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A)定位置放的血管内分流器,尖端malecot位于桥小脑角池,引流入颈内静脉。(B)常规静脉入路,经硬膜控制穿透的血管内技术。(C)带有单向阀的eShunt仿生设计。(D)近距离观察eShunt植入物。
图2.(A)T1轴位增强MRI显示岩下窦(IPS)和相邻的桥小脑角(CPA)池(箭头显示预期的经硬膜装置位置)。(B)CTA三维,箭头显示用于部署的预期经硬膜轨迹。(C)T1增强MRI显示IPS(紫色)、椎骨和小脑后下动脉(红色)及其距eShunt经硬膜出口的预期轨迹(箭头)>6mm。(D)术中IPS路图显示使用输送导管针成功穿透硬脑膜进入CPA池。(E)成功部署eShunt,尖端位于CPA池,主体位于IPS,带瓣尖端流入颈内静脉。(F)术后CT重建,确认eShunt的malecot尖端在预期部位且放置稳定。
图3.(A)eShunt放置后通过脑室外引流测量颅内压显示快速且持续正常化;插图示短暂颅内压峰值和返回基线与活动/姿势变化一致。(B)eShunt术前(左)、术后3小时(对比增强,中)和术后2天(右)CT显示第三脑室改变(上层)。eShunt插入到桥脑小脑角(CPA)池中的相应切口显示在eShunt的malecot尖端/附近没有血液或外渗的证据(箭头,底层)。(C)CPA中来自malecot(箭头,左)的人造金属影,但没有出血。岩下窦(IPS;箭头,中)以及IPS和颈内静脉内的eShunt体(箭头,右)。
本文作者给划的重点:
成功实现经皮微创血管内经硬膜穿刺进入桥小脑角池。
3D路图引导下成功将仿生脑脊液血管内分流器通过岩下窦输送到脑池。
分流器的血管内引流导致与脑脊液分流术一致的颅内压快速持续降低。
首例人体结果表明微创血管内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新型装置的潜力。
采用的经皮经硬膜通路是第一个能够通过血管内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以输送治疗装置或生物药剂的途径。
俱乐部评论:
精巧的设计,简单的原理。
神经介入正在向着更宽广的领域推进。
介入医学利用的不仅仅是血管,理论上正常的甚至病理的腔道或腔隙都有可能。
乔宏宇
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