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4日发布 | 1277阅读
我们有多少种情绪?
达人收藏



生活中,感觉影响着我们做选择——我们选择看让我们笑或哭的电视节目;选择避开那些让我们害怕的人——这些情绪感受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有一种理论认为:我们可以感受到五种不同的情绪(比如愤怒和乐趣),每种情绪都与其他情绪完全不同;另一种理论认为:我们感受到两种相反的情绪,如高兴或不高兴、兴奋或平静,它们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有的情绪感受。


为了研究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反应,我们收集了超过30万个人对2185个情绪视频的反应,然后使用数字技术来捕捉人们反应中不同的情绪。我们发现至少有25种不同的情绪,其中许多情绪可以混合在一起。为了展示这些不同的情绪是什么,我们创建了一个互动地图。这张地图揭示出人们的情绪比科学家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这个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研究情绪障碍和大脑表达情绪的方式,也可能有助于设计手机和电脑对我们的情绪做出适当反应。



情绪体验

想想上一次你对同学生气、对演讲焦虑,或者对周围美景发出赞叹时的场景。情绪影响我们的内心世界和对周围世界感受,告诉我们去哪里看,要记住什么,要想什么,以及下一步要做什么。这些关于情绪的观点得到了科学的支持,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凯尔特纳(Keltner)所做的重要研究,并通过影片《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被赋予了生命[1,2]


在这部发生在主人公内心的动画电影中,记忆被储存在玻璃球中,被不同的情绪渲染。但是情绪有多少种 “颜色”呢?如果你看过《头脑特工队》,你可能会记得它展示了五种不同的情绪:愤怒、厌恶、恐惧、快乐和悲伤,这些恰巧是科学家们最关注的情绪[2]。然而,尽管这五种情绪非常重要,最近的证据表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历许多其他的情绪。



什么是情绪?

情绪的概念可能看起来很简单,但科学家们往往很难就它的真正含义达成一致。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情绪包含的不仅仅是感觉,它包括身体反应,比如当你感到兴奋时心跳加速;它们还包括表情动作,包括面部表情和声音——例如,当你因为被某事吸引而说“哇”的时候;情绪还包括一些行为,比如当你生气的时候对别人大喊大叫。


虽然情绪有许多不同的部分,但感觉通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部分[3]。大多数研究情绪的科学家通过询问人们的感受来测量情绪。当然,我们无法知道一个人在报告感受时是否说了真话。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像“生气”和“好玩”这样的词对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意思。然而,尽管有这些限制,自我报告(即一个人对自己感受的描述)是衡量情绪感受最直接的方式。



情绪结构

有许多不同的词语来描述我们的情绪,这些词实际上指的是多少种不同的情绪,以及这些情绪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这就是情绪的结构。


多年来,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可以归结为五种类型[2]。研究最广泛的情绪类型——愤怒、厌恶、恐惧、快乐和悲伤——是《头脑特工队》中的主要角色。支持这种情绪观点的科学家认为每一种情绪都由几种密切相关的情绪组成,如愤怒、沮丧和狂怒。


其他科学家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两种属性让我们体验到情绪,这两种属性被称为“效价”和“唤醒”。效价是指一个人感觉好或坏的程度,唤醒是指一个人感觉平静或兴奋的程度。支持这个观点的科学家们还认为不同情绪之间的差异来自我们对事件的解释,而不是像《头脑特工队》中的那种特殊感受,如愤怒和恐惧都是消极的(低效价)、高度兴奋(高唤醒)的状态[4]




情绪的效价—唤醒观点的证据来自于人们如何报告感觉的数字分析[4]。这些数字技术告诉我们像恐惧和悲伤这样的消极情绪经常同时发生,像乐趣(幽默)和赞叹这样的积极情绪也经常同时发生。也就是说,效价相同的情绪倾向于同时发生,唤醒程度相似的情绪也倾向于同时发生。换句话说,某些情绪是相互关联的,它们经常一起发生和消失,因为人们倾向于在同一时间或相似的情境下感觉到这些情绪。但这些数字分析并不能够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这两种情绪是不同的——我们不知道恐惧是否真的不同于悲伤,乐趣是否真的不同于赞叹——除了它们在效价-唤醒水平上的异同。


在这个研究中,我们想要发现人们到底有多少种情绪。当人们说出他们的感觉时,是否能将他们的感觉归结为好的还是坏的、是兴奋还是平静?或者需要五种,就像《头脑特工队》中那样?还是需要更多的情绪?为了确定人们有多少情绪,首先我们收集了一些生活中最黑暗和最光明时刻的视频,包括超过2000部电影的求婚、动物、艺术、出生、自然、战争、体育、事故和侥幸逃生,以及许多其他深情的场景;然后,让人们在互联网上观看这些视频,并收集了数十万条关于这些视频给人们带来的感受;最后,开发了一种新的数字技术来找们需要多少个不同的情绪维度来解释这些视频让人们产生的感受。这一技术会告诉我们当人们使用“赞叹”这个词时,他们表达的意思是否与使用“幸福”这个词时不同。


为了研究人们对视频的情绪反应是如何构成的,首先要求人们从34种情绪中选择一种或多种来描述他们看到的每个视频,例如“乐趣”、“赞叹”和“同情”;接着我们要求人们用自己的话描述每个视频带给他们的感受;最后我们要求人们从不同的维度来评价每个视频,包括效价和唤醒。除了这两个维度外,还包括了人们认为可能是情感基础的其他维度,比如安全感。每个维度都以9分制进行评分(1-9分表示从低到高,如1分表示非常不安全,9分表示非常安全);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反应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捕捉到了人们描述自己情绪的不同方式。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反应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人们在观看视频时报告了至少25种不同的情绪。用数字技术来计算解释不同类型的反应需要的维度数时,我们发现至少需要25个维度或模式才能解释收集到的数据。


我们发现的情绪模式与25种不同类型的情绪相对应:赞赏、崇拜、对美的欣赏、乐趣、愤怒、焦虑、赞叹、尴尬、厌倦、冷静、困惑、渴望、厌恶、对痛苦的共情、出神、兴奋、害怕、恐惧、兴趣、喜悦、怀旧、解脱、悲伤、满足和惊讶。


尽管大多数视频只有5秒,却能让人们感受到不止一种情绪。事实上,在很多视频中,许多类别的情绪被混合在一起。这挑战了情绪是完全独立的观点,就像《头脑特工队》中的角色一样。相反,情绪更像是颜色。正如在红色和绿色之间有许多不同的颜色——如黄色、橙色、棕色等等——在恐惧和厌恶之间也有许多不同的情绪。


为了可视化25种不同的情绪维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融合,我们利用一种新的数字技术来构建每个视频所引起的情绪的交互式地图[5]。在地图中,每个视频都由一个字母表示,字母对应的是它最能引起的情绪,颜色对应的是它所引起的情绪的确切混合,以及靠近其他情绪的视频的位置。你可以把每个字母想象成电影《头脑特工处》里的一个玻璃球,每个玻璃球的颜色代表了与它所包含的与记忆有关的情感。不同的是,这里有25种不同的颜色,而不仅仅是5种,另外还有混合的颜色。换句话说,一个混合了“焦虑”(焦黄色)和“恐惧”(深粉色)的视频,可能会以中间的橙色出现。

图1. 情绪体验的结构:平滑的梯度连接25种不同的情绪类别。

这幅地图展示了人们对2185个视频的情绪反应与我们发现的25个情绪维度的对应。每个视频在地图上用一个小字母表示。利用数字技术,这些视频被放置在让人们感受到类似情绪的其他视频附近。每个视频的颜色都是由它所唤起的情绪的维度所对应的颜色混合而成的。这幅地图揭示了不同的类别是如何通过中间情绪的平滑梯度连接起来的,比如从焦虑到恐惧、从恐惧到厌恶的梯度。




这对科学和社会意味着什么?

我们发现情绪结构比许多科学家想象的要复杂。情感体验就像《头脑特工队》里的角色一样,只有五、六个基本类别,科学家们认为这种看法有一半是对的。情绪能以类别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愤怒和恐惧,这是正确的。但他们低估了类别数。而且,他们错误地认为这些类别是完全独立的,就像电影中的角色一样。相反,许多情绪可以混合在一起。


把情感体验看作是效价和唤醒这样的维度,科学家们也认为这种看法有一半是对的。质疑情绪之间有严格的界限是正确的,我们看到情绪是可以混合在一起。但是他们错误地认为只有两个维度(效价和唤醒)就可以解释人们报告的情绪感受。这些情绪实际上至少由25个不同的维度组成。


除了像《头脑特工队》这样鼓舞人心的动画电影外,这项研究的重要性还有很多。这些发现可能会影响科学家研究各种事物的方式,比如情感障碍(如焦虑或抑郁)、大脑产生情绪的方式,以及对情绪需求做出适当反应的机器设计。


研究情感障碍(如焦虑或抑郁)的科学家可以利用这项研究来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情绪范围。结果可能是两个诊断相同的病人,比如抑郁症,实际上经历了不同的情绪模式,对不同的治疗有不同的反应。


研究大脑如何产生情绪的科学家可以利用这项研究来理解不同的情绪是如何在不同的脑区中表现出来的。例如,大脑中有一个区域被认为与情绪有关,尤其是在恐惧状态下,这个区域被称为杏仁核(一个深嵌在大脑两侧耳朵之间的小结构)。杏仁核帮助我们学会害怕危险的事情,并根据过去的经验对这些事情做出快速反应[6]。脑科学家可以研究杏仁核的不同部分是否与恐惧相关的情绪反应有关,比如焦虑、恐惧、放松和惊讶。这样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像杏仁核这样的大脑区域在情绪中的作用。


最后,开发与人类互动的机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如社交媒体应用、iPhones、汽车和客服机器人,可以利用这项研究来确保他们的机器可以对我们的情绪做出适当的反应。使它们成为帮助我们处理消极情绪(如焦虑和恐惧)并促进积极情绪(如崇拜和敬畏)的工具。




术语表

情绪(Emotion):科学家们对于什么构成了“情绪”这个问题还存在争议,但他们通常认为它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情绪还包括身体反应(如当你感到兴奋而心跳加速)及表情动作,包括面部表情和声音——例如,当你因为被某件事吸引而说“哇”时。情绪还包括一些行为,比如当你生气的时候对别人大喊大叫。这些身体反应、表情动作和行为常常被包括在科学家对“情绪”的定义中。

感觉(Feeling):人们体验某种情绪的方式。感觉是内在的体验,在你自己的头脑中,其他人可以根据你的行为来理解。你可以使用情感术语来帮助其他人理解你的感受,如“愤怒”或“悲伤”——本研究的主题——或者通过类比,如“我的感觉就像一个孩子的万圣节糖果被她爸爸拿走了”。

相关性(Correlation):测量两种事物同时上升和下降的程度。例如,身高与体重相关,因为高的人通常更重。



参考文献

[1] Keltner, D., and Ekman, P. 2015. The Science of ‘Inside Out’. The New York Times p SR10. Available at: https://www.nytimes.com/2015/07/05/opinion/sunday/the-science-of-inside-out.html (Accessed: April 13, 2018).

[2] Dudd, J. W. 2015.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Psychologist Behind 'Inside Out'. Pacific Standard. Available at: https://psmag.com/social-justice/a-conversation-with-psychologist-behind-inside-out (Accessed: April 13, 2018).

[3] LeDoux, J., Phelps, L., and Alberini, C. 2016.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emotions. Cell 167, 1443–1445.

[4] Russell, J. A. 2003. Core affect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emotion. Psychol. Rev. 110, 145–172.

[5] Maaten, L. V. D., and Hinton, G. 2008. Visualizing data using t-SNE. J. Mach. Learn. Res. 9, 2579–2605.

[6] Pessoa, L., and Adolphs, R. 2010. Emotion processing and the amygdala: from a'low road' to 'many roads' of evaluating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Nat. Rev. Neurosci. 11(11), 773–83.

翻译:刘斯漫

编辑:范雪如
审校:左西年
翻译版权:脑与心智毕生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脑与心智毕生发展研究中心CLIMB


1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