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6日发布 | 580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心源性MCA闭塞和同侧颈外动脉栓塞血栓突入颈内动脉近端—急诊取栓+Wallstent支架压迫颈动脉血栓

陈红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达人收藏
简要信息

PART/01


男,79岁。
发病时间:2019-12-20 07:00。
症状:突发右侧肢体无力。
到院时间:08:40
NIHSS14
既往房颤和心脏起搏器植入病史,2017年11月曾因脑梗死住院治疗,平时服用华法林1.5mg/日。
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此次发病前mRS:1。
既往影像资料

PART/02



  • 2018 颅脑CT


△颅脑CT平扫:右侧枕叶和颞叶后部陈旧性梗死软化灶。


急诊多模式CT

PART/03




  • 2019-12-20 09:12


△颅脑CT平扫:右侧枕叶和颞叶后部陈旧性梗死软化灶;所见基本同上文中的2018年颅脑CT。



△颅脑CT平扫薄层源图像: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远端和M2段近端血栓高密度征(红箭)。



△颅脑CTA: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



△基于颅脑CTA源图像的多平面厚层重建: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段位于主干远端和M2段近端(红箭)。



△颈部CTA:右侧颈外动脉未见显影,右侧颈内动脉显影较左侧稍纤细。



△基于颈部CTA源图像的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右侧颈外动脉为血栓栓塞闭塞,呈低密度影(黄箭),并可见此血栓突入颈内动脉近端管腔内(红箭)。




△脑CTP:右侧大脑中动脉区大范围TTP显著延长,相应区域CBF和CBV可见不同程度降低,以陈旧性梗死部位最为显著。


治疗决策

PART/04





虽然患者发病4.5小时内,但发病前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凝血酶原时间(PT)大于15秒,属静脉溶栓禁忌。


NIHSS_14,虽既往有脑梗死病史,但此次发病前mRS为1;CT于右侧半球除发现既往陈旧性梗死灶外,其他大脑中动脉区未见明显早期脑梗死征象;CTA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脑CTP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区大范围TTP显著异常,但CBV和CBF显著降低范围不大,提示存在较大范围的“组织窗”;综合以上,认为该患者符合急诊血管内介入治疗指证。

经和患者家属积极沟通后,同意行急诊血管内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急诊介入治疗

PART/05





局麻,10:20穿刺成功



△采用同轴技术将6F长鞘(Cook,90cm)送至右侧颈总动脉远段,造影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橙箭);右侧颈外动脉血栓栓塞闭塞,并见血栓突入到颈内动脉近端的管腔内(红箭)。



△经.035”导丝将中间导管(Navien 058,115cm)送入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经微导丝将微导管(Rebar 17)送入右侧大脑中动脉下干分支,造影证实位于真腔。



△经微导管释放取栓支架S AB(4.0*20mm)后造影: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段未见明显前向血流恢复。




△等待约5分钟,以SWIM技术取栓一次,取出一长条状红色血栓。



△取出体外的红色血栓。




△在保护伞保护下,于右侧颈内动脉近端植入一枚自膨式支架(Wallstent, 9.0*40mm),为增强支架贴壁性,支架释放约一半长度时,在回撤支架输送外套管的同时,用力推送支架输送杆,直至支架完全释放;释放后的支架形态呈纺锤形,贴壁良好(白箭),完全将突入颈内动脉近端的血栓压回了颈外动脉,可能有少部分血栓压在支架和血管壁之间。


DSA平板CT:未见颅内出血征象,结束手术。



术后即刻查体,NIHSS_5。




术后影像学

PART/06





  • 术后第2日复查CT


△颅脑CT平扫:所见基本同术前。



△颅脑CTA: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其M2分支显影良好,远侧分支较对侧稀疏。



△颈部CTA血管减影重建和血管曲面重建:右侧颈外动脉闭塞,支架展开贴壁良好,支架部位管腔内造影剂充盈良好,未见血栓所致充盈缺损。




△脑CTP:右侧颞枕叶陈旧梗死部位TTP较对侧延长,且CBF和CBV较对侧降低;右侧半球其他部位灌注和对侧基本对称。




出院NIHSS_1。




简要评析

PART/07



1、本病例有几个特殊之处,首先该房颤患者,虽然此次发病在4.5小时内,但发病前服用华法林,急诊查凝血功能显示PT时间大于15秒,属静脉溶栓禁忌症。


2、其次,此患者这次发病考虑是心源性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NIHSS评分大于6,可能适合急诊取栓治疗,但存在两个问题:(1)既往有脑梗死病史,但这次发病前mRS为1,符合急诊血管内治疗指证;(2)部分陈旧梗死病灶位于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但范围不大,其他右侧大脑供血区未见明显早期脑梗死征象,即使算上陈旧梗死病灶,ASPECT还有8,也符合急诊血管内治疗指证。同时,脑CTP也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区存在大范围“组织窗”。因此,认为该患者很可能从急诊取栓治疗获益。


3、此外,关于介入治疗策略,还有几个问题:(1)栓塞右侧颈外动脉的血栓突入到颈内动脉近端是否要处理?(2)如果要处理上述血栓,采用何种血管内治疗方法?(3)是先处理近端突出的血栓?还是先开通颅内动脉闭塞?


4、关于以上几个介入治疗问题,笔者的考虑如下:右侧颈外动脉开口突出的血栓存在脱落栓塞颅内动脉的风险,需要进一步处理,考虑到血栓负荷较大,颈外动脉闭塞一般无不良后果(侧支循环丰富),因此无需开通颈外动脉,考虑到突入到颈内动脉近端的血栓不大,最高效的方法是保护伞下植入颈动脉支架,压迫血栓,或将血栓压回颈外动脉;右侧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血管相对平直,编织支架(Wallstent)网孔相对较小,有利于压迫血栓和防止较大血栓从网孔突出,属于首选;释放支架时适当推挤支架输送杆,可增强贴壁效果,并进一步减少网孔面积。


5、对于优先处理颅内或是颅外病变这一个问题,当时笔者的考虑是:突入右侧颈内动脉近端的血栓不是很大,造影时未见血栓充盈缺损浮动样改变,以为是比较稳定的,加之血栓突入部位管腔无狭窄,判断中间导管通过此部位时导致突入血栓脱落的风险不大;为更快地开通颅内闭塞血管,最大限度挽救“组织窗”脑组织,笔者选择了先进行颅内动脉闭塞取栓。


6、为减少对突入血栓的骚扰,采用中间导管通过血栓突入部位管腔,以SWIM技术一次取栓成功;而后在保护伞保护下植入Wallstent颈动脉支架,并运用推挤释放技术增强支架贴壁性,尽量把血栓压回颈外动脉。令人欣慰的是,此患者肢体无力症状在术后即获得部分改善,出院时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7、本病例是一复杂的急诊脑卒中患者,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挑战,提醒从事脑血管病诊治的医务人员:现实中的脑卒中患者病情常较复杂,需要临床医生详细评估诊断,快速作出决策,并精心制定和设施治疗方案。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