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3日发布 | 3459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重磅!NOVA颅内药物球扩支架上海地区植入首秀!

赛诺神畅

方淳

上海同济医院

严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硕士

马林

上海市同济医院

达人收藏


上海地区首秀

NOVA颅内药物球扩支架植入

NOVA颅内药物球扩支架--全球唯一


首个无神经毒性安全性的颅内药物支架;


1年再狭窄6.66%,同裸支架比降低73.4%,从而降低再发卒中88.4%;


血管内皮愈合导向,28天药物峰值,60天吸收完毕。









































病例一

方淳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方淳

主任医师,介入科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缺血性介入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卒中学会复合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介入放射神经介入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分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常委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卒中专科分会委员

上海介入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严烁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严烁

介入科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硕士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委员

从事介入治疗临床工作10余年,专长神经及外周血管介入诊断和治疗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上海市卫计委青年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侵袭和转移分子机制。

发表SCI论文6篇,参编论著2本

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九完成人)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64岁。

病史:

2021.9.29--突发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8小时,入院NIHSS:12分,双抗+他汀治疗,出院NIHSS:6分,MRS:2分。

2021.11.16--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1月余,入院NIHSS:4分,MRS:2分,双抗+他汀治疗。

既往史:左肺恶性肿瘤手术史(2021.6.3),术后规律化疗(末次2021.9.29)腔隙性脑梗死半年,未正规服药;高脂血症1月余(阿托伐他汀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

个人史:无吸烟饮酒史。



常规检查





血脂:

空腹血糖:5.27mmol/L。

TEG:AA通道抑制率95.7%,ADP通道抑制率63%。

心电图:正常。



入院影像检查





头颅CT

2021.9.29

2021.11.17

重要影像结论:左侧枕叶脑梗死,左侧基底节区软化灶

头颅MR

2021.9.30 DWI+FLAIR

2021.11.17 DWI+FLAIR

重要影像结论:左侧基底节区、半卵圆区、额顶枕叶皮层脑梗死

CTA+MRA

重要影像结论:LMCA M1重度狭窄

CTP

LMCA 低灌注

高分辨MR

重要影像结论:LMCA M1管壁偏心增厚,不均匀强化

DSA

重要影像结论:LMCA M1起始部重度狭窄



诊断





1. 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起始部重度狭窄

2. 脑梗死后

3. 左肺恶性肿瘤术后



术前讨论





手术指征:患者LM1段重度狭窄,为不稳定斑块,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存在低灌注,有介入治疗指征。

手术方案:LM1段起始部重度狭窄,病变长度8mm,远端直径2.3mm,斑块位于下壁,累及左侧颈内动脉末端,予以球囊预扩张,后置入支架。

手术风险穿支闭塞、高灌注、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血管破裂等。



术中器械





导丝

0.035 in × 150cm泥鳅导丝

Transend 0.014 in×300cm微导丝

导管

导引导管:NEURO MAX 6F 80cm

中间导管:普微森 DC 6F 115cm

球囊

赛诺神畅 Neuro LPS 1.5mm×12mm

支架

支架:赛诺神畅 NOVA颅内药物球扩支架 2.25mm×12mm



治疗过程





球囊预扩张。

球囊扩张后造影。

支架释放。

支架释放后造影。



术后造影





病例二

方淳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方淳

主任医师,介入科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缺血性介入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卒中学会复合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介入放射神经介入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分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常委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卒中专科分会委员

上海介入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马林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马林

介入科主治医师,同济大学医学硕士

从事神经介入方向,对超早期脑梗死动脉溶栓、取栓和颅颈部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瘤等介入诊疗及神经危重症围手术期管理有丰富临床经验

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3项国自然课题。

共发表SCI论文11篇,其中以第1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 篇,中华1篇

获得2018年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上海市同济医院“甘泉新星”人才培养资助。

2019年6月-2020年12月借调至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担任学术部副主任。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67岁。

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1月。

诊疗经过:患者2021年10月24日常规医院复诊,行头颅MRA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进一步行脑血管DSA明确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狭窄程度大于90%,为求进一步诊治转至我院。家属诉患者近半年记忆力下降明显,平素有头晕不适,无明显肢体无力麻木等。2018年有脑梗死病死,无遗留体征,出院后规律服用抗栓药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9年,长期服药治疗,血压控制可;脑梗死个人史;焦虑病史、睡眠障碍2年,长期服用安眠药;否认糖尿病等其他病史;无烟酒史。

查体:BP:120/70mmHg,神情,语利,四肢肌力V级,余NS(-)。

检验:



入院影像检查





头颅MRI

DWI

T2

T1

T2*

FLAIR

头颅CTA

重要影像结论:右侧大脑中动脉M1中段,管壁不光整,考虑夹层,伴局部管腔重度狭窄

DSA

重要影像结论:右侧大脑中动脉M1中段,双腔征,明确夹层伴管腔重度狭窄

头颅CTP

重要影像结论: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TTP显著延长,CBF稍下降,CBV基本对称,Tmax>6s 18.7ml;Tmax>4s 180ml分期II 1期

HR-MRI(11.18)

T1 Space

T2 Space

从左至右依次为: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

重要影像结论:狭窄处环形强化,提示炎性不稳定斑块



诊断





1. 右侧大脑中动脉M1中段夹层伴重度狭窄

2.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3. 脑梗死个人史

4. 焦虑状态伴睡眠障碍



术前讨论





手术指征:M1段重度狭窄,CTP提示右侧脑组织低灌(分期II 1期),HR-MRI提示不稳定斑块;平素有头晕缺血表现,手术指征明确。

手术方案: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血管成形术。

手术策略球囊预扩后支架置入。

主要并发症预防夹层碎裂脱落栓塞、穿支闭塞、管壁破裂出血、高灌。



术中器械与术前准备





导管

支撑导管:6F NeuronMax 80cm

中间导管:5F 普微森 125cm

球囊

赛诺神畅 Neuro LPS 1.5mm×10mm

支架

支架:赛诺神畅 NOVA颅内药物球扩支架 2.25mm×15mm

药物准备:双抗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TEG(AA抑制率:64.2%;ADP抑制率:67%)。

控制血压(术前血压125/70mmHg)、调脂固斑(阿托伐他汀H20mg)。



治疗过程





术前工作位。

赛诺神畅 Neuro LPS 球囊 1.5×10mm预扩张。

扩张后造影。

赛诺神畅 NOVA颅内药物球扩支架 2.25mm×15mm支架扩张释放。

支架释放后造影。

支架重建。



总结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在症状性MCA狭窄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脑血管灌注,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复发。但其主要缺点是再狭窄引起卒中复发。新一代的赛诺神畅 NOVA-DES颅内药物球扩支架采用雷帕霉素支架涂层,可以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生和炎症反应,降低支架再狭窄发生率。术中支架能顺利通过颈内动脉虹吸部迂曲,释放过程中的柔顺性和定位可视性在本病例中基本都能令人满意。期待该患者后续随访过程中的支架内通畅情况。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