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和整理神经外科的历史是一件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工作,也是一件极具意义的工作。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的同仁们希望把中国神经外科和协和神经外科的早期历史客观地展现出来,让更多的年轻神经外科人了解历史,以史明鉴,踔厉奋发。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的早期探索:1921~1930年
1906年,英国传教士在北京创办了协和医学堂,这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前身。1914年,美国出资创办了中华医学会,作为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的运营部门,提出了成立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方案,并把该医学院的发展目标设定为建成与世界一流医学院校可以媲美的中国医学院。19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在东单正式建成;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建成并向公众开放。自北京协和医院建院以来,西方现代医学开始为中国人接受。
关颂韬和赵以成带领中国神经外科走上快车道:1931~1940年

关颂韬

赵以成
神经外科的亚专业探索:太平洋战争前的协和经验
太平洋战争前的二十年中,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手术病种齐全,包括了:脊髓和外周神经疾病、功能神经外科疾病、成人脑肿瘤、神经创伤和小儿脑肿瘤等。以上探索是中国神经外科在20世纪50年代后亚专业分工的初期原型。
4.1
脊髓和外周神经疾病
1922年,北京协和医院完成了我国第一例有记载的脊髓肿瘤切除手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北京协和医院开展了更多针对脊髓和外周神经的手术,包括脊柱损伤椎板切除术、多种类型脊髓肿瘤切除术、选择性周围神经切除术、神经修复术、周围神经瘤切除术和尺神经移植术等。1921~1930年期间,北京协和医院共开展了27次脊髓手术和126次外周神经手术。在随后十年中(1931~1940年期间),关颂韬及团队共完成了142例脊髓手术和735例外周神经手术,总数量是前十年的5倍。
我国第一例有记载的脊髓肿瘤切除手术
4.2
功能神经外科疾病
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是北京协和医院为中国功能神经外科起步做出的最大贡献。1931年前,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包括随访观察、口服镇痛和Gasserian神经节切除术。关颂韬自美国留学归来后,推崇Frazier教授主张的神经节感觉根离断术作为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方式。1932年,关颂韬发表了中国功能神经外科领域及大神经外科领域的第一篇文章《Trigeminal neuralgia: I.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hin Med J. 1932; 46: 260-276》,这篇文章被认为是中国神经外科正式开始的标志。在第二个十年里,关颂韬和团队共完成了102例三叉神经痛开颅手术、85例酒精注射和13例奴佛卡因注射。
关颂韬回国后完成的第一例三叉神经痛手术(Frazier术式)
4.3
脑肿瘤
北京协和医院在1921年就开展了两例脑肿瘤的开颅手术,第二年完成了一例颈部肉瘤脑转移瘤的切除术,次年又切除了一例视神经胶质瘤及一例额叶胶质瘤。随着对脑解剖学理解的深入、手术经验的积累以及和神经病理科合作的加深,神经外科医生逐渐意识到脑肿瘤手术中保护主要神经功能区的必要性。1938年,关颂韬团队发表了我国第一篇关于功能区脑肿瘤手术经验的文章。
左侧顶枕叶功能区占位病变手术示意图(摘自Chin Med J. 1938; 54: 491-516)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垂体中心是中国垂体疾病注册中心和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的创办单位。北京协和医院对垂体腺瘤的MDT规范化诊疗使协和垂体中心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1922年,De Schweinitz教授访问北京协和医院时曾做出题为“垂体疾病眼部症状的演变”的重要演讲。同年,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断了我国首例有病历记载的垂体腺瘤患者。1938年,关颂韬团队完成了国内首例有病历记载的垂体腺瘤开颅手术。
4.4
神经创伤
北京协和医院建院第一年就完成了4例脑外伤开颅手术。1922年至1936年的十五年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颅骨骨折患者143例,其中枪伤61例。关颂韬和赵以成总结了神经创伤的治疗策略和原则,描述了伴随病症的特点和治疗心得,如意识障碍、颅高压、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为我国神经创伤亚专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4.5
小儿神经系统肿瘤
1921~1940年间,北京协和医院接诊并为23例患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小儿患者进行手术。根据这些患者的诊疗经验发现,小儿神经系统肿瘤具有明显区别于成人的特征。小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多发生于小脑或神经系统中线部位,且多表现为恶性行为。虽然同期小儿神经系统肿瘤患者的数量与成人相比过于稀少,但这些珍贵的病历资料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护理等操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战前20年北京协和医院对中国神经外科战后发展的主要贡献总结
总结
中国现代神经外科的历史始于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成立。北京协和医院早期开展的神经外科手术、神经系统疾病教育教学、神经外科医师培训、神经科学的科研探索等工作,极好地反映了中国神经外科发展初期的现状,这为战后和平时期我国神经外科及其亚专科的蓬勃发展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基础,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马文斌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药促会脑神经药物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脑转移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脑转移瘤协作组副组长
中国脑胶质瘤协作组第三任组长
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审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