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及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C2-7的Cobb角的改善被认为与JOA评分的改善有关,该结果也提示了在颈椎手术中改善甚至维持颈椎前凸的重要性。而术后颈椎的排列异常同样可能引发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研究发现C2-7的颈椎矢状面纵轴距(cSVA)与预后相关;而当cSVA>4cm时,可能造成患者颈部疼痛的恶化。
虽然ACDF可以纠正颈椎前凸,但是随着时间的改变,患者的生活环境与方式、对颈椎的自我保护及其他因素都可能造成颈椎前凸的丢失以及cSVA的增加。同时相关研究发现接受ACDF患者存在远期颈椎曲度的丢失:例如在接受大于3节段的ACDF患者中,C2-7的前凸角度在术后可立即由15.58°增加至24.2°,但是1年后该角度又可以降低至16.7°,随着时间进展可造成最终平均7.5°曲度的纠正效果消失。Katsuura等学者研究发现接受多节段ACDF患者有53%出现局部颈椎后凸;Gillis则发现只有单节段ACDF可改善cSVA。另外,相关学者认为T1倾斜角在后凸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
总的来看,不同节段ACDF对纠正颈椎曲度的效力、cSVA及其他矢状位参数影响情况以及维持曲度的能力尚缺乏定量数据。因此本文对接受1、2、3节段以上ACDF患者开展了相关研究并进行了比较。
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及患者入组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09年至2018年间经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脊柱中心诊断为退行性颈椎病的患者,均接受单节段、2节段或3节段及以上ACDF治疗。
纳入标注:1. 大于18岁;2. 退行性颈椎疾病;3,C2-C7间接受单节段、2节段或3节段以上ACDF治疗;4. 前路钢板固定;5. 至少2年随访。
排除标准:创伤、感染或肿瘤等疾病;零切迹融合器或者仅置入cage而没有用钢板。
手术操作:均采用标准的Smith-Robinson入路,植骨方式包括单纯异位自体骨移植或PEEK材料与自体骨融合的方式。具体方式由手术医生自行选择。
影像学评估
影像学评估标准包括:融合节段的曲度(Cobb角);颈椎曲度(C2-7 Cobb角);cSVA以及T1 slope(图1)。评估时间包括:术前,术后即刻(1月内),最后一次随访。采集图像方法为矢状位X线图像。本研究中颈椎曲度为前凸记为负值;颈椎后凸记为正值。
图1. 本研究采用的影像学评估参数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127位患者。根据单节段、2节段及3节段以上患者分组,3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平均随访时间为43.7月(24-142月)。3组患者cSVA术后即刻增加值为1.94mm,-1.44mm以及7.25mm(p=0.041);cSVA末次随访增加值为2.97mm,0.70mm以及9.32mm(p=0.026);末次随访时,2节段ACDF患者的T1倾斜角减少最明显(-0.43°)。单节段和3节段以上的T1倾斜角改变分别降低了2.71°和2.84°。3组患者其他矢状位参数:融合节段前凸程度、cSVA以及T1倾斜角从术后至末次随访均无明显降低。3节段以上ACDF组具有最大的颈椎前凸曲度纠正能力(较术前前凸增加4.70°),单节段和2节段ACDF组分别较术前前凸增加1.62°与2.51°;但在末次随访与术后即刻进行比较时,发现除了2节段ACDF可维持C2-7的颈椎前凸曲度(-2.16°,即前凸增加2.16°),单节段(-0.84°,即后凸增加0.84°)和3节段以上(2.0°,即后凸增加2.0°)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前凸曲度丢失(p=0.008)。线性回归提示T1倾斜角与C2-7前凸的丢失有显著相关性(p=0.0016),术后即刻T1 slope越大,之后颈椎前凸丢失越小。
图2. 本研究的流程图
表1. 本研究一般资料
表2. 根据ACDF节段分组的资料分析
表3. PEEK材料和自体骨移植在末次随访时的相关参数比较
图3. 相关矢状位参数在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的比较
表4. 单节段、2节段与3节段以上ACDF组术前与术后即刻的颈椎矢状位参数对比(即刻纠正能力)
表5. 单节段、2节段与3节段以上ACDF组术前与末次随访的颈椎矢状位参数对比(远期纠正能力)
表6. 单节段、2节段与3节段以上ACDF组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的颈椎矢状位参数对比(维持能力)
图4. 线性回归提示T1倾斜角和颈椎曲度丢失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结论
虽然3节段以上ACDF纠正颈椎曲度能力较强,但与单节段和尤其是2节段ACDF相比,可造成cSVA的显著增加,同时远期造成显著的颈椎曲度丢失。T1倾斜角与C2-7前凸曲度丢失相关性明显,术后即刻T1 slope越大,远期丢失越小。对于需要行多节段ACDF患者,这些因素都应该考虑到。总体来看,2节段ACDF无论对纠正或维持曲度、改善cSVA都是有利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赵剑斓 报道)
作者点评
谢嵘主任医师:
颈椎病的治疗中,颈椎曲度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同时,颈椎矢状位参数也是值得引起重视的,这些均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相关。ACDF术式在颈椎病的治疗中被广泛采用,不断可以减压融合,也有助于纠正颈椎的前凸。但不同节段ACDF纠正颈椎曲度的能力研究较少,能否就像类似SPO、Ponte、PSO截骨具有不同的定量纠正脊柱后突能力一样,对不同节段ACDF纠正颈椎曲度进行定量的分析?同时远期很多患者会发生颈椎曲度的丢失,在维持颈椎曲度的效力上也缺乏相关的报道。因此我们与UCSF Dean Chou教授合作,分析了UCSF单中心行ACDF病例的资料,开展了相关定量研究,发现在颈椎病的治疗中,3节段及以上ACDF虽具有较强的纠正颈椎曲度能力,但远期曲度丢失同样明显,且会增加cSVA,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而2节段ACDF是个不错的选择,如在疾病治疗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选择2节段ACDF。同时需注意术后即刻的T1 slope。T1S越小,意味着远期曲度丢失越明显,需引起注意。
作者简介
谢嵘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髓脊柱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治疗与应用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专业学院CCSO脊柱显微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脊髓脊柱组委员兼秘书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3年起跟随车晓明教授开展神经脊柱临床工作。擅长各类脊髓肿瘤、神经脊柱疾病、颅颈交界肿瘤与畸形的开放及微创手术治疗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授课副教授,开设本科生课程“颅颈交界外科学”
从事脑脊髓保护的分子机制研究,发表SCI文章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荣获2016年度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入选华山医院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华菁奖及华英奖)各1项。指导硕士研究生6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科技专家库及上海市科技专家库在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