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08日发布 | 1847阅读
肿瘤
如何选择皮质切口切除岛叶胶质瘤

杨涛

安康市中心医院

徐涛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花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法国巴黎GHU Paris-Sainte-Anne医院神经外科的Johan Pallud等研究在唤醒麻醉下经皮质切除岛叶弥漫性胶质瘤时,如何利用脑图谱在重要皮质-皮质下连接处调整切口。结果发表于2021年9月的《Neurosurgery》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 Pallud J, et al. Neurosurgery. 2021 Sep 15;89(4):579-590. doi: 10.1093/neuros/nyab255.】


研究背景




岛叶胶质瘤手术切除时往往容易损伤血管和皮质-皮质下神经纤维连接。由于切除范围对生存期有较大影响,神经外科医生应尽可能在安全范围内扩大切除岛叶弥漫性胶质瘤,同时保留神经功能。在唤醒麻醉手术中,使用功能脑图谱辅助定位,经皮质切口切除胶质瘤的长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神经外科医生应制定岛叶弥漫性胶质瘤的手术计划。法国巴黎GHU Paris-Sainte-Anne医院神经外科的Johan Pallud等研究在唤醒麻醉下经皮质切除岛叶弥漫性胶质瘤时,如何利用脑图谱在重要皮质-皮质下连接处调整切口。结果发表于2021年9月的《Neurosurgery》杂志。


研究方法



研究者将脑谱图,包括岛叶弥漫性胶质瘤切除概率图谱和左右半球功能区图谱数据,应用于唤醒麻醉下经皮质切口切除岛叶弥漫性胶质瘤。在术中,通过直接皮质或皮质下电刺激,确定皮质-皮质下神经连接“功能”解剖部位。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61例岛叶弥漫性胶质瘤患者,其中肿瘤部位左侧岛叶39例,右侧22例;优势半球均在左侧。首先作者画出左、右岛盖功能区切入的频率图;眶部:0%/5.0%;三角部:l5.6%/4.5%;盖部:37.8%/27.3%;中央前回:97.3%/95.4%;中央后回和缘上回:75.0%/57.1%;颞极和颞上回:13.3%/0%和个体化的经皮质切口:从额盖到前上岛叶,颞盖到下岛叶,顶盖到后岛叶(图1)。同时,提供识别皮质下功能区切入的频率图:36.1%锥体通路,50.8%额枕下束,13.1%弓状束和上纵束复合体,3.3%体感通路和8.2%的尾状核及豆状核。80.3%患者直接识别深部功能边界后再进行手术切除,8.2%的病例受血管限制影响边界识别。11.5%的病例由于患者疲劳无法准确识别深部功能区边界。


图1. 皮质功能图和经皮质入路。A-D.根据Berger-Sanai分类经皮质入路的频率分布和相应的图谱。A.经额入路(24例);B.经额+颞联合入路(17例);C.经颞入路(17例);D.经顶入路(3例)。E-F.皮质切开的频率分布和不同岛盖的切除(浅蓝色:眶部;绿色:三角部;深蓝色:盖部;橙色:中央前回下部;紫色:中央后回下部和缘上回上部;红色:颞极和颞上回前部)。E.位于左半球(39例);F.位于右半球(22例)。

作者提出以下方法协助神经外科医生切除岛叶胶质瘤,①岛盖部重要功能区切入频率图可协助选择经皮质切口入路;②皮质下功能区解剖边界切入频率图可指导切除的深度范围;③岛叶弥漫性胶质瘤的概率性切除三维图谱可预测残余肿瘤。

结论



作者指出,每例患者须在唤醒手术中进行功能定位,以指导手术入路和切除岛叶弥漫性胶质瘤。岛盖功能区和皮质下功能区切入的频率图谱以及概率性切除三维图谱可以指导神经外科医生的手术操作。


3.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