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2日发布 | 3744阅读
功能神外-疼痛
【双镜联合】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张建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达人收藏




病例特点



患者,男,82岁,因“发作性右面部疼痛3年”于2021年6月30日16:00入院。

 
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面部疼痛,疼痛较为剧烈,为针刺样,吃饭、刷牙、讲话以及洗脸时会诱发,发作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后自行缓解,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三叉神经痛,予卡马西平1片QD。3年来患者反复发作,发作频率和时长均增加,增加卡马西平剂量仍控制不佳,疼痛剧烈无法忍受,强烈要求手术治疗。既往左肺腺癌,口服克唑替尼1片QN治疗。
 
目前诊断:原发性右三叉神经痛;左肺癌。


术前影像


三叉神经磁共振提示右侧三叉神经与右侧小脑上动脉关系密切。




手术经过



麻醉成功后侧俯卧位,右侧乙状窦后直切口标记,消毒铺巾。切开头皮切口,肌肉,骨膜,牵开器牵开,在星点外侧附近磨一孔,铣刀形成约3*3cm大小骨瓣,硬膜悬吊后切开脑膜,向枕大池方向轻柔拉开小脑,充分释放脑脊液。显微镜下分离蛛网膜,右侧小脑自然下垂。暴露岩静脉,面听神经,三叉神经。见三叉神经根部与小脑上动脉、岩静脉关系紧密,予Teflon垫棉隔离。逐层缝合肌肉头皮,未输血。


术中应用蔡司机器人手术显微镜KINEVO 900QEVO超微观察镜双镜联合以辅助手术顺利完成。


术中QEVO超微观察镜下见三叉神经被小脑上动脉压迫并与岩静脉关系密切。

Teflon垫棉隔离三叉神经与小脑上动脉及岩静脉。

术后情况

患者术后恢复可,一般情况良好,停用卡马西平,无面部疼痛发作。




专家体会



QEVO超微观察镜的加入,可以让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这类手术更容易实现“双镜”联合的“常态化”,其机身小巧,与显微镜即插即用,快速暴露术前术后面神经、三叉神经、责任血管(小脑上动脉)与岩静脉等解剖关系,提供双镜联合的内外视野,非常便捷易用。


相关推荐


专家简介

张建民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兼脑科中心、脑血管介入中心及脑胶质瘤中心主任
浙江省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浙江大学脑医学研究所所长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兼秘书长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兼脑血管外科专家委员会主委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