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齿突损伤的位置,可分为三型:Ⅰ型:齿状突尖部骨折。Ⅱ型:齿状突腰部骨折。Ⅲ型:齿状突基底部骨折。

主要病因及症状
强烈的外力撞击是导致枢椎齿状突骨折的主要病因,如车祸撞击身体波及枢椎、重物掉落直接砸伤枢椎齿状突。枢椎齿状突骨折的典型症状包括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和被迫双手托头,部分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常见的并发症有呼吸骤停、骨折不愈合等。
治疗方法:
牵引联合石膏固定或颈托固定
是无其他并发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通过重物牵引促进骨折愈合,石膏固定或颈托固定避免骨折移位。避免重物过重导致骨折不愈合,牵引1~2后行影像学检查骨折恢复情况。
直接石膏固定
适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将颈部用头-颈-胸石膏固定,起避免骨折移位的作用。
Halo-vest外固定架
又称头环背心,该固定架通过几个支柱相连,使颈椎得以稳定,其牵引和固定作用较以往的牵引固定装置有显著的优越性,无需切开头皮和行颅骨钻孔,而且颅钉尖刺入颅骨外板不易活动,患者不会感到不适,也减少了感染的机会,可迅速给患者安装,安装后患者的颈部受到三维的准确固定,具有固定、牵引与调节颈椎伸屈的功能,从而达到使骨折脱位复位、牢固固定的目的。
药物治疗
钙片:可以通过口服钙片补充钙元素,对于骨骼愈合的生长有一定的作用,按常规剂量服用即可,一般无严重副作用。
骨折复位联合螺丝内固定
于有移位的齿状突颈部骨折,骨折复位后通过前路螺丝钉骨折端间加压内固定。
寰枢椎融合术
适于骨折长期不愈者,既往从髂骨嵴切取骨块,将适当大小的钢丝攀从下向上穿过寰椎椎弓下方,将骨块置于颈部第二椎弓板和第一弓的表面和钢丝的下方固定。再将钢丝的一端穿过颈部第二棘突,并与其自身拧紧以固定移植骨块,本手术创伤大,愈合时间长,现在行椎弓根螺钉、螺母直行棒或加用横向连接器固定。
预后
枢椎齿状突骨折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可治愈,若累及颈部脊髓患者可当场死亡,部分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瘫痪的后遗症,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
我科近日收治两例患者,在CT影像下诊断骨折明显,但由于受限于寰椎及后颅凹枕骨的影响,对枢椎齿状突骨折没有直观的视角观察,空间立体转换在阅片者脑内需要大量的临床病例积累经验,近期我们应用数字化三维成像技术观察枢椎齿状突骨折,能较好的在三维空间下全方位、无死角观察骨折情况,有利于临床医师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有利于年轻医师的成长。
病例一:Wang Xian F,男,34岁,交通事故,驾驶位,减速性侧方受力损伤,伤后颈部活动受限,头部上抬困难,头颈部偏斜,四肢活动可。
颈椎CT扫描,提示枢椎齿状突骨折,非经验丰富阅片者,可能评估不到病情严重程度,下图CT平扫层面恰从齿状突骨折空隙经过。
应用3D Slicer导入CT平扫原始数据,从冠状位、矢状位可明确齿状突骨折类型及程度,较CT平扫更加直观。
应用3D Slicerz中 Volume Rendering调节显示齿状突骨折情况,可三维360°无死角观察骨折情况。
3D打印1:1模型
上两图算不算合并寰枢关节脱位呢?
下图X线平片显示寰椎与枢椎棘突间隙明显增宽,考虑颈部前屈致伤,寰枢关节后方间隙增大,部分分离造成。
黄色的打印模型对比白色模型,可见明显寰椎与枢椎棘突间隙明显增宽 。
结合下图及以上图片,应该考虑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寰枢关节脱位的定义为:是指颈椎的第一节寰椎、第二节枢椎之间的关节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本病较为少见,但性质严重,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僵直、四肢无力、走路不稳、二便异常;严重者或晚期病例可伴有呼吸功能障碍,若合并颅底凹陷等,还可出现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视物不清等颅神经并发症。由于其致残、致死率高,必须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主要依靠手术治疗,治愈率高,预后良好。
手术给与寰枢椎体融合术
术后三维重建显示寰枢椎融合良好,寰枢椎体间隙较术前减小,手术前头颈部偏斜位置纠正,患者术后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明显改善。
病例二:Pan xue Y ,女,17岁,机动车后排座位,减速性损伤,伤后颈部皮肤痛觉过敏,尤以左侧耳垂部疼痛明显,颈部活动受限,四肢活动好。
CT显示枢椎椎体及椎板骨折
三维重建不同位置观察枢椎骨折情况
椎体纵行骨折
椎板骨折
单独三维重建枢椎观察
虚拟下枢椎骨折,形态如老僧行定。
手机可识别二维码动态观察枢椎骨折情况
患者目前综合治疗中,现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痛觉过敏减轻,是否手术仍在观察中.....
民权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脊髓脊柱亚专业组
是以收治脊髓脊柱神经外科相关疾病为主的亚专业,尤其是颅-颈交界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颅-颈交界关节稳固技术;环-枕畸形和脊髓空洞症的显微手术治疗;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脊髓内肿瘤、腰骶皮毛窦、脊髓脊膜膨出、脊髓脊柱裂、骶管内肿瘤、脊髓栓系的显微手术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