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72岁,因发作性头晕3月,加重1周入院。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
核磁示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左椎颅内段闭塞
脑血管造影
左侧椎动脉发育不良
右椎起始部粥样硬化改变,V2段极重度狭窄
后循环颅内血供较慢
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轻度狭窄
左侧大脑中动脉M1起始部狭窄
右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极重度狭窄
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极重度狭窄
造影分析
01
患者多支多处血管狭窄,存在颅内低灌注表现;
02
左椎动脉发育不良,右椎V2段极重度狭窄,后循环血供差,系责任血管;
03
左颈内动脉颅内段轻度狭窄,左侧大脑中动脉M1狭窄,但远端血流通畅;
04
右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极重度狭窄,颅内血流极缓慢。
手术步骤
01
先行右椎动脉V2段支架成形术,保障后循环供血,避免处理颈内动脉时为预防高灌注控制血压时出现后循环低灌注。
02
同期行右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
导引到位后,微导丝顺利通过病变,3.0/15支架到位
支架6atm释放
支架后狭窄改善
颅内血供明显改善
调整导引致右侧颈内C1段,微导丝通过病变,2.5/20球囊预扩张
预扩后狭窄改善,泵入替罗非班
4.5/20支架定位后释放
支架后狭窄改善,颅内血流改善
术后积极控制血压,预防高灌注风险,患者病情平稳,头晕改善,术后3日平稳出院。
术者体会
1、多支多处颅内血管狭窄,应完善脑血管造影,分析血流动力学及代偿情况,拟订处理策略;
2、前后循环同时存在病变,应先处理后循环,避免术后控制血压时出现低灌注;
3、极重度狭窄病变,宜采用小球囊预扩张后根据病变情况,采取逐级扩张或支架成形,来避免血管破裂或夹层风险。
更多精彩请点击
苏凡凡
苏凡凡,解放军第967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全军神经内科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全军神经内科学术委员会脑血管病介入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卒中急诊学组委员,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神经重症与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大连市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副会长,辽宁省大连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成员,辽宁省大连市医疗鉴定专家组成员,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获第四届“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