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4日发布 | 1756阅读

我怎么就得了中风?

强联智创

卢旺盛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达人收藏

为什么得中风的是我?我年纪轻,为什么我会得中风?


其实目前卒中发生率非常高,人的终生卒中患病率为39.9%,目前也呈现年轻化趋势。


我们任何一人如果患上中风,其实不用大惊小怪,后面一定有原因。

我们先来看看中风的十大危险因素。



中风的十大危险因素


10大危险因素(TOP10):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缺乏运动、腹型肥胖、心脏疾病、饮食和营养、饮酒、糖尿病和心理因素。其它还有: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睡眠呼吸紊乱、代谢综合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世界范围内90.7%的卒中与以上10大可干预性危险因素相关。对于我国人群,该10项危险因素与94.3%的卒中发生有关。这些因素大多与生活方式有关。从另一个角度看卒中完全是可防可控的,只要避免了这十大危险因素,卒中的发生率会大幅下降,其疾病负担,如致残致死率会大大下降。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同时要强调高血压的知晓率与达标率,人到中年就应监测血压。


中风的五大诱因


诱因是某次突然发病的直接暴露因子,也可以是长期的危险因素。


1、天气变化:中风发病率最高的季节是冬季,其次是夏季。冬季比较寒冷,血管容易缩窄,血压容易升高;而夏季天气比较炎热,与水分蒸发有关系,体内水分丢失,相对全身的血容量会减少,血液黏稠,这两种情况下均容易发生中风。


2、情绪波动过大:所有疾病都来自于情志,情绪状态影响我们的健康。情绪波动过大的时候,会导致血压升高,影响到脑血管,导致脑血管破裂。


3、熬夜与过度劳累:熬夜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睡眠不足,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诱发中风。长期睡眠不足和过度疲劳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4、饮食不当:大量进食高热量、高糖、高脂的食物,同时蔬菜,水果和水的缺乏,会直接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引发中风。


5、吸烟和饮酒:香烟中的烟碱、尼古丁可使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同时促进血小板聚集,使血液凝固性和粘稠度增高;而饮酒会引起血管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的张力和通透性改变,诱发脑出血。


其它诱因还有运动过于激烈,久坐、便秘、性生活、用力过猛等。


中风是哪一类型?原因是什么?


当确诊为中风后,那我属于中风的哪一类型呢?

对于中风,我们一般要先行头颅CT和MR检查,之后行CTA及MRA检查,了解是否有脑出血或缺血,以及是否存在动脉瘤或动脉狭窄。原因找到了,才能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中风分出血与缺血

出血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具体原因分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VM破裂脑出血等。

缺血分四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进展性卒中,完全性卒中。

缺血性中风按病因分为五大类(TOAST分型):1.大动脉粥样硬化;2.心脏栓塞;3.小血管的闭塞;4.其他确定病因的中风;5.病因不明的中风。以前三者为多。



中风如何预防?


中风的治疗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正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


那么中风发生前,我们能预防其发生吗?应该如何预防?


1、我是中风的高危人群吗?我们可以对照中风的八大危险因素进行自我评估。


2、按图索骥处理相关因子:知晓了这些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后,我们就应直接对危险因素进行处理,包括:

控制血压;

控制血糖;

控制血脂;

对潜在的动脉瘤、动脉狭窄和心脏疾病重视起来,必要时采用手术干预。


对诱发因子尽可能避免,包括:

  生活中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防止情绪波动过大;

  戒烟和限酒;

  养成合理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证足够的睡眠,减少过度劳累;

  注意饮食健康,合理均衡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饮食;

  正确应对天气变化,冬季防寒保暖和夏天补水同样重要;

  适当运动,运动是对抗中风的重磅武器。



科普结束




卢旺盛 教授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医学博士

  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医学专家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科普文章投稿请发送至邮箱help@medtion.com

邮件主题“科普投稿+文章标题”

请在邮件最后附上您的联系方式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