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9日发布 | 1052阅读

一例后交通动脉瘤治疗

张晓龙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本期病例


病史                                                 

· 59岁,男性,突发头晕,无恶心呕吐。

· 既往史:高血压,最高170/115mmHg,吸烟40余年,每天一包。

· 查体:(-)


01

术前诊断



图1. 后交通动脉瘤,脉络膜前动脉发自瘤颈,同侧P1段发育良好。


思考:如何保护脉络膜前动脉,减少动脉瘤复发?


02

治疗策略


· 特点:动脉瘤较大,栓塞后容易复发,但栓塞过程中出血风险较小。

· 目的:保护发自瘤颈的脉络膜前动脉,避免缺血事件,并减少复发概率。

· 策略:大圈栓塞,早期肝素化。


03

治疗过程



图2. 工作角度测量:瘤体 8.86*8.48mm,瘤颈 6.06mm。



图3. 全身肝素化,Headway-17微导管到位,第一枚采用大圈成篮,保护脉络膜前动脉。



图4. MicroPlex-10 9*30,8*30。



图4. MicroPlex-10 9*30,8*30。



图5. 当弹簧圈凸出瘤颈,释放LVIS支架,将突出部分弹簧圈压入瘤颈附近(铆钉技术)。支架释放后再填入MicroPlex-10 6*20 (x3)。



视频2. MicroPlex-10 4*10填塞时,发现弹簧圈突出,考虑到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弹簧圈和瘤体间会出现空隙,因此认为看似突出的弹簧圈仍在动脉瘤轮廓内,但仍需继续填塞小圈后造影确认除外出血。



图6. 继续填塞一枚超软圈HyperSoft 2*6。



图7. 术后造影显示未见出血征象,脉络膜前动脉欠通畅。经导引导管内注入Tirofiban 16ml。



图8. 使用微导管及微导丝Massage支架。



视频3. 再次经导引导管注入Tirofiban 5ml, 侧位造影脉络膜前动脉开始显影。



图9. 术后MRI DWI 左侧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无急性脑梗塞。


04

术后总结


· 动脉瘤特点:大而不规则,脉络膜前动脉发自瘤颈。

· 大圈策略:稳定成篮,避免复发,保护脉络膜前动脉。共使用4枚大圈,包括Microplex-10 2枚10*30, 1枚 9*30 和1枚 8*30。

· 为了确保脉络膜前动脉的通畅,所有操作在全身肝素化下进行。瘤颈处不必使用过多小圈,降低瘤颈处血栓形成的风险。

· 由于该动脉瘤为宽颈,当大圈开始突出时我们释放LVIS支架辅助,将凸入到载瘤动脉的弹簧圈压入瘤颈附近(铆钉技术),减少复发。

· 使用大圈成篮后,小圈仍有可能通过间隙刺破动脉瘤,手术过程中必须始终关注风险,如怀疑出血,继续小圈填塞后造影除外出血。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