这是一种良性肿瘤,建议先进行药物治疗,吃一种叫“溴隐亭”的药物。小张口服溴隐亭治疗1个月后,复查泌乳素降至了正常范围,月经紊乱、溢乳也明显改善,然而新的问题却接踵而至:小张是个“马大哈”,工作一忙起来总忘了吃药,泌乳素水平经常波动,每个月都要请假跑医院复查泌乳素,再加上服药后自己总感觉恶心、呕吐,偶尔还有头晕,实在是影响工作状态,恐怕今年的职位晋升又要泡汤了!有没有“一劳永逸”方法呢?小张再次来到“金垂体”诊疗中心,最终,寿教授团队采用经鼻腔的微创手术成功切除了小张的垂体瘤,术后小张不仅泌乳素水平完全恢复正常,月经也恢复了,令人的尴尬的溢乳也消失了,小张又过上了幸福小白领的生活!
很多女性会有和小张相同的疑问:月经紊乱不是妇科毛病吗?和脑垂体瘤有什么关系呢?
一切都要从垂体这个不简单的器官开始讲起,“垂体是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虽仅有豌豆大小,但却能四两拨千斤,功能十分强大”。寿教授介绍,“它是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司令部’,控制着全身各种激素的分泌,这些激素对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有重要作用。简而言之,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垂体的正常工作。”
而垂体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0%-20%。根据肿瘤分泌激素情况可分为功能性垂体瘤(肿瘤细胞分泌泌乳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无功能性垂体瘤(肿瘤细胞不分泌上述激素)。泌乳素型垂体瘤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功能性垂体瘤的50%,多见于育龄期女性。该肿瘤虽属良性,却能分泌过量泌乳素,引起高泌乳素血症。高泌乳素血症可抑制下丘脑及垂体的正常功能,造成促黄体激素(LH)与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降低,不仅影响卵巢甾体激素合成能力,导致雌、孕激素不足,出现月经稀少或闭经,还能导致卵泡发育障碍,出现不孕。另外,泌乳素还可作用于乳腺导管细胞,引起非妊娠期女性分泌乳汁。
怀疑垂体泌乳素瘤,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金垂体”诊疗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展垂体瘤多学科协作诊治的示范单位之一,团队众多知名专家分别来自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妇产科、男科、影像科和放疗科等国家重点学科。寿雪飞教授指出,“垂体泌乳素瘤患者多为年轻未婚女性,患者常因隐私羞于启齿而讳疾忌医,导致耽误诊断。其实对于专业团队来说,垂体泌乳素瘤的诊断并不难,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泌乳素测定、影像学检查3个方面的证据。”
临床表现:垂体泌乳素瘤多为肿瘤直径<1cm的微腺瘤,患者主要表现为内分泌紊乱症状,如闭经、溢乳、不孕不育等。部分大腺瘤(肿瘤直径>1cm)还可出现占位效应:压迫正常垂体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出现食欲下降、乏力、消瘦等)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畏寒、嗜睡、皮肤粗糙、脱发等);肿瘤向上生长压迫视神经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向侧方生长侵犯海绵窦出现复视、眼球活动障碍;巨大垂体瘤还可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引起脑积水,甚至可压迫下丘脑出现尿崩、嗜睡以及癫痫等症状。
泌乳素测定:通过采取血标本测定血泌乳素浓度。血泌乳素在20ng/ml以下,可基本排除高泌乳素血症;20-200ng/ml,可见于泌乳素瘤,但亦可见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泌乳素升高(如服用胃复安和精神类药品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当泌乳素大于200ng/ml时,高度怀疑泌乳素瘤。
垂体核磁共振检查:垂体增强核磁共振检查,亦称鞍区增强核磁共振,是目前诊断垂体瘤的最理想手段,可更清晰地显示肿瘤位置、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重要神经血管的关系,在组织分辨率、微腺瘤检出等多个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头颅CT检查。
得了垂体泌乳素瘤,应该如何治疗?
谈到脑肿瘤的治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手术切除,“见瘤就切”也成为治疗泌乳素瘤普遍存在的误区。其实,治疗泌乳素瘤有三大“法宝”: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放射外科治疗(如伽玛刀)。目前国际上首选药物治疗,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和卡麦角林)可有效降低血清泌乳素水平,缩小肿瘤体积,改善月经紊乱、泌乳等临床症状。由于目前大陆地区尚无卡麦角林,而溴隐亭安全有效,经济易买,因此成为垂体泌乳素的首选治疗药物。
服用溴隐亭(2.5mg/片)应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至可使血清泌乳素维持稳定在正常范围的最小用药剂量,一般不超过20mg/天。应注意,药物治疗期间需每月复查血清泌乳素、雌二醇、促卵泡雌激素、黄体生长素水平以调整溴隐亭剂量,同时每年复查垂体增强磁共振监测肿瘤大小变化。
使用溴隐亭治疗总体安全,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包括便秘、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和乏力、头晕头痛等。但上述不良反应往往较轻,用药相对安全,服药起始阶段还可通过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量以提高适应性,减少副作用。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之以恒,任何调整剂量,特别是药物减量和停药,都需要在专业医师的严格指导下进行并密切随访。
在什么情况下,我需要手术治疗呢?
采用溴隐亭治疗的患者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1、垂体微腺瘤经药物治疗3-6个月无效或效果欠佳;
2、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较大,不能耐受;
3、巨大垂体瘤伴明显视神经压迫,药物无法控制血清泌乳素和缩小肿瘤体积;
4、侵袭性垂体瘤伴有脑脊液鼻漏或药物治疗后出现脑脊液鼻漏;
5、药物治疗或其他原因导致垂体瘤卒中,表现剧烈头痛和急剧视力减退;
6、经验丰富的术者认为有较高手术全切除概率,且患者手术意愿强烈。
目前,神经内镜下经鼻腔微创手术是切除垂体瘤的最先进的手术方式,绝大多数垂体瘤可通过此方式得到完全切除。内镜手术完全在直视下操作,不仅能将肿瘤“斩草除根”,更能最大程度保护鼻腔正常结构,加快术后康复时间。相比传统显微镜拥有更近的景深、更宽广的视角,即使对一些隐藏于颅底深部和角落里的病灶组织,也能够清晰显示。
放射外科治疗(如伽马刀)并不是泌乳素瘤的首选治疗手段,目前仅作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补充。由于放疗后相当一部分病人会出现垂体功能减退,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因此,目前放射外科治疗主要适用于手术后肿瘤残留、不能耐受手术或对药物治疗不敏感者,对于育龄期患者选择放疗需更加谨慎。
专家提醒您:当女性发现有不明原因的闭经、泌乳、不孕不育等异常现象,在进行妇科检查和治疗的同时,还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和神经外科进行全面检查。如果确诊泌乳素垂体瘤,务必要及时接受治疗,避免贻误病情。
来源:上海华山医院垂体瘤中心

线上咨询
患友可以在脑医咨询【找医生】服务脑肿瘤-垂体瘤病种分类下,找到对应专业方向的医生进行咨询哦!
专家推荐
赵曜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