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9日发布 | 2448阅读

【中国声音】基于QST分型的原发颅咽管瘤内镜经鼻与经颅手术治疗的对照研究:附315例报道

樊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刘忆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漆松涛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达人收藏
第一作者:樊俊,刘忆
通讯作者:漆松涛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REF: Fan J, Liu Y, Pan J, Peng Y, Peng J, Bao Y, Nie J, Wang C, Qiu B, Qi S. Endoscopic endonasal versus transcranial surgery for primary resection of craniopharyngiomas based on a new QST classification system: a comparative series of 315 patients. J Neurosurg. 2021 Mar 5:1-12. doi: 10.3171/2020.7.JNS20257. Epub ahead of print. 】


点击查看原文


研究背景

颅咽管瘤占颅内原发肿瘤的2-5%,虽然组织学为良性,但因肿瘤与下丘脑-垂体轴及重要血管关系密切,手术极具挑战性。目前,积极手术治疗为颅咽管瘤唯一可能治愈的手段,文献报道的全切除率从68.9%到89.6%不等。传统的经颅手术入路可直达鞍上及鞍旁区,尤其适用于向侧方生长超过颈内动脉分叉部的肿瘤,该入路的主要缺点在于需要牵拉脑组织、视路结构及重要血管以显露肿瘤。同时,由于肿瘤位置深在,显微镜下对视交叉后方并向上突向三脑室的肿瘤部分显露不佳。内镜经鼻手术入路在近20年得到飞速发展,可为切除颅咽管瘤提供良好的视野及照明,术者可在直视下处理视交叉后方肿瘤,尤其适用于视交叉前置、沿下丘脑-垂体长轴生长的肿瘤,同时还可减少或避免对视路和脑组织的牵拉。


目前,关于颅咽管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存在一定争议,而对经颅和经鼻手术入路进行对照研究的文献很少,且样本量均较小,缺乏强有力的统计学证据。同时,尚未见有文献报道不同类型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对照研究。为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的樊俊教授等根据漆松涛教授提出的QST分型方法,基于拥有大宗临床病例的优势,对原发性颅咽管瘤的经颅和经鼻手术结果进行分类对照研究,旨在客观评价两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为不同类型肿瘤的手术入路提供选择依据,该研究发表于2021年3月《Journal of Neurosurgery》杂志。


研究方法

对2006年至2016年在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颅咽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QST分型方法将肿瘤分为三种类型:鞍内/鞍隔下型(Q型)、蛛网膜下腔型(S型)和漏斗-结节型(T型)。在每种肿瘤类型中,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进一步分为经颅手术组和经鼻手术组。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特征、手术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等资料,分别对每种肿瘤类型中经颅和经鼻手术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共计315例原发性颅咽管瘤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87例为Q型肿瘤(经颅手术49例,经鼻手术38例),56例为S型肿瘤(经颅手术36例,经鼻手术20例),172例为T型肿瘤(经颅手术105例,经鼻手术67例)。各型肿瘤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肿瘤大小及特征在两手术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种手术入路的总体全切率(经颅90.5%比经鼻91.2%,p=0.85)和复发率(经颅8.9%比经鼻6.4%,p=0.35)无统计学差异。经鼻手术组术后视力改善的比率显著高于经颅手术组(61.6% vs 35.8%,p=0.01),而视力损害的比率低于后者(1.6% vs 11.0%,p<0.001)。经鼻手术组术后脑脊液漏和鼻腔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经颅手术组(12.0%比0.5% 和 9.6%比0.5%,p值均<0.001)。对于Q型肿瘤,经鼻手术的全切率显著高于经颅手术(97.4% vs 85.7%,p=0.017),而复发率(2.6% vs 12.2%,p=0.001)和新发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率(28.9% vs 57.1%,p=0.008)均低于后者,且经鼻手术组的无复发生存率要高于经颅手术组(log-rank检验,p=0.037)。对于T型肿瘤,经颅手术组的术后下丘脑功能优于经鼻手术组(p=0.016),而平均手术时间要短于后者(p=0.01)。各型肿瘤的其他手术结果在两手术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颅咽管瘤可通过积极手术切除达到良好的结果。经颅手术和经鼻手术在处理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各有优缺点,应合理选择应用。基于肿瘤生长模式采用个体化的手术策略,对于获得最佳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第一作者简介


樊俊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镜组组长、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促会颅底外科分会青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垂体瘤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

点击进入樊俊学术主页


刘忆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脑积水与脑功能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院协会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神经外科联盟理事

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点击进入刘忆学术主页


通讯作者简介

漆松涛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大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广东省首届名医、中国历届百强榜TOP10医生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小儿神经外科学组荣誉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分会常委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外科学基础与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计算机辅助外科协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Neurosurgery》(中文版)等杂志的编委、常务编委及副主编人民卫生等出版社出版专著7部,发表SCI论文100篇,中文400余篇,参与或主持行业技术专家共识10余份,获得省部(军队)一、二、三等奖12项主编的《Frontierneurosurgery:Craniopharyngioma——Classificationand surgical treatment》2017年12月在美国出版;主编的《Atlasof Craniopharyngioma》2019年在美国Springer出版社出版

点击进入漆松涛学术主页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