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3日发布 | 1339阅读
脑血管-颈动脉狭窄
神经介入-狭窄

颈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治疗一例

苏凡凡

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

达人收藏

病例

男患ZYB,71岁,因发作性头晕伴右侧肢体无力1周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冠脉支架病史。患者1年前体检时发现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颈内动脉狭窄,因无临床症状拒绝进一步诊治。

    

此次因出现发作性头晕伴右侧肢体无力,每次发作约5-10分钟,可逐渐缓解。彩超提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腔内见低回声充填,未录到血流信号;斑块致左侧颈内动脉狭窄,二维图像显示欠清晰,频谱显示峰值流速>400cm/s。

   

诊断:

1、缺血性脑血管病

2、左侧颈内动脉狭窄

3、右侧颈内动脉闭塞

   

治疗策略:

1、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符合责任血管病变;


2、无创检查明确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局部血流峰值较高,具备介入治疗指征;


3、在争得家属意见后拟行脑血管造影备支架植入术。



DSA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




DSA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颅内段未显影




 

DSA示右侧椎动脉优势,双侧后交通均开放,代偿双侧半球血供


                  

DSA示左侧椎动脉劣势,发育不良


                 

DSA示左侧颈内动脉窦部线性狭窄



               

DSA示左侧颈内动脉颅内段血流稍慢


                     

DSA示左侧颈内动脉窦部重度狭窄


患者经全脑血管造影已明确颅内血管情况,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颈内动脉线性狭窄,右椎优势向前循环代偿。未预防左侧颈内动脉线性狭窄发生闭塞,具备介入治疗指征。


             

微导丝携2/20球囊通过病变后预扩张


                      

交换置入远端保护伞


               

4/30球囊渐进性扩张,狭窄改善


                              

6-8/40支架定位


                     

支架释放后狭窄解除,无明显残余狭窄





    

支架置入后左侧颈动脉狭窄解除,可见左向右侧半球代偿




术者体会


1、一侧颈动脉闭塞,另一侧颈动脉线性狭窄,可在局麻行行支架成形术,依据患者发生高灌注风险,选择一期或分期手术都是合理的;


2、对于线性狭窄,手术中最大问题在于保护伞能否安全通过病变,本例采用了先行小球囊扩张后再置换入保护伞;


3、对于极重度狭窄,采用分级球囊渐进性扩张可能能有效降低高灌注的发生。


苏凡凡.jpg


苏凡凡


苏凡凡,解放军第967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全军神经内科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全军神经内科学术委员会脑血管病介入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卒中急诊学组委员,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神经重症与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大连市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副会长,辽宁省大连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成员,辽宁省大连市医疗鉴定专家组成员,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获第四届“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