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谨防脑血管意外!
李白的《立冬》诗中“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写出了冬天的寒冷和诗人的豪情。立冬已过,冬季的天寒地冻即将再次覆盖大江南北。
大量研究表明,脑血管病发病率在不同季节和不同节气具有不同特征;脑出血患者冬季发病率最高,秋季次之;脑梗死患者春季发病率最高,冬季次之。脑出血患者发病节气排在前四位的是春分、霜降、立冬、立春;脑梗死患者发病节气排在前四位的是立夏、雨水、清明、芒种。
冬季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每到冬季因脑血管病发作而就诊医院的患者很多,冬季是脑血管病的高发期,而一旦脑血管病发作,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寒冷的冬天,对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季节。人们需多注意气候的变化,做好相应措施预防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

一
为什么冬季脑血管病会高发呢?
寒冷刺激,人体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导致血管破裂,脑出血;同时冬季气温变化大,血压波动增大,导致血管或斑块破裂。
寒冷刺激可以使血管收缩,会导致血流变慢。尤其天气骤冷,可诱发心脑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
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同时空气干燥,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导致血管阻塞。
冬季人们喜欢喝酒,吃火锅,以及油脂高的食物会造成血脂升高,血粘稠度增加,导致脑血管闭塞。
冬季人们的运动量也会减少,这些也会导致肥胖与高血脂发生,成为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二
冬季如何预防脑血管病?
在饮食上可多吃一些高纤维绿色食物,少吃油腻食物,禁忌烟酒,膳食总体上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血脂、胆固醇过高者,最好减少动物脂肪摄入。多补充热源食物,增加热能的供给,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的耐受力,即通过饮食可起到保温、御寒和防燥的作用。多补充含蛋氨酸和无机盐的食物,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以提高机体御寒能力。同时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冬天因为气候寒冷,许多人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但正如俗话所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同时体育锻炼能提高耐寒能力,文体活动,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等就是很好的活动。当然运动时准备活动要充分,同时运动量要适中。
有效控制高血压;控制糖代谢异常;控制脂代谢异常;适量饮水,降低血液黏稠度。
三
一旦发病,早期发现,及时就诊
早期识别,及时呼救。三步识别中风(120),立即拨打120。
找到最专业的医院,前往诊治。早期转运是卒中流程管理的重点,寻找一家靠谱的卒中医院非常重要。卒中急救,争分夺秒。发生急性卒中时,每分钟就有190多万个神经细胞死亡。时间就是大脑,“黄金4.5小时”至关重要。
面对风险,与医生共担。到医院之后,行紧急抢救措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目前可以采取静脉动脉溶栓或机械取栓;而出血性脑卒中,采用手术方式清除血肿或介入治疗,均能在第一时间将继发损伤控制在最低,最终才有可能达到完全治愈性效果。
专家介绍
科普文章投稿请发送至邮箱help@medtion.com
邮件主题“科普投稿+文章标题”
请在邮件最后附上您的联系方式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