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8日发布 | 2201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通桥•银蛇探囊】“一柱撑碧落,嵯峨压洪泉” 通桥银蛇DA临床应用体会

刘赫

北京朝阳医院

达人收藏


前  言


大脑中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总数的18%~20%,是一种特殊的颅内动脉瘤类型。它位于Willis环的远端,位置也更加表浅,宽颈、巨大型及梭形居多,在多数情况下,对于宽颈MCA动脉瘤多选择外科夹闭,而对于窄颈MCA动脉瘤则多选择血管内治疗。


近期,我科遇到了一例结构复杂的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累及M2且瘤体极不规则,存在5个大小,指向各异的子瘤,我科使用通桥银蛇®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实现高到位,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成功栓塞动脉瘤,具体汇报如下:


病例展播


病史介绍

患者:杨某某,女,56岁。


主诉:右侧头疼数月来诊。


术前影像学检查

DSA

大脑中动脉上干起始部狭窄明显,接续为动脉瘤,4.2×2.8mm,累及M2血管壁,动脉瘤极不规则,囊壁存在大小不等,指向各异的5个凸起子瘤。最大的位于侧前方,指向侧方,大小约为2.0×2.3mm。


手术方案: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手术难点:动脉瘤位置较高,M2角度刁,两套微导丝、微导管到位困难;动脉瘤多囊,达到致密栓塞难度大。


注意事项:栓塞时不要挤破动脉瘤;上微导管、微导丝、送弹簧圈时注意反作用力,注意支撑导管稳定;在微导管退出前,要保证最大子囊被致密填塞。否则没有二次机会通过支架网孔进入动脉瘤,继续栓塞。


选择6F通桥银蛇®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做,考量如下:此多囊性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M2段,病变复杂,在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时,需要导管上的更高,更接近病变位置,以提供更稳定的支撑。通桥通桥银蛇®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长105cm,远端有8cm柔软段,可以突破岩谷段,到达海绵窦段,更接近病变位置。且头端柔软段对血管损伤更小,与普通导引导管相比,通过性能更好!


手术过程

使用6F通桥银蛇®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105cm),在0.035”超滑导丝配合下留置于海绵窦段(箭头)。


通桥银蛇®DA送入Echelon10导管,在0.014”微导丝配合下送入M2,轻柔通过动脉瘤,到达远端。

另一Echelon10微导管直头送入动脉瘤内。


术中切换两个角度,观察子瘤填塞情况。首枚送入4mm×8cm圈,反复调试,未能进入最大前侧方的子瘤,于是送入1/3后,送入Atlas 3.0×21mm支架,自M2开始半释放,覆盖动脉瘤颈后,继续送入弹簧圈。弹簧圈进入最大子瘤内(箭头)。



陆续送入弹簧圈后,造影显示动脉瘤基本不显影,各分支通畅,完全释放Atlas支架。


术后情况

通桥银蛇®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


经验体会

本例患者大脑中动脉瘤,病变复杂,需要导管上的更高,以便提供更强支撑力。以往习惯做法,使用8F Guiding(90cm)+6F Navien导管(115cm)组合完成。

通桥银蛇®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头端8cm很柔软,可以送入更高节段(海绵窦段),后部硬度增加,能够提供较强的支撑力。这样就可化繁为简,使手术更加快捷、顺畅。其内径0.071”,不逊于其他6F Guiding以及6F中间导管。实践也证明,尽管术中微导管的反作用力较强,通桥银蛇®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表现非常稳定,为手术成功提供了根本保障。(一柱撑碧落)。

该动脉瘤结构复杂,累及了一段M2动脉管壁,且角度刁钻。支架导管的通过、栓塞导管到位的操作都要轻柔。

前侧方最大的子瘤栓塞是手术另一难点。微导管很难接近子瘤,弹簧圈也不能进入。这种情况下,半释放Atlas,一方面重塑管腔;另一方面可以压迫弹簧圈,迫使其向有空间的子瘤方向扩张填充(嵯峨压洪泉)。

术者简介


刘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神经介入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科室副主任;日本神经外科博士、博士后。

主要从事神经介入出血及缺血疾病的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现任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中日神经外科学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学分会常务理事、青委副主委、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中国医刊》杂志编委、《中华解剖于临床杂志》编委;发表SCI(包括BRAIN)等论文30篇;国外国际会议发表18次;承担科研课题6项;曾获北京市优秀人才奖。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