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术者寄语
“近年来,介入材料的不断发展,弹簧圈的顺应性及柔顺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得更多复杂的动脉瘤得到了更好的栓塞,本例栓塞动脉瘤使用了加奇生物改进后的Jasper®系列弹簧圈,从首枚弹簧圈贴壁成篮的顺应性,到2D弹簧圈推进填塞的钻空隙能力的改善,使得动脉瘤栓塞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49岁,主因“突发头痛3小时”入院。
简要病史
既往史:体健。
入院查体情况
GCS评分13分,Hunt-hess评级II级Fisher评级II级,脑膜刺激征阳性,余神经查体阴性。
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
入院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
初步诊断
右侧大脑中动脉M1分叉部动脉瘤
6F动脉鞘
ENVOY™DA Guiding Catheter 6F
CERENOVUS PROWLER SELECT® PLUS支架导管
Headway 17微导管
Synchro SOFT 0.014in X 200cm微导丝
Jasper®弹簧圈7mm x 30cm、5mm x 10cm、2mm x 4cm、1.5mm x 2cm
通路的建立:ENVOYTM DA Guiding Catheter 6F建立通路(颈内动脉岩段);
将支架导管单弯塑形,微导丝引导预置M1分叉前,微导丝置入载瘤动脉,将Headway 17微导管“S”塑形,送至瘤体,用Jasper®弹簧圈在微导丝辅助下首圈成篮;
首圈使用7×30cm的Jasper®3D弹簧圈进行成篮,后续继续填塞Jasper®2D弹簧圈顺利进入瘤颈处异常隆起;
后依次Jasper®弹簧圈至异常隆起及瘤体处,无造影剂充盈。
病例总结
栓塞过程中,由于病人相对年轻,血管条件较好,所以,手术通路的建立及微导管的到位相对容易。但是,由于动脉瘤位于M1分叉部,相对宽颈,且瘤颈上下方各有一异常隆起,如何在不影响上下干血流的前提下,成功首圈成篮成为手术的关键。利用微导丝的灵活性辅助,各弹簧圈间的辅助配合,成功的实现动脉瘤的致密栓塞,避免了支架的置入,降低了血栓形成及术后的长期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此外,相关加奇生物Jasper®弹簧圈抗血流冲击能力较强,降低了动脉瘤复发的可能性。
陈永安
青岛大学医学院
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
急诊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山东省神经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山东省脑血管介入与手术治疗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卒中学会烟台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学会常务委员。
长期从事颅内动脉瘤、烟雾病、脑动静脉畸形及动静脉瘘等颅内血管疾病诊治。
主持完成烟台市科技局的课题3项,2015年完成的课题“支架载瘤动脉成形术在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获得烟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SCI论文4篇,主编神经外科方面的著作一部。
陈卫光
青岛大学医学院
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
急诊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脑血管介入相关诊疗工作十余年,熟练掌握颅内各种类型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原则及操作,发表SCI论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