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病史:
既往史:
体格检查:
个人史:
辅助检查:
术前诊断:
术前用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 mg qd(1月)
氯吡咯雷片 75 mg qd(1月)
阿托伐他汀钙片 20 mg qd (1月)
手术指征:
动脉瘤破裂风险较大
手术风险:
动脉瘤破裂、出血
动脉夹层、血管闭塞,穿支闭塞
斑块脱落导致栓塞事件
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
术后动脉瘤残留,复发
术中造影
DSA(天坛医院-2020.01.20)右侧颈内动脉
左侧颈内动脉
微导丝( Synchro 0.014 in*200 cm)配合 Excelsior SL-10(150 cm×6 cm)带领 Navien(6F-115)到达右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微导丝配合微导管,将SL-10置于右A2中段
0.014 in*200配合微导管1(Echelon-10 45° Tip Shape ev3)到达前交通较大动脉瘤内
微导丝( Synchro-14 Tip Shape ev3)配合微导管2到达前交通动脉瘤较小动脉瘤内
经微导管2填入小动脉瘤内弹簧圈1枚(3D EV3 1 mm*2 cm )
经 Excelsior SI-10置入Neuroform Atlas无头4.0 mm×21 mm,准确释放,覆盖动脉瘤颈部,过程中间断造影确保双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通畅,穿支通畅,过程中未见动脉瘤破裂迹象。经微导管1依次填入弹簧圈(泰杰伟业弹簧圈6 mm*20 cm 2D,泰杰伟业弹簧4 mm×8 cm 2D, Helix EV3 2 mm×3 cm)
颈内动脉造影确认:前交通动脉瘤致密填塞,双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通畅,支架通畅,未见支架内血栓,穿支通畅,过程中未见动脉瘤破裂迹象。
前交通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中最常见的类型 ,其发生率约占颅内动脉瘤的22%~30%。 前交通动脉瘤的治疗包括血管内介入治疗和开颅手术夹闭两种 ,研究显示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的近期及远期效果均优于开颅手术夹闭。 介入治疗比传统的开颅夹闭手术创伤小 、并发症较少 、术后恢复快等 ,因此越来越多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了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 微小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的特殊形式 ,是指动脉瘤最大直径 ≤3 mm 的动脉瘤 ,占较大比例,介入栓塞该类型的动脉瘤操作难度大 ,并发症较高 ,是介入手术中较为困难的类型。此类动脉瘤存在漏诊率高 、治疗棘手 、并发症多 、预后较差等特点 。
微小动脉瘤破裂出血率是非微小动脉瘤的8倍 。
Schuette 等收集了10年共计347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动脉瘤直径>4 mm 的273例术中破裂的有8例(2.9%),74例动脉瘤直径 ≤4 mm 破裂10例(13.5%),直径 ≤4 mm 破裂是>4 mm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5倍。虽然此类动脉瘤最大径不超过3 mm,但是仍然有部分微小前交通动脉瘤符合宽颈动脉瘤的标准,使得单纯栓塞此类动脉瘤变得十分困难,需要支架辅助或其他辅助治疗的方法才能达到手术的目的。动脉瘤栓塞微导管末端塑形角度<135°可降低微导管接触动脉瘤颈的风险, 避免微导管及微导丝过多突入动脉瘤内,刺破动脉瘤。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破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接触了动脉瘤颈部。 栓塞过程中微导管张力偏高,必须释放张力,也可以采用由微导管单独进入动脉瘤腔, 借此降低微导管头端的张力。前交通动脉瘤瘤顶指向多变,术者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微导管塑形。有时微导管头端需更小的微调,甚至需反复微导管或导丝多次塑形。对于术中破裂的预防处置。我们认为一是尽可能应用中间导管,增加微导管及微导丝的操控性;二是一旦微导管刺破动脉瘤发生破裂,不要急于回撤微导管,在瘤外盘几环弹簧圈,形成压迫张力,再回撤微导管,将剩余弹簧圈盘在瘤内。使弹簧圈形成哑铃形状。这样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瘤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